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1 / 1)

望把灾害转移到我的身上,还怕什么疾病呢?

随从们一听,这可不得了了,皇帝是铁了心要吃,他们见状,只能向皇帝主动请缨,说让他们来替陛下吃吧。

太宗道,朕身为一国之君,当为民受灾,哪里能让别人代之呢?

说罢,他又祈求上天,说道,上天啊,望您能体谅朕的心意,若你有灵,就不要坑害百姓,来吃我的心肺吧。

说完,他一口将蝗虫吞进了肚子里。

自太宗将蝗虫吞入肚中,贞观二年这一年的蝗灾猛然间结束了。

《资治通鉴》中记载:“是岁,蝗不为灾。”这可真是一个奇妙的巧合。】

大唐百姓纷纷面露惊讶,这、这真的是巧合吗?

那必然不是啊,必然是他们的圣上一腔热忱感动了上天,上天让大唐的百姓们通过了这一道考验。

不止百姓如此想,太极殿内的群臣同样如此,此时他们的心中对待皇帝已经不再是单独皇权的畏惧,更是如同面对上苍那样的敬畏,

房玄龄躬身拱手,“定是陛下爱民如子的心感动了上天,蝗灾这才止住了。”

李世民闻言,微微摆了摆手,比起神神叨叨的祭天祈求之事,他其实更加看重的是做实事,自己的这一番行为大抵只是为百姓担忧所致。

【而在这不久之后,太宗皇帝得知关中地区的百姓由于旱灾,卖儿卖女的情况频频发生。

他痛心不已,便对身边的朝臣道,水灾、旱灾都是作为皇帝的他有失德德问题,责任在他,上天应该降罪予他,老百姓有没有过错,他看到百姓卖儿卖女,非常心痛。

于是,他立刻派遣了御史大夫杜淹到关中各地去巡查,发现被卖的孩子便从国库出钱把他们赎回,送回他们父母的家中。

同年,中书舍人李百药上书,他先是夸赞、肯定了太宗皇帝一番,说他,自授命以来,轻徭薄赋、恤刑慎狱,躬行节俭、减损服御等等。

在他看来,太宗皇帝上位之后改革都非常成功,隋朝时原本中央的官员在编制内的有2581人,而这庞大的数字在太宗皇帝上任之后,被他一再地精简到640个官职,这也减轻了国家的负担。

这个李百药不止是朝廷的高官,更是一位历史学家。

他夸赞了皇帝之后,便暗搓搓提出他的想法,那便是遣送皇宫中的宫女们返回家乡,让她们任意婚配。

李世民采纳了他的谏言。

这些宫女大多是武德年间和隋朝时招进宫中的,李世民在登基的那一年里便已经释放了三千宫女返回家乡,这一次又再放出三千人,一共六千宫女获得了自由。】

【贞观二年的三月,太宗皇帝下了一道大赦诏。

同年四月,他再次下诏,针对“天下离乱,因饥饿而死,暴尸荒野,伤人心目”的状况,下令各级官府出资,把散落在荒野的尸体进行收葬。

唐太宗没有忽略荒野上的尸体,他认为他们生前也是人,值得死后的尊重,“以不忍之心,行不忍之政。”

我们知道天灾祸难之后,是极易爆发大型疫病的,太宗皇帝收殓尸体的这一行为无形中阻断了疫情的传播。

以上,无论是宫外还是宫内的百姓,生前还是死后的人民,太宗皇帝都深刻地明白抚慰民心的重要性。

在灾患频繁的时刻,太皇帝作为天子,除了躬身为民之外,他还以身作则。

太宗皇帝上位时刚刚遭受了渭水之盟的耻辱,所以他没有出动国力去维修、翻新皇宫,而是一心一意操练将士们。

在患难到来时,他居住的皇宫年久失修,阴暗潮湿。

群臣得知此事之后,非常担心他的身体,因为太宗皇帝本身就患有风湿病,所以都催促他赶紧修建宫殿。

然而面对一日更胜一日的灾情,百姓的饥荒,太宗皇帝坚持与民同苦。

面对朝臣的再三恳求,他始终都没有同意,反而给朝臣讲了一个故事。

昔日汉文帝想要建造露台,露台是用来收集露水的,在汉代人看来,喝了露水就能成仙,而建筑露台,算下来需要耗费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资财,于是便停止了建造。

太宗皇帝的意思是,他自认自己的德行是不及汉文帝的,而修建宫殿的钱必然要超过建筑露台的钱,汉文帝都不修建了,他又怎么能够去做呢?

朝臣见说不动李世民,只好无奈做罢。】

百姓闻言,心中大撼,这才是他们想要的君主啊,大灾大难面前,与他们百姓共苦,而他们又怎能不为这样的帝皇动容呢?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更是深深折服于皇帝李世民的民心。

自魏晋南北朝、隋末以来,天下动荡,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百姓这个群体的爆发力,王朝便是建立在百姓之上。

然而这样的觉悟却不是随便一个皇帝都能有的,阶级总会桎梏当权者的视线,当今皇帝是少有的能够向下兼容的帝皇。

李世民听着天幕对自己的一顿夸夸夸,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对他来说不过是本份而已,当不得天幕如此夸奖。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太宗皇帝一不劳民伤财,二非常不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

说到身体状况,我们顺嘴提一句,太宗上位后劳心劳力,再加上他年轻的时候常年征战,积压在身体内部的伤病便在他的晚年爆发了。

他晚年是受了伤病很大的折磨才去世的,于公元649年七月病逝。

关于他的具体的死法我们不暂且不去细究,只说一点,他还真不是因为想长生不老而主动吃丹药的,而是他生病了,实在没办法了,药石无救,只能赌一把,冒险服用丹药。

结果自然是不行的,丹药加速了他的死亡。

唉……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只是说在那么多皇帝中他是非常罕见的,不注重自己身体状况的皇帝了。】

骤然得知自己死因和死亡时间的太宗仿佛头顶飞过一群乌鸦……

他想长生不老?

太宗:……

尤记得朕好像嘲笑过那想要长生不老的始皇帝嬴政……

太宗皇帝神色平淡,而群臣此时却各个战战兢兢,他们在听到天幕讲到皇帝的死因等问题时,不约而同地猛然垂下了头。

任谁得知自己的死因等都不会高兴,更何况是一国之尊,这些话实在太冒犯了。

李世民看着一个个和鹌鸠似的臣子,不由地大笑出声,“生老病死乃是世间常理,人又怎么能逆天而为,即便朕是皇帝,也不过是一常人而已。诸卿,无需如此。”

杜如晦躬身拱手,满脸敬佩,“陛下看破天命之理,如此淡然,可敬可佩。”

他这话一落,李世民的神色变得极为微妙,他瞬间想起之前天幕说过,杜如晦死于贞观四年

最新小说: 黑夜书 黑夜书(四川日记) 被疯狗咬了记得打狂犬疫苗 [总-攻]背景板我是专业的 虫母养成计划 丢了星星(女出轨/男二上位) 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兽人世界也是要吃饭的呀 【家教】乙女短篇合集 三个好汉一个帮(古言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