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近溪更是羞红了脖子忙推开师兄。
潇恒笑笑抱起团团刮刮他的小鼻子,“坏团团。”
团团咯咯笑,软乎乎撒娇,“坏红红!”
潇恒给几人找来棉衣,团团穿了一身嫩黄色棉衣走起路来圆滚滚的一团,颇为可爱。
饭后,陶近溪和潇恒继续筛了一袋沙子。刚回到家门口,就见几个小孩都来了。
张婶拿了一篮子馍馍,带着张彦,哑叔提了一只鸡带着彩儿。
陶近溪和潇恒连忙上前接待,潇恒专门先接过蔡寡妇的菜篮子。
蔡寡妇这会儿其实有点拘谨,她家里没啥好东西,就带了一筐子野菜来,陈风和陈燕跟在身后,两兄妹也明显也没张彦和彩儿穿得好。
虽然陶近溪早就说了,师兄教书不收束脩的,但是几人和陶小子一家关系好,也不能白白让人教书。
“我和师弟商议了,虽是冬閑但是各家都有事情,每日晌午来,从未时到酉时读书即可。”
“大伙儿也不用再带东西了,笔墨先不用买,我和师弟筛了细沙,先用树枝代替毛笔在沙子上写字,后面视情况再说。”
潇恒说完,蔡寡妇和张婶对望一眼,都松了一口气。
还好陶家院子很大,潇恒早在梨花树下摆好了桌椅。
彩儿和陈燕坐一起,张彦和陈风坐一起。
陶近溪也正襟危坐,团团带着两只小狗崽也乖乖坐在一边。
潇恒把拿出一本千字文,开始认真教书,他把字写在纸上,先教大家怎麽读,再教怎麽写。
四个小豆丁都拿着树枝,只有陶近溪拿着毛笔坐在桌上写字,他看着自己歪歪扭扭的笔画有些脸烧。
偏偏这时,潇恒还过来指导,他从身后环上陶近溪,“师弟,我教你写。”然后握着陶近溪的手,一笔一划写字。
陶近溪面红耳赤,深呼吸几次才稳住心神,专注笔下的字。潇恒见师兄一点就通,很是惊喜,他轻笑一声不再逗弄。
四个小孩子眼巴巴看着潇恒,潇恒又握着陈风和张彦的树枝一一教学,彩儿和陈燕是小姑娘,潇恒就没握手教。他拿起来树枝又当几人的面在沙子上一笔一划慢慢落笔。
几个小豆丁大气不敢出,紧绷小脸跟着学。
团团太小还听不太懂,他在地上用树枝画圈圈,黄圆圆就在旁边盖上一只小脚印,团团咯咯直笑,和小狗玩得不亦乐乎。
潇恒摇摇头,孩子太小先跟着随便听听,倒是没强求。
几人写到酉时,潇恒又叫几个学生依次在纸上写下今日所学,张彦都不敢下笔怕自己糟蹋了笔墨。
陈风绷紧了背写完才松了一口气,彩儿写的倒是规整,应该哑叔没少教。陈燕握笔没力气,不过第一日大家都表现不错。
潇恒一一表扬了几个小孩写得好,说表现最好的还是陶哥哥。
陶近溪羞红了脸。
团团带着黄圆圆和黑圆圆眼巴巴望着潇恒,潇恒又表扬了他们三很乖,没有打扰哥哥姐姐们写字。
团团这才露出小脸,亲亲两只小狗崽的脑袋。
放学后,孩子松了一口气。
陶近溪说做好吃的,几个小孩都乖乖帮忙,陈燕和彩儿帮忙择菜,陈风和张彦帮忙捡柴火。
陶近溪让他们都歇歇,自己和师兄把张婶带的馍馍蒸了。
张婶和蔡寡妇几大人见小孩还没有回家,都来接人,一进院子见他们都吃上了。
“就说咋还不回家呢?这咋都在吃上了?”张婶笑呵呵问。
“张婶和蔡姐坐一起吃,张彦去喊哑叔过来吃饭,我把鸡杀了。”
晚饭很丰盛,野山菌炖鸡块,辣椒炒腊肉,韭菜炒鸡蛋,还炖了半锅鱼汤。
几个孩子高兴的不行,本来今日读书了就开心,这下吃到美食跟过年了一样。平日里也舍不得这样吃荤腥,一顿好几个肉菜。
团团人小,大家都照顾他,给他夹菜。
他晃着脑袋吃得喷香,“骨头留着给圆圆吃。”
陈风知道要给小狗崽们留骨头,饭后就帮忙收拾,把狗盆拿过来装骨头。陈燕也帮着捡碗筷,蔡寡妇一脸欣慰,自家孩子懂得规矩有礼貌。
彩儿平日里被爹爹宠着基本不咋干活,她比陈燕大两岁,但是小手都是白嫩的,脸蛋儿皮肤也白净。
陈燕才五岁在家里没少干活,小手和小脸都黑黢黢的,一对比蔡寡妇心酸不已,想着下次赶集给孩子们买点香膏擦擦。
回家路上,她抱起孩子,“燕儿,家里的碗筷以后不用你洗了,娘明儿开始抽空教你学针线好不好?”
陈燕点点头,眼睛黑亮亮的。
“风儿,你带着妹妹跟着潇恒好好读书,柴火够了不要上山捡柴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