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灏儿的周岁宴,他刚从北原回到江东,那也是他和薛崇渊的初相识。
他们在江东度过了一段很快乐的时光,他们亲密依偎,耳鬓厮磨,年少的他以为那就是永远。
江东的春花秋月,都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圣辉。
在这个梦中,他继续睡去。
直到第三日早上方蔚筠才赶回来,明瑛醒来后就问他现在如何了。
想起这三天的事,方蔚筠只是后悔奇差一招。
在叶溦宣布决定称帝之后,薛崇渊就推了季焕出来谈判。
季焕依然是提出了前世对方提出的相同要求,并且理由也是冠冕堂皇。
江东十六侯在江东驻扎百年,他要求将江东作为他们的封地,三年一朝,五年一觐,这是古时诸侯之礼。
方蔚筠就直接跳出来说绝对不可以。
他质问季焕可还记得当年云州起兵之时的誓约。
从他们的祖辈开始奉命镇守南域开始,他们的使命从来都是一统江南江北,而楚国同样也是对着他们虎视眈眈。
且不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旦效仿古制封邦建国,不说楚国如何,而他们的结局也只有两种,要麽朝廷势弱互相攻伐而死,要麽朝廷势强便要将诅咒置于死地。
当初他们云州盟誓,就是誓约攻入永安夺取天下,待休养生息后就列兵江北,以江南三城为据点开始攻打楚国。
但是现在大事未成,他们就开始搞起内讧了。
既然季焕是被推出来谈判的,方蔚筠的言语间也攻击起季焕,说他的堂兄本来就和楚国不清不楚,说不定他们季家早已和楚国暗通款曲了,也难怪现在就迫不及待地挑拨离间。
季焕被方蔚筠气死了,当即转身扬长而去。
在季焕出来后,他们就联合了守永安城门的苏义试图强行兵变。
这两天到处都是杀戮和血色,最后他们将五个跟着薛崇渊兵变的列侯抓到了,但薛崇渊和季焕还是逃了,这两人直接带兵往江东的方向跑。
薛崇渊和季焕本来就想要江东,现在显然是要不来就直接带兵强抢的。
但是这也拖延不得了,甚至拖不到明年就要速战速决了却此事。
他们就是从江东打过来的,江东有一大片肥沃的土地,还有最大的粮草和屯集的兵器库,这是他们最初至少要打四五年所囤积的军需。
因为后续他们还準备继续攻打楚国,江东就是最合适的屯军和后方补给城,所以他们也从未想要将江东的均需送到永安。
待带兵逃过去的薛崇渊和季焕等人控制了江东,拿到这批粮草和武器,也足以和他们对峙了。
更致命的是,他们还有些人的家眷还在江东。
若对方拿捏住他们的家眷为人质,可又如何是好。
刚结束了西北和北城的战争,又发生了这种事情,现在军中继续在商讨着要如何应对。
明瑛稍微好了些,就起来到军中。
既然走到了这一步,他的想法依然是,先礼后兵。
先与对方先谈判,谈不拢再用兵。
并且也要防止他们会和雍徽元或是越王结盟。
毕竟这本就是他们从前玩过的招数,更何况季家还本来就和楚国那边有私。
雍徽元知道这边发生的事情估计都要乐得合不拢嘴。
从年初的时候楚国就派了不少的暗探僞装成各种身份北上,兴许等的就是他们相互攻伐的这一天。
天下未定,就先内讧,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其实大多数人心中也不愿意直接开展,总要顾及尚在江东的家眷族人的性命。
因此最终也就是决定先和谈,在不裂土分邦的前提下争取谈出一个能让双方的满意的结果,再不济也先将困在江东的族人送来永安。
此次谈判由明珩叶沅夫妇,以及黎修敬、蒋文安负责,他们都是在江东长大的世家长子,与薛崇渊、季焕算是有着自小相识的情谊。
但同时梁霈也带领军队在绵山以北开始操练,做好随时都有可能开战的準备。
第52章 第52章
明珩一行抵达江东时, 枯黄的树叶飘落了一路,苍凉萧瑟。
梁霈护送他们到了中都,就开始以绵山为掩护练兵布阵。
但是薛崇渊和季焕都拒绝与他们见面。
明珩连续让人带了几封信过去给对方, 许久过后薛崇渊才派人带来口信, 质问他们为什麽没有让明瑛过来谈判?并且声称如果不是明瑛过来,他们就不会接受和谈。
对于对方强硬的态度, 让他们一时很受挫。
黎修敬和蒋文安也轮流派人相劝,说好歹先见上一面, 有什麽话也能坐下来慢慢谈, 总不至于一开始就撕破了脸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