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圆圆还是乖乖地趴在竹筐里,要是听到陶近溪或团团说话的声音会站起来瞧瞧,然后又乖乖坐回去。
“陶儿,你去捡栗子吗?”张婶带着张彦也上山呢。
天气好又暖和,勤快的人为了过好日子总是閑不下来。
陶近溪说,“家里还有栗子,我想捡些木耳菌子晒干了过冬。”张婶闻言笑眯眯说自己知道好地方,陶近溪就跟人一道走了。
张彦见陶哥哥竹筐里的小狗崽,也很喜欢,还上手摸了几只小狗,团团见到张彦就要下来走。
陶近溪把他放到地上,张彦牵着团团的小手慢慢走,几人看到不远处就有木耳菌子便停下来开始劳作。
陶近溪眼尖手快,两只手不停忙活一会儿就把竹筐底部填满了,张婶笑说你倒是利落,陶近溪和张婶说说笑笑,也不忘四处看看团团和圆圆们在干什麽。
黄圆圆进了山就跟发疯一样兴奋地到处跑,团团迈着小短腿根本撵不上,他气呼呼地跺脚,“黄圆圆不乖!”
小白狗还是一副娇弱懒散的样子,找个有阳光的树叶堆躺着呼呼大睡。
黑圆圆寸步不离团团,只在他脚底下转悠,见到团团跺脚后差点没站稳,把用嘴把垫在下面的树枝叼走了。
张婶观察一番,总结道:“小白是个懒惰的,小黄是个活泼好动的,小黑是个贴心忠诚的。”
张彦和陶近溪都笑着同意。
团团知道懒不是好话,他连忙小手捂着白圆圆的耳朵,过一会儿说,“你是好小狗!”
白圆圆懒洋洋摇着尾巴,跟团团互动了几下又睡着了。
黄圆圆从树叶里翻出来不少栗子,一口一个咬开了吃里面栗子仁再把壳吐掉,简直比人还快,张彦看得目瞪口呆。
小黑狗学着刨食,把叼到嘴里的栗子放到团团的手心里,“哇!”团团望着手心里的栗子惊呼一声,抱着小黑狗脑袋亲了两下。
还转头跟爹爹炫耀,“黑圆圆给窝的。”
陶近溪把包袱里的干粮拿出来,给张婶几人分了,也给黑圆圆喂了一点,“乖狗真聪明。”
黄圆圆见到有吃的,也摇着尾巴凑过来,陶近溪不理它,每日就属小黄狗吃得最多了。
黄圆圆原地转了几圈,又蹦跶着小短腿跑开了,不远处树叶飞溅,小黄狗逮住一只很小的田鼠要送给小主人团团,把团团吓得跑,黄圆圆在后面追,最后小主人摔了一个屁股蹲。
“呜呜,黄圆圆坏!”陶近溪一不留神,就见到孩子摔了,再一看小黄狗叼着一个小田鼠歪着脑袋无辜汪汪几声,还有什麽不明白的。
张彦看了全程就跟团团说,“黄圆圆抓到田鼠了,它是想送给你。”
陶近溪也哄着团团又给人讲道理,“田鼠是黄圆圆最爱的食物,它都献给你,不是故意吓唬你的。”
团团这才擦干眼泪,“这样呀。”哭完又去抱抱小黄狗,黄圆圆甩甩尾巴见主人们都不吃田鼠,只好自己享用了。
张婶的竹筐也满了,陶近溪也捡够了木耳和菌子,几人收拾回家,框子装满了,今日摘木耳的地方有条小路,陶近溪就抱着团团,团团抱着白圆圆往回走。
另外两只小狗走张婶和张彦中间,有人看着就行。
刚下山走到大路上,陶近溪挥手和张婶送别,又遇到孙怀富。
他阴阳怪气说了一句,“狗不错呀!”陶近溪瞥了一眼不接腔,团团似乎感受到不善的目光,把怀中的小白狗搂紧了些。
黑圆圆汪汪吼了几声,黄圆圆突然放了一个屁,可能是因为吃了太多栗子,这个屁臭的熏人,孙怀富走在后头脸色铁青。
晚上潇恒回家后,陶近溪边说边笑讲了这一段,潇恒也笑出声,“不过还是注意点,如果我没猜错,本身麻袋装的应该不是小狗是别的动物,估计故意吓唬我们或团团的。”
听到这,陶近溪也严肃了起来,“这些人真是没完没了!不怕,近日我走到哪儿就带着团团和小狗崽们。”
陶近溪想着师兄上工辛苦,潇恒说是不累,基本都坐着就是记记账登记一些名册就行,不做体力活。
陶近溪羡慕的眼神落在潇恒眼里,“等我忙完这些日子,我们每日就花半天时间干活,半天时间教你识字可好?”
陶近溪一脸雀跃,“真的吗师兄,那再好不过了,等我学会了念书识字也能跟你一样抄书吗?”
潇恒想到他抄的话本内容,停顿片刻,“是......是可以抄书的,只要你愿意......”
陶近溪笑着,这还有什麽不愿意的,比种地舒服多了,潇恒暧昧笑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