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页(1 / 1)

('

就只是这件事,李善长他们就要认真反对。

不管对方是神仙也好,妖道也罢。

轻易干涉神器这事,对于任何读书人而言都不是好消息。

如果能借题发挥一番,他们肯定不会吝啬自己的口水。

朱元璋似乎隐约感觉到百官对沐英封侯的抗拒。

老朱默然,倒是他疏忽了。

他信任张异,也对张异描述的美洲深信不疑。

可这并不等于李善长他们会吃张异那一套,所谓神物,他如何说服其他人?

“李先生!”

朱标见朱元璋被李善长稳住,主动出来给父皇转移注意力:

“沐英大哥他们所带回来的东西,乃是改变我大明国运之物!

能十倍于水稻产量的作物,难道不足封侯?”

产量十倍的作物?

朱标这句话,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百官面面相觑,如果沐英真的带回这种作物,那确实可以封一个镇海侯……

只是这可能吗?

两年前,龙虎山上那个小家伙搞出一个药王稻,已经是仙家赐下种物。

大明这些年的粮食亩产,确实有极大的提升。

一个生活在华夏,土生土长的人,药王稻已经是他们能想象的边界了。

比水稻还要高十倍产量的粮食,让人如何能信?

“太子这话,可有证据?”

李善长反问一句,朱标也不说话了。

哪来的证据?

哪怕他对张异有信心,那些东西拿回来,起码也要明年开春才能种下。

等到收割,那已经是洪武五年年尾的事。

见朱标沉默,李善长乘胜追击:

“太子殿下,如果没有真凭实据,那可是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朱元璋的脸色已经沉下去了。

他本以为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却没想到会引发百官,尤其是李善长带头反对?

严格来说,沐英虽然是他的义子,但政治光谱肯定也是淮西这边的人。

平时这孩子跟李善长处得也不错,属于很被欣赏的晚辈。

却不曾想,李善长会在这件事上从中作梗。

“臣以为,如果此事为真,那就等事情验证之后再封侯不迟,反正也就是明年的事,臣等见证了沐英带回来的神物,自然心服口服……”

他的说法倒不能说是错,只是这几乎等于落了皇帝的面子。

朱元璋冷哼:

“如果朕非要封沐英呢?”

御书房里的氛围,一瞬间变得冰冷无比。

在场的官员,噤若寒蝉。

只有李善长神色未变,道:

“陛下,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这句话,让御书房里的温度,再次冷下去几分。

诺大的房间,针落可闻。

李善长佝偻着身体,显得恭敬无比。

但是,压力扑面而来,哪怕是朱标不是被百官逼宫的人,他也能感受到朱元璋承受的压力!’

父皇会怎么做?

朱标有些担心的看着朱元璋,他太了解父皇了。

老朱此时不说话,但他的怒火已经到了极点。

出海美洲,带回神物。

这是朱元璋这两年最为期待的事,他在出海之前,也承诺过沐英回归之后的待遇。

如今沐英回归了,朱元璋想要封赏功臣,都被人反对?

这让他如何下得了台?

君王言而无信,以后谁还敢给他卖命?

朱标以为皇帝要大发雷霆的时候,朱元璋却淡淡说了一句:

“朕,知道了!”

李善长微微松了一口气,他逼宫朱元璋,他自己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眼前这位陛下,但有些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在其位,他就必须为他身后的人,谋个说法。

“朕会考虑,李相,你们先出去吧!”

从李先生到李相,是朱元璋唯一能表达他不满方式。

众人面面相觑,李善长率先告退!

等百官走后,朱元璋才舒了一口气:

“刘伯温走了,果然咱们的李先生,威风见涨!”

他自嘲的笑声,带着浓浓的怒意。

朱标默然,今年刘基告老之后,李善长在朝中没了人制约,确实有些不一样了。

他心想着,父皇会不会后悔他去年的决定?

大明六公二十八侯二伯,一共三十六人。

真正意义上的文官封爵,只有二人。

明明是朝中振奋相对的两个人,一个封了公爵,一个连侯爵都没封上。

朱元璋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也寒了刘伯温的心吧?

如果刘伯温封侯,他大概也不会说什么?

毕竟李善长在朱元璋的班底里边,确实无可替代。

可一个伯爵。

别说刘伯温自己想不到,恐怕连他的对手李善长,也预料不到。

父皇逼走了刘伯温,却换来如今的局面,他该如何应对?

朱标想到李善长那句不患寡患不均,也明白了朱元璋妥协之处。

如今大明的公侯,大多数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人。

刘公二十八侯,并不足以将所有人都圈进来。

还有许多与爵位失之交臂的人,心里未必没有想法。

大明的爵爷,大多数以军功封爵。

文官哪怕如李善长,很大程度上也是掌管后勤立下的军功。

刘基可以算是比较纯粹的文官。

从封爵的逻辑来看,皇帝并不鼓励文官封爵。

这是他抬高武将的地位,去对抗相权的做法。

既然朱元璋行了这套规矩,那他自己也要受规矩制约。

沐英的功劳,不是军功,

如果封侯,会让许多人产生想法。

别的不说,汪广洋能不能想?

他当过朱元璋的谋士,也立下过不少功劳。

如果沐英能封侯,他为什么不能?

这就是李善长的逻辑,也是朱元璋哪怕暴怒,却也不得不暂时妥协的原因。

规矩是他立下的,她要不要亲手打破自己的规矩?

“你想通了?”

朱元璋转头问朱标,朱标点头。

“皇帝从来不是这么好当的,哪怕如朕,有些时候也要受到掣肘。

李善长虽然有私心,可他说的道理,朕不能不顾!

天下最麻烦的是,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在家里如此,在外边也是如此!”

朱标闻言,想起自己的弟弟们。

皇子夺嫡,算不算是不均的表现?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他也没有纠结。

他只是问:

“那父皇准备如何处置?

其实儿臣觉得,既然暂时不能让大哥封侯,不如等明年那些种物下地之后再说。

儿臣相信张家弟弟的判断,这些种物成熟收割之后,肯定能让天下人闭嘴……”

朱标的提议很理性,也最为符合现实。

不管朱元璋立下的规矩如何,能找到亩产十倍以上的粮食作物。

放在任何朝代,都值得封侯。

只是这件事,并不符合朱元璋的想法。

如果他真的顺着李善长的提议去做,他顺不了自己心中那口气。

“朕若等到明年,岂不是遂了那些人的心意,其实他们的心理朕明白。

他们跟着朕,辛辛苦苦打了这么多年,才得了如今的爵位。

沐英才多大?

别人在打仗的时候,沐英还在流浪呢……

他们无非就是见不得沐英封侯,至少不要这么早封侯!

可是朕若真的等了明年,岂不是弱了他李善长?”

朱元璋对李善长不满,与其说是针对李善长,其实更多是对于相权的警戒。

李善长也曾经是朱元璋引为心腹的人,如今的矛盾却是越来越多。

所谓人在其位,谋其政。

李善长和朱元璋,注定被屁股底下的座位,推着走向不同的方向。

朱标明白,朱元璋对李善长开始有意见了。

可是如果不能用美洲的功绩封侯,沐英等人该如何封爵?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