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团点点头,“早点回啊。”
陶近溪一笑抱着团团,潇恒竹筐背着三只兔子和一只小鹿。两人依然掏了二十分坐牛车。
潇恒带着师弟先去酒楼后厨找了钱管事,一看潇恒手里提着的野味笑眯眯说:“我正瞅着去采买呢?你可赶巧了。”
“这回兔子大,钱管事看值多少?这还有一只幼鹿,不过腹中受伤了,昨日刚死的。”
钱管事见潇恒实诚,他也给的价不低,“兔子就按四十五文一只,幼鹿恰巧今日有客人要吃,就按九两给吧。”
猎物拢共卖掉九两银子一百三十五文。
陶近溪也高兴的不行,团团小声说了句,“兔兔卖钱啊。”
“对的,有了钱才能给你给买好吃的。”陶近溪捏捏他的小脸蛋。
潇恒见师弟和团团手都冻红了,就先去吃了杂卤面,饭刚端上来,潇恒就就贴上去暖手,等手心热乎了再捧着一大一小的手暖着。
“你瞧瞧人家怎麽当相公的?”隔壁桌一名二十出头的少年拧着身边人的腰一脸豔羡说道。
“哦?那我也给你暖暖。”那年长些的男子看了潇恒一眼,转过身学着他的样子给心上人暖手。
陶近溪脸颊微红,他看着师兄,眼里都是满满的爱意。如今大街小巷不乏男子如他们一般亲密无间,倒是没人说他们俩的事儿了。
团团埋着头专注吃面,小崽子吃得脸上都是汤汁,陶近溪怜爱地给他擦擦。
“爹爹窝饱饱的。”他拍着小肚皮说道。
吃完饭几人又去还书,潇恒见宋玉正和一个书生说笑,眼角眉梢都带着浓情。潇恒轻咳两声,都没唤回宋玉的注意力。
那书生停住话头,推推宋玉示意有生意了。
“潇兄和陶弟来了!”宋玉今日异常热情,吆喝人的声音都比平时热络几分。
潇恒挑眉一笑,把抄好的书递了过去,又买了两只便宜的毛笔。
宋玉笑问,“这话本的第三册可还抄不?”
潇恒点点头,能挣一点是一点。拿着书和毛笔走了。
“师兄,他们二人?”陶近溪也察觉到宋玉跟往日不一样了。
“对,就是跟我们一样。”潇恒暧昧一笑。
陶近溪轻飘飘瞪一眼师兄,就被一只大手牵起来。团团见状也要下来走,小手伸过去牵着爹爹。
潇恒带人去买汤婆子,有花纹的二百文,不带花纹的一百文。潇恒买了两个不带花纹的,準备付钱时又跟陶近溪商量,马上入冬了,不如给姑母和师父家也各自买一个吧。
陶近溪点点头,买完汤婆子他们又给姑母和师父家各自买了一盒点心、一壶酒、两斤猪肉才作罢。
可家里添置的东西就多了,上回十斤棉花全部打了被子,团团只有一身冬衣肯定不行。
潇恒想着团团不能受冻,不如直接买成衣,就去了成衣铺子看,小孩的衣裳漂亮用料也软和,潇恒挑了一身好看的,陶近溪挑了一身耐髒的。
最后两身都要了,店铺伙计喜笑颜开的说了好些恭维话。
两人又见大人的成衣也不咋贵,就各自添置一件厚实的棉袄和一双保暖的布靴。
光是买衣裳、鞋和扯布在他们铺子花了一两半银子,最后店铺老板都跟着出来送人,温声说着穿好了再来。
采买完家里的油盐酱醋和米面,两个竹筐就装满了。
“趁着暖和先去师父家,吃了午饭再去姑母家。”潇恒打着算盘,陶近溪和团团跟着笑。
“哟!这是谁家的年画娃娃来看爷爷了?”
姜老头一开门,就从陶近溪怀中接过团团抛高高,团团养得好,胖乎了不少,姜老头玩了一会儿又把人塞给姜安。
“安安哥哥。”团团奶声奶气喊着,姜安沖衆人点点头,只对团团笑了笑。
“哼,你俩倒是来的巧,正在炖排骨呢。”姜老头睨一眼潇恒,肯定是这小子的主意。
陶近溪适时把给师父的礼拿出来,“师父,我们回去多有忙碌,才来看您是我们不对。”
“哼!还知道不对!都不回来看看。”
姜熠毫不客气收下东西,一看拿的东西贵重,又乐呵呵嗔怪两人。
师父把排骨炖的软烂,又用肉汤煮了面条,几人啃着排骨吃着面,别提多香了。骨头吃完都放在桌上,姜安準备收拾倒掉,就被团团用小手拦住了。
他糯糯地开口,“给圆圆吃。”
姜老头问,“圆圆是谁?”
陶近溪这才解释了一遍小狗崽们的由来,姜老头点点头,“团团倒是喜欢小动物。”
潇恒总把肉多的排骨夹到陶近溪碗里,陶近溪展颜一笑,也从碗中给师兄夹一筷子好肉,两人眼神你来我往好不暧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