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通州之乱在很短的时间内平定。
皇帝朱由校很快就得知了此消息,甚至也知道了整个平叛过程的详细情况。
不然,他也不会在当时议这件事时,直接用华允诚。
朱由校因此在心里说道。
一个合格的帝王以及他的大臣们,会在竭尽全力给他的百姓以优渥的生活,而使其不质疑自己统治合法性的同时,也会竭尽全力地麻痹百姓精神,尽可能地使其愚昧。
所以,他希望这个世界的华夏人能更具智慧一些。
有关人命和谋逆这样的大案,朱由校会直接召见三法司正堂官和内阁、枢密院、政事堂的重臣廷议如何处决,以示公正。
“自当如此,刁民犯事,也当按律处置!另外,以臣之见,不但要按律处置,还应从严处置,且传首于各大官营工厂,使天下雇工无人敢再恶意讨薪!无人敢再组织生民闹事!”
大理寺卿张捷也道:“岂止应该传首,当将其本人与九族凌迟于天津新城,我大明官营雇工最多之地,而处决之,使雇工得以尽知恶意扰乱官营产业经营之下场,即便不指望刁民感念皇恩,也当使天下雇工畏威而知趣!”
如果从一个普罗大众的角度来看,他其实挺敬佩桂忠这种因不公而敢为百姓出头的人,甚至也同情他。
他的臣子们不可能会去同情一个谋逆者,尤其是一个出身底层,还牵连一名文官被斩首的谋逆者。
所以,对朱由校越忠心的臣子,越不会轻饶了桂忠,更不会怜悯他。
朱由校这时候问了一句。
而华允诚一开始也是支持对桂忠施以极刑的。
“没错,宁屈雇工,不损官利,皇纲国法不能乱!”
“王侯将相若谋逆,都需严惩,何况庶民,臣请陛下降旨严惩逆贼桂忠!”
“请陛下降旨!”
“然东厂已查明,桂忠并无亲眷族人,系鳏夫一名,九族是没有的,便对其本人予以凌迟吧,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