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竟这些货物要是卖得好的话,来年刘家就还会收他们的东西。虽说他们赚不了刘家这麽多的银钱,可也比平时要多上不少。
有了这多出来的银钱,也能大为改善家中的情况。
秋收时各家各户都忙着帮刘家盖大宅子,可在刘家的大宅子盖好,领了工钱的不少人家都在计划着要在近两年内也盖上新房子。
家中人口越来越多,盖上几间新房子就够住了。
如周春苗家,因着一直对杨婉多有照顾,今年可是赚了不少银子,刘家村有不少人家都羡慕他们家。
这赚来的银子周春苗打算拿来给儿子们盖房子,虽说比不得刘峰家给儿子们盖大宅子,可每家添些银两进来盖上两间新房子居住却不是问题。
六间屋子真要盖起来至少也要八十两往上,周春苗让每个儿子出十两银,剩下的则有她掏。
在儿子儿媳的一致要求下,他们家改为建七间屋子,按照他们的说法一家人都住新房子,总不能让老两口独自住老房子。被说服的刘伟和周春苗咬牙决定就盖七间,反正银子还能挣,新房子住着也更为舒服。
第 81 章
很快时间来到十二月, 期间刘家已经準备不少走商时的货物。
而一直待在刘家村的程誉也收到了不少催促他回家的信件,只程誉一概不做理会,他在刘家村还没待够呢。
到了十一月底杨婉等人也不得不準备前往京城, 毕竟连杨承家父子都已经快回到京都了,他们总不能比杨承家父子还要慢吧。
十一个主子加上奴仆,光是马车就得準备三十辆。这期间他们自己弄的吃食也都得带上,尤其是两个小家伙捡回来处理好的野果子就更得带上。
本来彭氏原计划只带着兄妹俩在刘家村待一个月, 谁知道程誉来了后不想回去, 惹得兄妹俩有样学样,哭着不肯回去,说是舍不得这里的兄弟姐妹(刘贵刘丫刘宏)。
在村子里兄妹俩待的是乐不思蜀,不光有结拜的刘贵三兄妹,还在村中交了不少好朋友。因为兄妹俩时常能拿出零食来分给衆人,他们在村子里极为受欢迎, 村里的孩子们也都捧着他们。
确定要回京都时兄妹俩还真情实感的哭了一场, 不过在刘家村这几个月他们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身体强健了不少, 吃饭也不用看着了, 一到饭点兄妹俩就胃口大开,给他们準备的饭也吃得干干净净,绝对不浪费分毫。
见着他们的改变, 彭氏也干脆由着他们玩耍, 反正程言浩会抽出时间教导程嘉哲,她乐得做甩手掌柜。
这几个月彭氏基本上是跟着杨婉行动,她同杨婉妯娌三人一起时不t时就去山上一趟捡野果子, 采摘野菜。
第一次爬山时她还是咬牙坚持下来的, 下山后休息了好几日才缓过来,现下就算让她天天进山里也不会觉得累了。
因为她出了力, 杨婉还说等明年走商时,野果子要是卖出去的话,也分一成利给她。虽说可能不多,可彭氏却极为高兴,因为这是完全靠她自己努力赚来的银钱。
等行李收拾好后,彭氏才发觉不止儿女舍不得离开这里,就连她也舍不得离开。
和杨婉妯娌相处时,她可以做自己而不是程府的大少夫人,一言一行都被人盯着,不能有丝毫的行差踏错。
见彭氏情绪不佳,程言浩走到她跟前安慰道:“要是喜欢,以后每年我们都过来小住一段时日。等明年我过来学习时,就让表妹夫帮忙引荐,在村里买块地盖宅子,日后来了也能有住的对方。”
在刘家村旁的还好,这近半年的时间都是借住,虽说宅子主人不在家可多少都有些不方便。
“那明年早早盖好宅子,到时候带着哲儿和萱儿我们一家人都过来住。”彭氏瞬间被哄好,甚至很是期待程言浩所说的盖宅子的事。
一行人折腾了快七日才终于到达京城,杨婉和刘大勇与程家人分开,回自己的宅子安置,程氏自然是跟着杨婉夫妻。
只程誉也和他们说了,回来的匆忙想必他们宅子里的人也没做好準备,让他们先去程家用晚饭。程家一大家子人在家,总不至于一顿像样的晚饭都做不出来。
“这几个月辛苦你了。”晚间夫妻俩躺在床上,杨婉就忍不住和刘大勇这般说道。
因为程家这麽多人跟着去了刘家村,刘大勇经常要準备一家子要吃的食物,上要照顾程誉和程氏,还得管着表兄弟四人,下还要关照两个小的。
家里的活计基本都是由刘大勇来安排,时不时得陪他们上山捡野果不说,还得带着表兄弟四人上山打猎。对表兄弟四人,可以说是管文又管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