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度过了四年没有名字的生涯,一直到四岁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说起来,也是真的惨。比起民间的百姓们都不如,至少人家出生不久就有名字了。而万历皇帝要等到四岁才有自己的名字。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十一日,朱翊钧正式被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本来朱翊钧还有两个哥哥,但是他的两个哥哥早早的就是死了,所以皇太子的位子最终落到了命硬的朱翊钧头上。不知道这是不是老天爷对他四年没有名字给的补偿。隆庆六年,明穆宗驾崩,年仅三十六岁,在位六年。同年,只有十岁的朱翊钧即位,改年号万历,史称神宗。穆宗朱载垕给十岁的万历皇帝留下的内阁辅政大臣为:首辅高拱、次辅张居正、高仪三人。由此,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始他的大明皇帝生涯。本以为当皇帝就是说一不二,主宰天下的。但是很快,朱翊钧就不这么认为了。因为内阁首辅高拱和他身边的太监冯保不合。冯保是算是大明朝廷内宫的老太监了,是李太后身边的人,也是看着朱翊钧长大的人。虽然那朱翊钧对于冯保不是很喜欢,但还是很信任的,甚至是有些惧怕。因为李太后的原因,所以冯保在朱翊钧的眼中也多了一些威望。也正是因为害怕冯保会在李太后面前告状,所以朱翊钧在冯保面前都会装作一本正经。所以万历皇帝朱翊钧即位之后,按照道理冯保应该就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之一。而且这个要求在李太后的支持下,朱翊钧也并没有反对。但是这个提议内阁首辅高拱却不同意,并且很是反对。因为他并不喜欢冯保这个人,与冯保的关系也不好。作为内阁首辅,他不愿意让一个和自己合不来的人来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这种重要的职位。高拱向万历皇帝推荐了陈洪和孟冲,但是朱翊钧对这两个人根本就不感冒。他几乎是已经决定了要让冯保坐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所以并没有采纳高拱的意见。对于高拱推荐的人,朱翊钧自然也是没有重视。冯保对于高拱也是恨之入骨。原来冯保早就是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事务。在明穆宗朱载垕登基的时候,当时司礼监掌印太监空缺。按照资历应该冯保应继任担任这个职位,但是穆总朱载垕并没有瞧上冯保。不知道是因为觉得冯保没有能力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反正就是没有提携冯保当司礼监掌印太监。见司礼监掌印太监空缺,时任大学士的高拱便推荐御用监的太监陈洪。眼睁睁的看着已经到手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子被别人拿走了,冯保心中十分的不满。但是他又不敢怎么样。一个是大明皇帝,一个是内阁重臣,他没有办法。冯保因此而开始忌恨高拱。直到太监陈洪被罢免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又空缺了出来。按照道理,这次怎么说也应该是冯保了。但是高拱又出来搞破坏了。这次高拱又推荐太监孟冲。而太监孟冲原来是执掌尚膳监的,按理不可能执掌司礼监,就算是轮都轮不到孟冲头上。一连两次,高拱阻止了冯保坐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这让冯保心中开始对高拱更加嫉恨了起来。很快,他就等到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上位。而朱翊钧也有让冯保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想法,但是依然得到了时任内阁首辅高拱的拒绝。不过最终在李太后和万历皇帝的支持下,冯保还是坐上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但是他跟高拱的梁子算是彻底的结下了,他也下定了居心要除掉高拱。另一边的高拱也想除掉冯保,因为他觉得冯保太嚣张了。一次上朝的时候,冯保居然站在十岁的万历皇帝龙椅旁不下去。而是同万历皇帝一样,高高在上的俯视着朝中百官。冯保的这一举动让大明朝廷的官员们有些震惊了。要知道,奉天殿的高台之上那是代表着什么。那是代表着至尊无上、高高在上。那是只有皇帝才能够涉足的地方。其他人包括太监或者宫女,那都是要跪在上面的。除了大明的皇帝之外,任何人也不能在上面站着。可是冯保这个太监就这样堂而皇之的站在了上面,跟没事人一样。可见冯保内心深处的嚣张和跋扈。内阁首辅高拱当时就下了决心要将冯保给驱逐。冯保不但掌管司礼监更是提督东厂,所掌握的权势从宫内到宫外都有覆盖。简直就是权倾天下。这种太监可留不得。当即,在高拱的示意之下,六科给事中和言官们开始对冯保进行弹劾。他们将冯保历来所做的一些贪赃枉法的事情全部都扒了出来,准备递交给万历皇帝朱翊钧。让朱翊钧赶走冯保。高拱打算在奏折批下来之后,就起草圣旨将冯保给驱逐。可是他好像忘了,司礼监是冯保所掌控的。所有的奏折在递交给万历皇帝朱翊钧之前,都会在他手上过一遍。高拱也是小瞧了冯保的狗胆,认为冯保没有胆子敢将朝廷的奏折给拦下来。但是冯保就是这么做了,就是这么的胆大包天。冯保直接将高拱弹劾他的奏折全部给拦了下来,并且隐藏了起来。趁着这个间隙,高拱赶紧去找张居正商量对策。原来冯保早就和内阁次辅张居正勾搭上了。冯保想要扳倒高拱不是一天两天的,仅仅靠他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所以他寻找到了张居正。希望能够和张居正联手对付高拱。而张居正也有想要扳倒高拱的想法。因为张居正想要独揽大权来推行自己的新政改革。如果到时候高拱还是内阁首辅,那他的新政改革绝对推行不起来。而且张居正很清楚,他的改革一样需要其他渠道的力量,就比如冯保这个太监的力量。朝堂上面的事情他可以自己来办,但是也需要一个帮手。冯保就是这个最好的帮手。不求冯保能够给他多大的帮助,只求冯保能够在他改革的时候别整事情就行了。所以,有着共同敌人的张居正和冯保两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开始谋划着要怎么样扳倒高拱了。高拱虽然是个能人,本身也有才华,而且对的大明也是忠心不二。但是高拱依然有他的缺点,而且很致命。那就是高拱没有容人之量。在他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可以说是专横跋扈。所有他看不惯的或者说所有他不喜欢、所有与他政见不合的都会受到他的打击。他也逼走了不少朝中大臣,甚至有不少内阁的人。同时高拱也因此落下了不少的骂名,得罪了不少人。至于张居正和高拱之间的龌龊,就是因为张居正的恩师和高拱之间的间隙所导致的。徐阶当年起草嘉靖皇帝遗诏的时候并没有叫上当时就是内阁大臣的高拱,而是叫上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张居正。而高拱为人心胸也不够宽广,就此与张居正之间留下了间隙。在高拱坐上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之后,他更是嚣张跋扈。将大权紧紧的握在了自己的手中,不允许任何不同的声音出现。针对这一点,冯保和张居正直接开始布局。向李太后说高拱颐指气使,专擅国柄。当初,穆宗朱载垕驾崩的时候,高拱在内阁十分悲痛地说:“十岁太子,怎么能治天下!”冯保就将这句话添油加醋的说给李太后听。他在李太后面前诬告高拱说:“高拱说太子朱翊钧是是谁的小孩子,怎么能够掌管天下百姓。”李太后听到这个话后很是吃惊。这是什么意思?高拱这明显是心怀不轨啊。居然对于大明朝廷正统的皇位继承人说出这样的话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