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谢陶哥哥!”秦明端着盘子,牵着团团带着妹妹回到堂屋。
几人围着火炉吃起来,油炸的东西本身就香,他们吃得停不下来,黄圆圆和黑圆圆在一旁馋的呜呜哼唧。
团团拿了一根馓子喂了两只小狗崽,秦月在一旁看着,“圆圆们吃得真好!难怪胖乎乎的!”
黄圆圆像是听懂了人话,他蹦来跳去身上的肉颤来颤去的,毛茸茸的样子太可爱了。
两只狗崽油水好长得很快,现在站起来都比团团高了。
团团伸出小胳膊都抱不动黄圆圆,他叹一口气,“唉,窝都抱不动!”
秦明看着哈哈哈笑,“弟弟多吃点,长高高的!”
团团严肃点点头,双手抓着金元宝往嘴里塞。
秦月忍俊不禁,“慢点儿吃,别噎住了。”
潇恒中途进堂屋烧水,见几个小孩玩得好就没管他们。
陶婉又做了花馍馍,给馍上点一些红,画上简单的花叶,蒸熟之后红红绿绿很是好看。
陶近溪趁着油锅做了麻辣兔肉、红烧鸡块、萝蔔炖排骨、清蒸鲈鱼。
肉菜的味道飘出小院,直往人鼻子钻。堂屋的三个小孩带着两只小狗崽,又一脸馋样站在竈房门口。
潇恒好笑道:“开饭!”
几个小孩欢呼起来,黑圆圆和黄圆圆被感染了跟着一起汪汪叫了几声。
冬天冷,吃饭就围住炉边,这样饭菜凉了稍微放上去热一下也方便。
琴江摆好碗筷去端菜,边给陶婉说“咱们回家也买一个炉子,冬日里多享福!”
陶婉还没有说话,秦明就开口,“是的娘,冬日洗碗洗菜也方便。”
陶婉用手指点点他额头,“买买买,这次回去就买!”
秦明开心的笑了,跑到妹妹跟前说,“等爹娘买了炉子,你洗头发就方便了。”
秦月也开心,她是爱美的大姑娘了,没事总喜欢梳洗一头长发,冬日冷的不行,烧水又不方便。要是家里真添了炉子,热水倒是随时有。
菜上齐了,秦明眼睛都瞪大了,“这麽多肉菜,跟过年一样!”
“今天本来就过小年。”秦江乐呵呵说。
“都是自己人,咱们也没多余规矩,想吃什麽就夹什麽!”陶近溪催着衆人动筷。
陶婉尝了一口麻辣兔肉眼睛都亮了,“陶儿,这兔肉味道真不错!”
秦明秦月跟着吃了,都赞不绝口。红烧鸡块也鹹香入味,秦江知道陶近溪厨艺好,但是这半年愈发精进了。
清蒸鲈鱼比较清淡,陶近溪一直给团团夹,他吃一口鱼再吃一口鸡蛋羹,头上的两个小发髻又开始晃来晃去了。
这是团团吃高兴的样子,兔肉麻辣味太重了,潇恒在自己碗里涮了热水再给团团喂,小家伙吃完就斯哈斯哈吸气。
“坏红红,好辣!”
桌上几人看着他小脸都辣红了,又是好笑又是心疼。陶近溪嗔一眼潇恒,“这麽辣给他喂什麽!”
“他跟我撒娇我能怎麽办。”潇恒一脸委屈。
陶婉和琴江对视一眼,这两日他们看在眼里,潇恒和陶近溪的感情坚定,跟平常小夫妻没什麽两样。
排骨和鸡块吃完都有不少骨头,几人边吃边投喂两只小狗崽,黑圆圆和黄圆圆吃得肚子都圆鼓鼓的。
饱餐之后,潇恒主动收拾碗筷,按住陶婉和陶近溪,“你们聊你们的,我能收拾。”
潇恒去竈房后,陶婉欣喜说,“恒儿待你倒是体贴。”
陶近溪耳根一红,“嗯,师兄待我们一直很好。”
秦江和陶婉都笑起来,这样让他们就放心了。
时间不早了,年跟前了琴江家里也有一堆事要处理,陶近溪知道也没有留人。
“姑母,那你们把牛车架回去,不是刚好要买炉子吗,用车拉回去也方便。”
潇恒收拾完竈房,又把今日在市集买的东西拿出来。
给牛车上拿了两斤排骨,一只野鸡一只野兔。
“姑母,这些东西拿回去过年做了尝尝鲜。”
秦江刚吃完兔肉正感觉没吃够呢,见两个小辈又孝敬了一只,高兴的直点头。“过年我们就做了吃!”
过年秦江那边有族人亲戚,潇恒就说牛车等到二十九他去拉,顺便把师父和姜安接回来过年。
陶婉一家架着牛车走了。
团团今日把小肚子吃得浑圆,吃得好东西多,喝补药都没有那麽抗拒了。
他咕咕嘟嘟一口气喝完,脆生生邀功,“爹爹我乖不乖?”
陶近溪亲亲他的小脸,“咱们家团团最乖!”
潇恒把脸伸过去,“我不乖吗?”
陶近溪睨他一眼,飞快在他脸上啄了一下,团团也吧唧亲了坏红红一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