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长看着议论纷纷的人群觉得头疼,谣言止于智者,世人愚昧,书院这下是要被说嘴了!
“书院何时亏待你了,大家看看,有字据为证,这些年你安老太从书院总共要了将近一千两,还不够吗?”
是去书院取字据文书的何夫子,他拿出字据,给衆人看。
舆论瞬间反转,有人酸溜溜地说:“没想到啊,这安老太够富的啊!”
“啧啧啧,一千两,说句不好听的,买十条命都够了!”
“有的人命好呗。”
安老太不甘心,想抢字据,没成功,指着何夫子拿着的字据说:“谁知道这些是真是假,我一介妇孺,大字不识一个,哪里认得这些?”
何夫子哪里见过这等无赖之人,一张脸气得煞白,死死盯着安老太,话都说不出来了!
霎时,就有人被安老太的话带着跑了,毕竟这一家人也不像是有一千两银子的人。
就在这是=时,云见山见招财回来了,还带着两人,一个是招财他爹,一个是一个黑瘦小孩。
招财悄悄凑近云见山,跟他耳语一番,听了招财的话,云见山抱着孩子就去质问安老太了。
“老太太,当初你儿子儿媳于书院有贡献,书院念着你是他们的母亲,这些年极力补偿于你,你要在书院做活,书院应了,你找山长要钱,山长应了,更别提我云家定时定点送到你家的财物。说难听点,这些是你儿子儿媳的命换了。你拿了那麽多好处,却虐待死去儿子儿媳留下的孩子,真真是黑心肝!”
何夫子十分惊讶地说:“什麽,他们夫妇居然有子嗣?”
这事,书院完全不知情,要不然直接补偿孩子不好吗?
云见山冷哼一声:“这就要问安老太太了,为何隐瞒此事了?”
安老太不忿地说:“都送出去了,不算我安家的人了!”
招财老爹开口,跟大家解释了怎麽回事。
安老太总共生了两个儿子,小儿子夫妇,就是为了书院没了命的。这安老太偏心大儿子,安老太骗夫妇两个,他们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没气了,实际上是被她抱走送人了,说是送,实际上就是卖。
说到这,招财老爹嫌恶地看了一眼安老太,继续说:“没想到过了几年,人家又把孩子送回给安老太了。安老太拿了书院那麽多钱,不曾花在这孩子身上,这孩子在安家饑一顿饱一顿的,村里人不知道这是他孙子,都道老太太菩萨心肠呢!”
这些,还是招财老爹找到当年的産婆,给了银子才问出来的。
当初云见山让招财盯着安老太,后来招财忙着準备踏青,没时间盯人,就去求自家老爹了。
谁知道老爹出马,一个顶两,关键时刻,招财老爹直接找到了摁死安老太的证据。
这下,无论安老太说啥,大家都不会再信了!特别是安老太同村的人,更是一脸鄙视,因为安家收留了一个乞儿,哪怕对孩子不好,他们也时常夸安老太太慈悲心肠呢!
看着云见山怀里瘦骨嶙峋的孩子,宁山长很是惭愧,若是书院能多加查探,说不一定能早些发现这件事,孩子也能少吃点苦头。
宁山长拉着孩子的手说:“好孩子,以后书院就是你的家,山长定会对你视若己出,不让你吃苦!”
孩子父母救了书院衆人的命,抢救出来的古籍都是价值连城的孤本,书院感怀两人的恩德,方才对安老太一再纵容。
这孩子懵懵懂懂的,觉得宁山长有点兇,躲在云见山怀里,不敢看人。
衆人见了,都是一阵心疼,这孩子也不知道在安老太那贼婆子手下受了多少委屈?
对孩子的心疼转变为对安老太的怒火,不用大家说,村长直接发话:“大家放心,老夫回去一定好好惩治这个恶毒妇人,定要她尝尝祖宗家法!”
书院没有异议,让村长押着安家人走了。
安老太所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大家争的,不过一个理字。
有这孩子在,书院以后可以正式摆脱安老太无休止的索要。当然了,事情不会这麽算了,云家在芸州势大,有的是法子不动声色收拾人,没必要明面上授人以柄。
之前的忍耐,让安老太错估了云家的手段,云家和书院会让她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安老太走了,没热闹可看,围观的人群渐渐散了。
宁山长想把孩子抱回自己家,谁料孩子不肯,云见山见状就说:“山长,我先把孩子带回我家安置吧!”正好孩子对招财和招财老爹还算熟悉!
对云见山,宁山长是放心的,就说:“那你好好照顾这孩子,我改日去看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