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溢彩诚挚的眼神,感染了余幸之,余幸之处于一种很真心的状态,似乎把每个字都听进去了,尽管这一刻他还不能完全明白,但他认为自己有找到方向。
江溢彩收回搭在余幸之肩上的手:“相遇不会停止,不要因为过去,忽略现在,过两天的舞台要是表现不好,你就要收获新的悲伤了。”江溢彩假装伤感地拍了拍余幸之的肩。
余幸之完全明白江溢彩的意思了,就是让他不要再想这事,之后影响工作,拖队友后腿啊!说的也没错,但不妨碍他不爽,并追着江溢彩,给他一些无关紧要的教训。当然,以他的身材和体力,在到宿舍之前是追不到江溢彩的。
这天之后,余幸之的集中力恢複过来。
期望真相大白的时候,他能找到弥补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末晚会和颁奖典礼之类的活动也一个个结束了,尽管紧凑的行程走向结尾,但是,年末和新一年初持续的活动还是这个团体稳定的流量和曝光度以及较高的粉丝黏性带来了保障,让团内成员在短时间内工作变多的同时,也让公司赚到了一些钱。毕竟才刚出道不久,公司出于暂时维持团队生命稳定性的考虑,把钱投入到筹备新专辑相关活动中。另外,经纪人跟节目导师谈了点资源,把团队插入几个综艺节目。
整体上来说,虽然目前到了舞台淡季,但团队出道后的大半年还是一切向好的。
现在圈内舞台少是现实,尤其是对于他们这种半路出家的偶像团体,过冬临春后,就意味着基本没有唱跳表演的机会,只能自己公司出钱搭舞台,例如开演唱会、粉丝见面会等,可是,公司不想在给限定团搭舞台方面花钱也是情有可原,毕竟本来就是糊节目出的糊团,即使给钱搭舞台、开演唱会,也不会有好的回报,上座率能达到多少还真说不準,更何况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在选秀圈更是屡见不鲜。
没有机会就没有动力,很少人会对迷茫的前路尽力探索,而且大家又不是没有经历过,团里一大半人都是回锅肉,也浅红过,但最终都会走向糊穿地心的结果,能表演赚钱的时间实在短暂。
余幸之对此并没有感知,他是新手,刚毕业、第一次出道、第一次真正在娱乐圈活动,原经纪人和公司已经放养他了,现临时经纪人比他忙,所以,当他在团队宿舍扣脚几个月之后,才认识到风光的时刻已经结束了。
江溢彩对此也没有感知,他不是新手,但研修经历,让他落伍了两年,两年对于日新月异的娱乐圈来说实在是太长了,但有一点好的是,他适应性很强,并且作为团里最有流量的,他的机会更多,当他意识到团队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他只需要及时抓住机会转变。另外,团体活动减少的时候,江溢彩的个人活动相应地逐渐增加,他作为有流量的艺人,不会没有机会,至于他是否能让自己的流量稳中得进,那还是一半看造化。
其他熟练这一套的队友也找到了出路,有工作的队友就搬了出去,工作量等于没有的队友也只能像余幸之一样留在宿舍里扣脚。
热度就是这样,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持续的输出,很快就会冷下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粉丝只能看看官方发的库存物料和成员的不定时直播,想要留住粉丝也变成了难事。说到底,还是大部分团员都知道这碗饭吃不久,只能另寻他路,所以,在这个与其他人捆绑为队友的时期,用心留住粉丝也成了不必要的事情,在唯粉跟着跑的时候,再出力就好了,当然,留得住与否,涉及的因素就很多,没有工作又没有可以吃到老的作品的人,想留也留不住,深爱的粉丝也会心寒的。
前路迷茫的时候,人往往会自暴自弃,即使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也会觉得心累得难以喘气,尤其是对于还有梦想的人来说。余幸之作为音专生,走到今天这一步,获得过支持,并且原生家庭也不是完全没钱支持他,就更是难以做出放弃做这一行的决定,当然想坚持做下去,需要挺过心理的压力。
相隔很长时间的一次吃饭
对于余幸之来说,留不下的习惯,既没有深刻的感受,又没有持续的条件,很容易就会被淡忘。人生经历起伏,它只是转瞬即逝的涟漪,即使再想起也没有什麽感受。
也许他自己并不知道。
持续将近一年的空窗期,让余幸之感到疲惫。尽管不是完全没有工作和镜头的露出,但他坚定地认为爱豆作为歌手的一类,不发歌也不上舞台表演跟退圈了也没什麽区别,如果经常能大赚一笔钱不算,可很明显,他不是,甚至公司合同里也没写有底薪。上次公司说要给他们发歌,再开一个粉丝见面会的事情,也忽然没了音讯,这种没有盼头的事情对于余幸之来说像是没有口的井,就算转念一想,很快就快解散了,但又怎麽能知道解散后会比现在的状况好,是他没出头的问题,又不公司的问题,商品化自己很不好受,但公司就是这麽想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