('
朱标还没想清楚,朱元璋将一些奏疏交给朱标。
朱标一看,愣住了。
这些奏疏大多和日本相关。
关于日本的记忆,在朱标脑海中逐渐浮现。
两年前,日本杀大明使节,并扣押使臣的事情他还历历在目。
后来日本虽然放回大明使臣杨载,可依然不愿意称臣。
朱元璋虽然也知道日本分成南北朝的情况,但他对于海盗的事情,颇为恼火。
洪武二年的那场伏击,沿海的海盗事件减少了不少。
可随着时间推移,最近海防的压力又逐渐增大。
如果老朱是纯粹的闭关锁国也就罢了。
但要启动迁都的事情,最为重要的就是粮道要通畅。
华北平原种植药王稻,只能缓解北方的一部分压力。
对于一个帝国的都城而言,这远远不够。
粮道,只有两条。
元朝人选择海运,朱元璋当然更倾向于运河。
可大明如今的国力,压根不可能修的起张异说的京杭大运河,所以海运依然是要承担起迁之后粮食转运的重任。
既然要重视海上的粮道,倭寇问题就必须解决。
现在茫茫大海中解决倭寇的问题,终究是下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日本的君王配合,打击日本浪人出海。
这两年时间,朱元璋也不是没有去信过去。
可人家压根不理自己。
皇帝其实也在忍,大明的国力,并不足以支持另一场战争。
尤其是在水军并不太强的情况下。
“父皇,是准备对日本发动战争了?”
朱标担心朱元璋意气用事。
大明水军出动最好的时机,是洪武七年。
那时候,第一批玄武军的新军船成建制地下水,到时候大事可为。
用三四年时间,荡清周围的麻烦,然后再进攻日本。
拿下日本,并不仅仅是出气,也是给大明未来远航提供一个重要的先行基地。
“还不到时候!不过玄武军可以拖出来练练兵了……”
朱元璋让他放开最后一本奏疏。
里边是琉球国王的使臣朝见的时候介绍琉球的情况,其中之一,就是琉球同样遭受海盗的侵扰……
“大义的名分有了,日本咱们可以缓两年再动,但他们伸出去的手足,先砍断再说!”
朱元璋拿出那张世界地图,指着海上,说道。
第七章 玄武扬威,御敌国门之外
当年朱元璋拿到这张世界地图的时候,就一直有个战略目标。
他可以徐徐图之,逐渐将触手伸向天下之外。
可在这之前的第一步,就是利用这张世界地图,先将东海和渤海上的钉子拔了再说。
大海茫茫,看似广大。
但留给船只的路其实不多。
每个补给点,汇聚成了一条条航线。
航线在大海之上,就是黄金之路!
除了比较出名的航线,许多不为人知的航线,正是那些倭寇,海盗们来无影去无踪的原因。
可是,不管任何航线,都绕不过一个补给二字。
世界地图上上,有着这片海域所有的岛礁位置。
这等于大明其实掌握了所有的航线,
当然,海上和陆地不一样,只是知道岛礁的位置,你未必去得到。
华夏的水军,缺乏远洋作战的能力。
或者说,这个时代的船都差不多。
新成立的玄武军,还很稚嫩。
章存道调教了两年,也只能勉强护航北方粮道。
这两年玄武军经常被被人称为海上护粮队,当年它首战的光辉战绩,仿佛已经被埋入历史的尘埃中。
但朱元璋却对章存道很满意。
能护住粮道,就证明玄武军的训练做得很好。
只是玄武军不应该埋没在此,也该让人见识一下他的獠牙。
“让沐英和平安进宫……”
朱元璋是个雷厉风行之人,马上让人叫沐英和平安。
他让人设了一场私宴,好好接待沐英和平安两个义子。
“父皇!”
“陛下!”
沐英和平安二人进宫之后,老朱已经摆好宴席。
二人跪下,因为亲疏不同,二人对朱元璋的叫法也不一样。
朱元璋随手打发他们坐下,道:
“你们二人回来,可适应?”
沐英闻言哈哈大笑:
“父皇,不用风吹日晒,这阵子过得不要太惬意!
回家之后,整天逗弄我们家的小子,也算是弥补了过去两年的孤寂!
我估摸着,平安弟弟也差不多!”
平安憨憨一笑,在朱元璋面前他尚有一丝羞涩。
朱元璋道:
“你们都是好样的,能从美洲那个地方回来,什么样的容易都是你们应得的……
只是……”
朱元璋欲言又止,沐英和平安对视一眼,道:
“父皇,您可是遇见了麻烦?
或者说,麻烦来自于李相?”
“李善长去拜访过你,对吧?”
老朱对李善长的动作,有些心知肚明。
沐英无声点头:
“李相乃是长者,他愿意指点,训诫沐英,沐英求之不得!
只是有些事沐英不好说,不敢说,所以李大人应该有些……”
朱元璋闻言,若有所思。
在知进退方面,李善长一直很让自己满意。
但随着刘基离开,他的态度似乎有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朕今日找你们二人来,是想跟你们说说另一件事……”
朱元璋将刚才发生的事情,告诉沐英和平安,二人皆是沉默下来。
他们辛辛苦苦出海,九死一生,可是百官几句话,却否定了他们的努力。
一种绝望,愤怒的感觉,袭遍二人全身。
平安的城府比沐英小一点,愤怒已经形于色。
“父皇,儿臣觉得,李相说的有他的道理!
儿臣和平安弟弟不封侯没事!
但手底下的兄弟,也是跟我们受过苦的!
哪怕有海图,有指点,我们在路上也死了太多的人!
活下来的人,在美洲遇见那些土著,很多人也死在他们手里!
我们获得当地人的行人,也是一刀一枪,逐步拼出来的……
个人荣誉,儿臣可以不要,但请陛下犒赏好剩下来的兄弟。”
沐英说完,三尺男儿,眼眶泛红。
出海十条船,只回来了六条。
朱元璋不用过多的想象,也知道他们这两年过得不容易。
“朕不会亏待这些兵将,这点你放心,他们都会得到重赏!
至于你们二人,朕也不会放弃!
只是人心不平,此事有些波折……”
“陛下,若不然,就让李相说的,等明年粮食种出来再说?”
朱元璋不悦,凭什么?
“你们是给朕开疆拓土,光那些什么事?
沐英,平安!”
朱元璋喊了一句,二人赶紧跪下来。
“你们二人,加上出海的所有人,编入玄武军……
沐英总领军务,章存道和平安为副手!”
玄武军就是自己的去处,这点沐英心知肚明,平安得了玄武军副将的位置,也是高兴不已。
他本来的品秩就不高,所以很容易满足。
朱元璋见二人发自内心的喜悦,越发喜欢他们。
多好满足的孩子!
不过这并不是老朱对他们的期许。
“沐英,可知朕让你们接管玄武军的原因?”
沐英茫然摇头。
“既然他们不承认你们是开疆拓土,尔等就用行动证明,什么叫做开疆拓土!
去给朕把你们的爵位拿回来……”
沐英闻言,浑身一震。
这也行?
打仗,很好……
沐英和平安登时热血燃烧,他们刚才对皇帝说的,不过是客套话。
好好的爵位被人否了,谁心里爽了?
“陛下想打哪里?”
沐英闻言,战役熊熊。
“两年前,朕让日本称臣,日本不愿,还杀我大明使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