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殿下,咱家这里还有一道,陛下特意嘱托咱家交与殿下.......”
陆承宁还没从他监国的消息中回过神,就看见了王全福悄悄的附耳过来,憨厚的大太监笑了笑,随即露出了他手上的另一份诏书。
陆承宁咽了咽口水,有些颤抖的接过,不知道为什麽,他心中有种不详的预感......
陆承宁只看了一眼其中内容,便面色惨白的飞快的合上。他茫然的看了看笑眯眯的王全福,又看了看手中的两份诏书。
如果他没看错的话.......是、是传位诏书???
陆承宁欲哭无泪,他自己清楚他现在比起皇兄来说,尚有诸多不足,因而他几乎能预料到他在沈兆言手底下的凄惨生活。
但此时陆承嗣早就溜出了京城,无人知道这位皇帝的具体下落。
而沈兆言也收到了京中的来信,他对信中帝后跑路的事情并没有过多意见,甚至算得上是预料之内,只是凉凉的扯了扯嘴角,时隔三年再次踏上了去京的道路。
在陆承嗣跑路多年后,站在宣政殿上首的新帝看着面前的一衆大臣,缓缓的吐出一口气,开啓了他在位生涯的第一次早朝。
他的容貌似乎与某个时空的末帝极为相似,但大抵上仅是容貌相似。
日后史书记载,宣帝退位后,由其弟庆成帝即位。在位五十七年,将庆朝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盛世,史称宣成之治。
而宣帝的去向并不为人所知。
有人说在塞外见过宣帝与他人同游,
有人说宣帝实际早亡,退位是成帝为了粉饰太平而僞造的谎言。
也有人说在宣帝退位多年后看见了一个与其年轻时容貌一模一样的人。
只是这些话大抵只是民间传闻。
第38章【he番外】两极反转(1)
一处坐落在寻常城镇的宅院内,李贺明愣愣的看着自己手上的几封信件,他的视线缓缓下移动,从脚底踩着的青色石板,再到整个宅院的布局。
风动声起,连带着院内栽的竹林也随之沙沙作响,而男人的脊背此刻也已经被冷汗浸透。
这里不是皇宫。
这里是哪里。
李贺明分明记得他还在紫宸殿内——
他先下意识的认为这是梦中,但面前的一切,从房屋宅院到竹林池塘,每一处都似乎真实的不像话。
这并不是京中常见的宅院样式,反倒像是蜀中风格。
他几乎下意识想要离开此处,而却又硬生生的压抑住自己这股子沖动。
久居高位的时光并不是一分无用,至少李贺明已经能够用他的眼睛,去看陆承嗣当时所能看到的一切。
只有等他站在一样的位置,才会发现这个位置究竟浸染了多少人的鲜血,又会滋生多少的妄念。
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嘴上说着些道貌岸然的话,实际上一点用处都没有。
还非要在他面前权充作跳梁小丑.....
是那些人做的?是他仁慈过分,给了他们什麽样的错觉?
皇位对李贺明来说无关紧要,甚至他连继承人都懒得去考虑。
实际上李贺明从登基开始,最担心的事情便是他会不会将陆承嗣忘了。
都说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一点点褪色,直到有一天才会忽然发现连过去的人、事都记不清了。
冰冷的史书上只有庆宣帝的寥寥记载,而他作为庆朝的结束者,所有人都以为他恨陆承嗣,甚至为了讨好他,在攻打京城的时候将属于前朝的东西一一砸毁。
无论是从过去到现在,从他离开京城、离开陛下的时候,几乎每一个日夜,都足够李贺明一点一点的将自己困死在过去。
而他登基后翻遍了整座皇宫,找了无数的画师,也没能从别人、从他自己那里找到半分陆承嗣的痕迹。
对方就像是短暂的来到了他面前,而李贺明惊恐的发现,他快要记不清陆承嗣的脸了,甚至就梦境中对方的相貌也如同被一层白雾所遮掩着,让他看不真切。
为什麽只有他一个人记得陆承嗣?为什麽所有人都觉得他该恨陆承嗣?
李贺明的弱点唯有一个,而整个大燕却没有多少人知道,或者说,就算是知道前尘旧事,也只会将宣帝视作讨好李贺明的契机踏板。
在李贺明杀了第四个自作聪明的大臣后,那群胆大包天的方士们却敢面见他。
“陛下,臣等将替陛下驱走——”
当那群装神弄鬼的家伙跪在他面前,言之凿凿的告诉他,说有他身边有冤魂缠身的时候,李贺明记不清他当时究竟露出了什麽样的表情,又是如何反应,只记得偌大的喜悦裹挟住了他的心髒,就像是溺水之人侥幸得到的生机般,将他被抽走的一口气又渡了回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