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薯片袋子落在离金曜不远的地方。金曜弯腰去捡时,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再一看包装袋——
果然,是黄瓜味的薯片。
第123章 大丰之年(34)
海奚维持着少年老成的模样, 直到金曜把那半包薯片递到他眼前。
“啊,多谢。”他尴尬地眨眨眼,接过那半包薯片, 火速揣进宽大的衣袖中。
少年版海奚清了清嗓子,刚想开口岔开了话题, 金曜便问道:“师兄很喜欢吃黄瓜味薯片?”
海奚露出了一点和他年纪相符的局促,笑着点头:“是的, 我觉得很好吃。对了, 午膳时间到了,先去吃饭吧,你们知道膳堂在哪吗?”
见大家一脸茫然, 海奚笑笑:“那就跟我来吧。”
九名“新弟子”乖乖跟着过于年轻的大师兄走出学堂。刚走出学堂, 看清眼前的景色,他们情不自禁地“哇”出声来。
方才他们身处的学堂窗户紧闭, 室内平平无奇, 只摆了几张矮桌, 一些坐垫, 一个讲台。说得好听些叫简约自然, 说得直白些叫毛坯房。学堂内的墙壁和地板都是粗糙的水泥,墙上挂着许多烛台,照明设施简陋, 但还算亮堂。室内仅有的装饰品便是墙上挂着的几幅毛笔字。
可那些毛笔字也算不上书法作品,字写得中规中矩, 严谨认真,内容与书本大差不差。
单看室内, 金曜一度觉得这是某个偏僻小山村的自建房,房外可能有枯井几口, 荒野一片,或者庄稼地几块。然而,走到室外,清新凉爽的山风迎面吹来,视野骤然开阔,他觉得自己好像忽然进入了仙侠剧里。
学堂原来是建在群山环抱中的一处山坳里。不远处是一片连绵的山脉,黛青色的山的轮廓在云雾间影影绰绰。天空霞光灿烂,如流光溢彩的锦缎。有不知哪里响起的悠远的笛声随着风飘过来,身着各色道袍的人在山间云雾里御剑飞行。
连琦瑶近日正沉迷某大热仙侠剧,每天按时按点等更新。见此情景,她十分期待地问海奚:“师兄,我们要飞过去吗,你要教我们御剑飞行吗?”
海奚咳了几声:“你们才刚进来,还没入门,不知道怎麽用炁,别想着飞。”
连琦瑶失落地耷拉下脑袋,而后忽然擡头。因为她刚刚发现,眼前这个少年版海奚跟她差不多高,而上个副本里的小丧尸噗噗……也是差不多的身高。
她眼睛转了转,接着海奚的话问:“那我们会学练炁吗?飞不了的话,走过去要多久呀,这附近好像都是山头。”
海奚指向左前方陡峭的小山坡:“往那一直走,越过两个山头,就到了。这里确实偏了点,但是孙长老执意在这里修行和授课,没办法。以前我也不常来这,不过后来朋友送了我一个好东西,上下山就轻松很多了。”
又一阵凉风吹来,海奚咳了几下,身形有些踉跄。
金曜一直在暗中观察这个海奚——事实上,大家的目光都时不时地集中在这个关键人物身上。在室内时,烛火照得人脸一片暖黄,而到了室外,在晴朗的天光下,海奚的面色显得有些苍白,眼下一片青黑,看起来很虚弱。
“虽然人们都说修仙者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这只是夸大,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山下的那些普通人能耐比我们强多了。”海奚说着,擡手掐了几个决。在衆人直勾勾的目光下,他的手势干净利落,一气呵成,有光屏一样的东西在他掌心亮起并旋转着,细细看去,有点像是八卦方圆盘。
大家眨巴着眼睛,看他施法。
五秒过去,十秒过去,周围没什麽动静。只有山风吹动草木的声响,云雾依旧慢悠悠地蒸腾着。
海奚以剑指旋转着挥动几下,自言自语道:“欸,我上次停这麽远吗?”
他扭头,看见年龄大他许多的师弟师妹们依然眼巴巴瞧着他。
海奚干咳了一声,又掐了几个决,手掌间光芒更盛。这样的施法似乎会消耗许多能量,海奚的嘴唇逐渐没有血色。
薛鹤竹受不了这尴尬的氛围,看他怪可怜的,刚要开始捧场,海奚便说:“快了,它刚才不在山上,居然跑到下城区去了。可能是他在用。”
他?
衆人想问,但看海奚如此认真努力,不好打扰,只好耐着性子等待。
终于,又过了一会儿,有什麽东西远远地从云雾后沖了过来。
眼神好的燕晚棠最先看清了那东西的全貌:“机械马车?”
又是一个熟悉的东西,跟海奚袖子里甩出的薯片一样。在第一个匣中洞天内,这两样东西让人印象尤深。
薛鹤竹拉着金曜和吕池走到稍远的位置,讲悄悄话:“飞天马车有了,薯片有了,海奚有了,再来个王老板啊,丧尸啊啥的,上一个匣子的要素也就差不多齐全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