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由校确实是没有掘大明的根基,但是那些人掘了大明的根基。别管朱由校知不知情,就算不知情,那也是他这个皇帝失察。如果连这些臣子都管不住,那要他这个皇帝做什么。就算朱由校的童年很悲惨,他的身边没有可用之人,那这也不是他纵容客氏和魏忠贤的原因。朱由校在帝位的几年,绝对是大明最黑暗的几年。虽然并没有导致大明直接崩溃,但是也给大明埋下了祸根。而且是那种永远都不能除去的祸根,除非大明覆灭。而朱由检就更不用说了,大明帝国就是在他的手上倒塌的。就算朱由校给朱由检挖了一个大坑,但是这个坑毕竟还只是个坑,而不是个无底洞。朱由检亲手将这个坑变成了无底洞。如果说非要分出个一二的话,那就是朱由校挖坑,朱由检把大明给埋了。这哥两是一个都跑不掉,都是大明的亡国之君。听到了李逍的话,朱元璋点了点头。显然,朱元璋也赞成李逍的说法。朱由校和朱由检都是大明的罪人,都是大明的亡国之君。“你们两个还有什么好说的。”“一个给大明留下了祸根,一个葬送了大明。”“大明王朝就是毁在了你们两个的手里。”“横竖都是亡国之君,难道你们两个还要分个一二么?”朱元璋看向了朱由校和朱由检两人,冷冷的说道。现在看来,事情已经明了了。不管朱由检怎么辩解,他都是大明帝国的亡国之君。顶多就是第一顺位罢了。至于朱由校,那也是大明帝国的亡国之君,可以算的上是第二顺位。不过都已经是亡国之君了,还在乎谁第一谁第二么。听到朱元璋和李逍的话,朱由校和朱由检两人有些傻眼了。没想到不管他们怎么为自己辩解,还是没能甩掉这个罪名。甚至为了推掉这个罪名,都不惜兄弟反目。“太祖爷,您可以说句公道话。”“明明就是朱由校的错,我只不过是个背锅的。”朱由检看向了朱元璋,也跪了下去。跪在地上还没起来的朱由校见状,也出声道:“太祖爷,我什么都没做。”“我就吃喝玩乐而已,我走的时候大明还好好的。”“我怎么就是亡国之君了呢?”“明明是朱由检做皇帝的时候大明才没的。”“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朱由校也想继续挣扎一下。这下,两兄弟又开始准备打嘴炮了。见状,李逍赶紧开口制止了他们两个:“你们两个也别争了。”“推来推去又有什么意义,反正横竖都是你们两个。”听到李逍的话,朱由检和朱由校两人有些黯然。显然他们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的,也不愿意背上亡国之君的骂名。可是现在,在朱元璋的眼中他们两个就已经是亡国之君了。其他人是真的无所谓,他们在意的也就是朱元璋的认同罢了。如果朱元璋说他们不是亡国之君,那即便天下人说他们是,他们也无所谓。可现在朱元璋说他们是了,那就算天下人说他们不是,他们心里也十分的难受。朱元璋在老朱家的威望就是这么高。毕竟这是他们的老祖宗,是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不过听到了李逍的话,两人又起了心思。现在只有他们两个人,所以不管怎怎么样都是他们来背锅。可如果他们两个能够把这个罪名给推给别人呢?到时候,两人口风一致对外的话,是不是能够将亡国之君的骂名给摆脱掉呢。朱由检和朱由校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相同的眼神。不愧是兄弟,瞬间就达成了一致。很快,他们就在脑海里快速的思索了起来。思索可以让给他们背锅的人,可以推掉这个罪名的人。见两人都沉默了下来,朱元璋也叹了口气。“这天下哪有长久不衰的王朝,哪有鼎盛万代的王朝。”“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这些老家伙们的幻想而已。”“我们费劲了千辛万苦打下了江山,不就是为了你们这些子孙后代么。”“咱希望大明千秋万代不就是为了朱家的子孙么。”“为的就是朱家的子孙永远享受荣华富贵、无忧无虑,不会吃咱吃过的苦。”“你们对不起的不是咱这个大明的开国皇帝,是朱家后背的子孙们。”“你们葬送了后世朱家子孙们的荣华富贵。”说完,朱元璋淡淡的看向了朱由检和朱由校。“亡国之君这个罪名总要有人来担的,你们也不必这样。”“既然大明都已经亡了,那你们又何必在意这个骂名。”听到朱元璋的话,朱由检和朱由校两人一愣。啥意思?朱元璋并不在乎大明帝国是亡在谁的手上的?早知道的话,他们何必兄弟反目,何必如此。“太祖爷,您的意思是不怪罪我们了?”朱由检试探性的问道。朱由校也开口道:“太祖爷,我们知道错了。”“只要您不怪罪就好,横竖大明是没有了,咱们可别再气坏了身子。”听到两兄弟的话,朱元璋的眼神猛的变得犀利的起来。“咱确实是不怪罪你们。”“但是你们两个真的好意思么?”“大明的基业就这样被你们给葬送了。”“子孙后代的福祉也别你们给玩没了。”“咱确实是不想怪罪你们,但是你们两个是真的废物啊!”“是真的葬送了咱一生的心血啊!”朱元璋说这话的时候,胡子都在颤抖。显然是极为激动的,说不生气那完全就是假的,纯属客套。完全是因为李逍、李雄志和田志伟这些人在,朱元璋不想让他们看笑话罢了。可是没有想到朱由检和注朱由校居然还当真了。瞬间朱元璋就爆了,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听到朱元璋的咆哮,朱由检和朱由校两人识趣的闭上了嘴巴,低下了头。又开始在脑中快速的思考起背锅的人选来了。见两人不说话,朱元璋更加来气了:“说啊,刚才你们两个不是挺能说么。”“怎么现在又不说话了!”听到这话,朱由校抬起了头,幽幽说道:“大明根本就不是亡于天启。”“大明根本就是亡于万历。”……第066章 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庙号神宗。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母为贵妃李氏。明朝第十三代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比朱元璋在位的时间都要长。明朝皇帝短命、易溶于水的特性在他这里似乎不适用。朱翊钧在位期间,大明朝廷的初期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不过这个势头比较短暂,被后人称之为万历中兴。如果万历皇帝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大明朝廷的局面可能又是一番新的天地。可能不会到朱由检手上就灭亡了,至少给大明王朝多续命几十年不成问题。可惜万历皇帝朱翊钧并没有保持住,仅仅是短暂的昙花一现就完了。而且万历中兴也主要也是靠张居正。如果没有张居正,估计也够呛。朱翊钧六岁就被立为了太子,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六月即位。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日(1563年9月4日),朱翊钧出生在裕王府,是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的第三个儿子。因为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爷爷、隆庆帝朱载垕的老子嘉靖帝朱厚熜迷信道教,从来不谈论立储之事。更是直接下诏,谁要是敢谈立储的事情直接处死。所以,万历皇帝朱翊钧出生之后没有人将敢将这个事情告诉给嘉靖帝朱厚熜,更是不敢给朱翊钧起名字。一直到朱翊钧的老子隆庆帝朱载垕登基之后,才给朱翊钧取了名字。这一年,万历皇帝朱翊钧四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