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非常不妙。”
李靖:“若是在平原展开大战,我军尚有一战之力,但守城……面对重重包围,压倒性的人数,疲兵难胜啊。”
尉迟敬德瞪眼,“天幕不是说对方频频犯错嘛,指不定他们就偏偏没有按照天幕预测的出兵呢。”
太宗闻言,顿了顿,抿唇沉默……
【然而倭国偏偏搞出了一番迷之操作,他们乘坐战舰从本国出发,然后第一反应居然是往新罗登陆了……
倭军三月份在新罗登陆,然后接下来整整五个月的时间都在新罗晃荡,完全丧失了他们这一波可以突袭的优势。
这五个月里,唐军完全摸清楚了倭军的战略行为。
关于倭国为什么直接往新罗处登陆,大概可能有这么几个理由,其一,倭国的战舰比较烂,倭国选择登陆新罗,仅仅是因为就近登陆。
其二,新罗确实比较菜,所以倭国想与百济联合,先行将新罗吃掉,再回过头来打刘仁轨军队。
其三,倭国根本就没想打大唐,他只是想借助百济,占据新罗的地盘,毕竟曾经它们和新罗结过仇。
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们无法得知,但不管如何,这五个月,倭国与新罗在对抗,正巧给了刘仁轨时间,大唐的援军及时赶到了,唐军人数达到了两万,战船170艘。】
“唐军两万,倭国三万,此番优势在大唐。”太宗怡然自得,多亏了倭军错误的战略行为,给了唐军时间。
【与此同时,刘仁轨预想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对于百济来说,曾经在倭国的王子扶余丰虽然回来了,成为了新一任的君主,但是百济国内真正的兵权仍然在鬼室福信手中。
这就造成了兵权皇权分离,自古这两者分离,两方必定相互猜忌。
倭国支持扶余丰诛杀了鬼室福信,成功夺取了百济的领导权。
但是相对于百济国来说,一个曾经在倭国的王子根本抵不上陪着百济将士们的领袖,于是此番鬼室福信的死亡沉重地打击了百济军队的士气,一时间士兵们人心惶惶。
刘仁轨得到情报之后,立刻抓住倭军磨磨蹭蹭和百济内乱这天赐良机,果断对百济军队进行歼灭,并且围绕着百济的大本营周留城制定了“围城打援”的战略。
大唐这边,刘仁愿、刘仁师和新国王统帅陆军,刘仁轨亲自率领水军进入白江口。
唐军选好了时间,选好了地点,就等着倭国军队自投罗网。】
天幕下,众人对这一战同样充满信心。
太宗皇帝面带微笑,片刻后他突然想起什么,皱起眉头,“百济、倭国此时已经处于劣势了,高句丽呢?高句丽怎么不派兵援助?”
李靖闻言,神神在在地锊了锊他一小束的胡须,“高句丽不派兵援助,显然是分身乏术,苏定方这小子还真行。”
江山代有才人出,对于能够挑起军事重任的后辈,他很难不喜欢。
【这一场战役其实是由大唐和高句丽之间的对弈,然而却牵扯到了东亚五个国家的生死博弈。
大唐、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国全部下水了,而这个时候的高句丽远离朝鲜半岛南部的战场,他又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况?
大唐与大唐扶持的新罗,占据百济,以此来对高句丽实施“肉夹馍”双面夹击的作战策略。
高句丽对大唐的策略也是心知肚明,此时南方战场如火如荼,高句丽若是为了避免将来被两面夹击,就应该出兵援助朝鲜南方战场。
但是南方战场却没有他的身影,其实不是高句丽不想管,而是他管不了了。
高句丽与大唐之间的战争旷日持久,消耗巨大。
唐军的每一次进攻,多则斩首他们三五万人,少则一两万,大唐历经两代皇帝不断地重创、扰袭,高句丽已经是疲惫不堪。
虽然公元662年,苏定方没能一举拿下平壤,但是辽东境内早就驻扎了大量的唐军固守。
因此高句丽分身乏术,也就给了刘仁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倭军得知百济大本营周留城朝不保夕,即将覆灭时,他终于慌了神,他是来收取利益的,可不是来被收割的。
于是倭军紧急登船北上,接着他们好死不死地在白江口遭遇了有备而来的唐军。
中日(大唐、倭国)两国第一次正式战争拉开了序幕。
此次战役,倭军这一方的士兵是从它们本国的各个地区征召而来的,他们的将领也是大和京畿地区的豪族,而不是国内反动派的地方豪族。
所以这支倭军内部并没有两个派别在相互抗衡,由此这支军队的组织度和战斗力还算是能够拿得出手。
但是……没错,倭军再一次犯错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或许是第一次对上大唐,太过紧张了,头脑发热就莽上了,这支倭军的先锋部队竟然不等主力队到达就率先投入战斗。
结果就很明显了,倭军先锋部队被唐军一击溃败。】
……什么玩意?倭军这打的是什么战?
太宗嗤笑一声,“这就是所谓的组织度和战斗力拿得出手?”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先锋部队不等主力军就直接上,这在大唐军队内是严重违反军纪的行为。”
魏征:“倭国乃是小国,就连国家的改革都是邯郸学步,仿照大唐的,如此行事也是正常。”
太极殿外,朝臣对倭国满心鄙夷,大唐出于大国风范,愿意对周边小国看顾一二,却不能容忍明明拿了好处,却心怀二心的国家,这种吃里扒外的行为最是让人可耻,甚至比起明面上敌对的国家还要让人恶心。
【翌日,倭军主力队和百济主力军到达,然后骚操作又来了……
你敢信,倭军将领和百济王明明都是领袖人物,应该充当智慧型的指挥者,然而他们好像天生就就具有“武士”精神,是真的很“勇”啊……
他们丝毫不在意海战最需要时刻关注天气、风向、水文是否有利,总之只要怒吼着朝敌军猛扑就可以胜利了。
于是他们一股脑、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向唐军无脑冲锋。
中原地区讲究“上战伐谋”,可能这两个小国还没有进化到这一点上吧,没有打战需要策略的觉悟。
总之他们气势很足,声音很大,然而一点儿都不管用,因为唐军的战船设计精良,船体高大结实,倭军吼得再大声,也爬不上去。
刘仁轨见状,立刻分兵从两侧迂回包抄,反而把数倍于己方的敌军给包围了起来。
海上的空间被挤压,倭军的战船就像饺子一样黏在了一起,一片混乱。】
众人不由地想起了天幕曾经说过的“皮薄馅厚”的饺子……
太宗无奈扶额,他只觉得自己被这样简单粗|暴的作战方式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