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无缺露出一言难尽的神情,说:“你。”
小鱼儿指着自己,差点以为听错了,“我?”
花无缺点点头,“回到移花宫后,我让荷露帮忙修补过,你原本绣的样子更难看。”
小鱼儿开了瓶矿泉水,哼道:“新手上路,能绣几针就不错了。”
花无缺直觉不对,问他:“所以你不知道那是你给我的?那你还往里面放头发?”
“我看你身边有这麽个东西,顺手拿来一用。”小鱼儿回答得理所应当,又趁机卖乖道,“当时光顾着伤心,哪管得了这麽多。”
在这件事上花无缺永远理亏,只能转移话题:“你问以前的东西做什麽?”
“我在想有什麽来钱快的办法。”小鱼儿灵光一现,兴奋地抓着花无缺的手,“你棺材里那麽多宝贝,全是古董,如果能拿一点回来,我们就发财了!”
花无缺听得云里雾里:“怎麽拿回来?”
小鱼儿也不懂:“证明棺材是你的?”
花无缺:“……怎麽证明?”
这个问题不亚于“秦始皇複活,要不要把兵马俑还给他”。没有捷径可走,还是踏踏实实工作吧。
他们在三亚玩了一周,回家休息了两天,帮屠山海拍完了限定返场视频,她从二手市场淘来的那些武器再没用武之地,小鱼儿照价付款,买下了碧血照丹青。
至于这东西该怎麽处理,他们还没想好。
再过两周,小鱼儿回校上学,纵然有些不舍,幸好这是最后一学年,只要修完剩下的课程,就可以回家实习。与此同时,花无缺的收养申请也开始走流程。
等到拥有了正式的户口和身份,花无缺开始尝试各种工作,服务、行政、销售、运营……那是他最艰难的三年。
小鱼儿毕业那年进入市博物馆工作,成为最普通的职员,同年,他和花无缺商量之后,将碧血照丹青作为文物捐赠给省博物馆,得到了一笔奖励。从此这柄“魔剑”寄居在展览玻璃柜中,接受集体的目光。
他们二十四岁那年,小鱼儿辞去博物馆的职务,进入一家自媒体公司;花无缺一边在企业担任行政工作,一边开始创作第一本小说。
写书的想法来自一位快要退休的老前辈,这位老前辈半生坎坷,打算退休回老家写本自传,顺便回忆一下过去的甜蜜和苦涩。
花无缺回家同小鱼儿一讲,小鱼儿觉得这个主意很好,说:“你也可以把你的经历写下来,因为你的故事本来就很戏剧很传奇,也许会很有意思。”
花无缺便试着写一些灵感随笔,用了大半年时间整理过去的记忆,编成大纲,开始正式创作。
相较于真实经历,他在文中加了一些科幻元素,开篇就有一架时光机落在主角所在的时代,主角意外从古代穿越到现代,历经坎坷,在走投无路时遇见了从前的挚友,随后通过时光机往返两个时空而産生了一系列故事。
花无缺原本只想记叙自己的人生,听从了小鱼儿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融合于情节中,就诞生了这本小说的雏形。至于小说名字,他预备叫《一蓑烟雨》。
小鱼儿否决说:“不行,太正经了,你写的是网文,正经标题没人看的。”
花无缺删除这个标题,重新打出四个字:百年老店。
小鱼儿回想起曾经某年自己给花无缺的备注,竟然会在这种情况下重现。
直到小说完结很多年后,还有读者猜测“百年老店”的意思,出版社编辑也问过花无缺,花无缺回答,就是指那台时光机。
小说从花无缺二十四岁开始连载,一直到过完二十五岁生日才完结,期间少不了磕磕绊绊、迷茫瓶颈,所幸作品反响极好,版权费水涨船高。
这本小说在网络上引起多大的讨论,花无缺并不在意,完结半年后,做完一切收尾工作,二人凑出假期,去了趟贵州。一来旅游散心,二来为下本小说取材,小鱼儿也需要拍摄一些素材备用。这次旅行归家,出于工作考虑,他们就要正式搬到最近的大城市定居。
在慕俄格古城,他们遇见了一支旅行团队,团队导游是他们的老熟人。
这是一次戏剧性的相遇,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吃饭时趁大人不注意,自己翻过饭店二楼的栏杆,等旅行团发现时,他已经在花无缺怀里了。
家长心有余悸地道了谢,把自己领孩子回去吃饭。年轻导游由衷说道:“先生,您为我和旅行社避免了一个大麻烦,真是太感谢您了。”
标致的五官,精致的脸庞,她和前世一样漂亮。
花无缺看着熟悉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分,“举手之劳,不必客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