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君带走霉运吧
南存妤妤
红衣非鬼白衣非仙
牡丹镇比想象中的更热闹一点。
从镇边打白粿的人排起的长队,到街中迎亲花轿的送往队伍,再到巷尾歌吹酒楼隐隐传来的欢声笑语,一切都在诉说着牡丹镇的繁华。
幼熙对这里如此熟悉,仿佛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年了,能不熟悉吗?
这是他被困在这一幻境中的第五天。
每一天,都是昨天的重複。
幼熙一边啜着茶,一边郁闷地想:这又是什麽时候入的局呢。
但凡想要破局,须得先明白是何时何地何事入局。
半月前,是幼熙入山门满六年的日子。山门规矩,每满六年是修行的一个阶段,若是要继续修行,则需要通过为期一年的外出修行考核,当然也可以遵从个人意愿,就此下山谋生。
临出门前,幼熙对着桌上的小木像拜了拜,将它收进行囊里,祷告着:“逢兇化吉,遇难呈祥。”
到现在才几天。好运便用完了?
路过牡丹镇的时候,看到街边正有一花轿迤逦而来,敲锣打鼓好不热闹,占了大半条街,周围的人也都避让,给腾出条路来,“这是哪家遇到喜事了。”幼熙这麽想着,也不好意思杵在路中间,见旁边有家茶楼,刚好喝点茶,歇歇脚。
这茶,一喝就喝了五天。
在山门中时曾听师兄师傅提起,像他们这种修行之人,周身常有灵气环绕,最易被那些神鬼妖魔盯上,这些盯上你的,有的是想害你,有的是有求于你,师傅说:能与人方便就尽量与人方便吧。
这些有求于你的最常见的便是怨灵一类,生前怨恨难消,死后徘徊不愿离去的,常常会制造幻境来迷人,常有人误入幻境不得解脱,若遇上这种情况,去搭一把手,解了这幻境,好救人出来。
幼熙从不介意让自己做一个“普度衆生、救苦救难”的人,师傅的话也就听听就过去了。
但被困了五天之后,幼熙后知知觉地发现,难不成自己才是那位“误入幻境,不得解脱”的人?
这也太丢山门的脸了。
好在,不是没有门道,经过多天的观察,幼熙把这幻境中的场景摸得七七八八了。
茶楼的客人不多,整个二楼加上幼熙不过四人。二楼的茶桌呈九宫格形状分布,最边的这三张桌子,两张临窗,一张夹在中间。幼熙这一桌当窗坐着,视野可以看到半条街,另一张临窗的桌子上没有人坐,只在窗边倚着个看热闹的閑人。
“这不是乔家的二女儿吗?听说她和一个进京赶考的穷书生好上了,怎麽今天要嫁人了?”从楼梯上又上来两个人,他们对楼下的热闹并不太感兴趣,语气中似乎带有抱怨之意,挑了靠楼梯一旁的位置坐了。
听闻茶客的话,幼熙又将视线转到街上,花轿正好从楼下经过,风微微卷起帘幕,轿中的女子露出半边容颜,样貌倒是端庄秀丽,只是,果然没有半丝喜色。
还是这花轿有问题。
幼熙饮下杯中茶,正準备行动,眼角却瞥见一抹红色,一位佩剑的红衣少年正施施然入座。
又一个人误入幻境了?
看他从容不迫的样子,并非误入。更何况,那一身血红色,实在叫人移不开眼睛,在他们这一行中,红衣往往与厉鬼相连。
入别人的幻境,还穿得这麽招摇,大有喧宾夺主,挑衅幻境主人的意思。
这人要麽是脑子有问题,要麽是比厉鬼还难缠的角色。
“既然好奇,何不去看看?”就在幼熙还盯着红衣少年发呆的时候,红衣少年已经款款走到幼熙眼前,环住幼熙的肩,脚尖一点,将身一跃,带着幼熙从二楼的窗户间飞出,稳稳地落在的花轿之中。
“……”幼熙一时没反应过来。
生平从来没有从窗户跳出去过!虽然只是二楼。
生平从来没有坐过花轿!
幼熙惊恐地转身,想向花轿中的姑娘赔罪,一时鲁莽,并非有意沖撞姑娘喜事。
转身一看,花轿中哪儿还有姑娘的影子。
“喜服倒是挺适合你。”对方的声音中已经隐隐有了笑意。
“?”幼熙低头一看,自己红色喜服在身,手撚喜帕端坐在轿中。
“你!”
“嘘,你不觉得奇怪吗?”
一时的惊讶过后,幼熙也回味过来了,确实奇怪:饶是出了这麽大的乱子,迎亲的队伍依然吹吹打打,丝毫不乱,街上的行人也如没看到般,各顾各地做事。
他们,就像是剧本中的角色,各顾各地在演戏。
只要角色存在,他们并不在意扮演角色的是谁。就像幼熙出现在花轿中,就替代了花轿中原来的新娘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