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1 / 1)

('

大理寺内,韩玉凝协助韩相与裴少南整理此案文书,长公主不知为何也未离去。

韩玉凝自觉无趣,又不敢打扰韩相与裴大人,只得向长公主问道:“祖父与裴大人处理公务,殿下为何在此?”

长公主道:“有人搭好了戏台,本宫自是来看戏。”

看戏?韩玉凝心生疑惑,而后恍然大悟。

“殿下是说平津侯会铤而走险,来大理寺杀人灭口?”

长公主笑道:“玉凝如今越发聪慧了。”

韩相看着二人,只觉她们之间的氛围有些怪异,却又说不出其具体何处怪异。

平津侯回府后,思虑再三,终是舍不得这一身富贵,传令府中侍卫趁夜前往刑部,杀人灭口,届时没有原告,即便他们呈上婚书,也于事无补。

约亥时,韩玉凝被打斗声吵醒,见长公主衣袖被其压出几缕褶皱,微微颔首,以示歉意,待二人出去时,为首者已经被缉拿,正是平津侯府侍卫。

韩相审问后,将其带至平津侯府对质:“侯爷,还有何话可说?”

平津侯梁光远见侍卫被擒,索性也就承认了罪行,他目光扫过衆人最后停留在顾崔氏身上,问道:“崔雪她为何非我不嫁?”

崔杨氏闻声恸哭:“侯爷位高权重,怕是早已忘了那个年少时为救你而容颜尽毁的女子。”

平津侯闻言,眼中流露出惊愕之色:“她是,她是阿鸢”

试问女子容颜价值几许盛世之幸,乱世之过。

群芳宴四面楚歌,问世事愿与君安。

南唐建安二十年三月二十日,梁光远获罪入狱,昔日无限风光的平津侯府亦随之衰败。

明宣帝于宫内垂钓,对身旁总管太监唐三言:“寡人黜免贾许,雍王舍弃梁光远,唯太子独善其身,甚异。”

总管太监唐三答道:“圣上或思虑过多,太子年幼,羽翼未丰,岂敢与圣上博弈?”

明宣帝道:“此洛阳城中,数你最善阿谀奉承。”

唐三答曰:“老奴忠心耿耿,天地可鑒。”

“呵呵,”明宣帝冷笑一声道,“上一个自谓忠心者是平津侯,如今正囚于刑部大牢。”

唐三见明宣帝不悦,速跪地认错。明宣帝见其对己如此谦卑,心中甚为得意,故不再计较。

次日,明宣帝于朝堂上对衆大臣道:“此次治水患、查贪腐,呈盛世之景,又值三月,百花盛开,明日寡人将在宫中设宴。然花喻女子之貌,特许各府女眷,无论尊卑,皆可参与,届时轻歌曼舞,共赏百花。”

往年并无此先例,今年恰逢雍王换防回都,故而群臣猜测,此次百花宴是为雍王选妃,甚至有谣言道,雍王妃之位早已内定于相府韩玉凝。

消息传至雍王耳中,只觉荒谬,未家理会。而韩玉凝却因此事遭受神都(洛阳)女眷针对,数日未曾出行。

温玠前来相府内探望韩玉凝。“如今洛阳城中皆是你与雍王的传言,韩相为此寝食难安,你却在此处清閑。”

韩玉凝闻言,瞥了他一眼道:“温侍郎莫非特意来此打趣我?”

“非也,贾许被黜后,由我暂代户部尚书一职,贾许一案尚有细节未明,听闻你当日也在宁城,故来此请教。”

“原来如此,竟是温尚书有求于小女。”韩玉凝特意拉长语调。

温玠知韩玉凝是为报适才之仇,亦不恼怒,斟一杯茶水,递与韩玉凝道:“还请韩小姐不吝赐教。”

待韩玉凝将当日之事详述,温玠离去时道:“贾许贪污之事,圣上虽未问责韩相,但朝野上下颇有非议,百花宴上,多加小心。”

“多谢。”

次日,韩相携韩玉凝赴百花宴,闻风而来的神都女眷皆盛装打扮,但雍王的目光却未在任何女子身上作停留,衆女眷不禁心生失落。

韩玉凝入席后,察觉到不少充满敌意的目光在打量自己,她不甘示弱,以同样的目光回敬。然而,当她与长公主目光交彙时,见长公主面露戏谑之笑,便匆忙避开。此举让衆多女眷産生误会,以为她早已与长公主身旁的雍王私通款曲。

“圣上驾到。”闻声望去,只见明宣帝身着黑袍,与贤妃李常佩一同出现在衆人眼前。

衆人起身行礼:“臣等拜见圣上。”

明宣帝端坐于主位,擡手示意:“今日宴会,不必多礼。”

“谢圣上。”

待衆人落座,一女子出列,跪地禀报:“臣女周雯,愿为陛下献舞,祈愿南唐长治久安。”

“準。”

周雯轻舒长袖,翩翩起舞。虽不及长公主昔日惊鸿一舞,却也别有一番韵味。明宣帝龙颜大悦:“好,礼部尚书教导有方。” ', ' ')

最新小说: 恋爱中的男人都很危险(快穿) 转生异界为支配者 震惊,全城豪门抢着跟我认亲! 命定福星 沉浮 天眼兵王在都市 炮灰意识觉醒后[快穿]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懒得说话怎么了 在茶场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