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听奕:“纪上仙,下凡吧,尝尝人间烟火。”
卷二完gt
离家出走
蓬莱仙境,玉树琼林。
黑水之中,鹤鸣声清雅悠长,自天际间缥缈传来。
一处寒冷的峦峰之巅,雪杉高叉中,红衣人侧卧而眠,蓬松长尾围在身前。
如火长衫随着和煦微风飘蕩,在满目冷白的薄雪间,仿若冰棱天地中的一抹红梅。
那人面容安详,沐在柔光中,尾尖一动一动,看起来十分惬意。
不远处,两道身影随着林间小路,来到峰顶的树下。
其中老者背着药筐,麻袍带着浓重草香,噙着一脸亲和笑意。
另一人怡然而立,白衣如霜,望着树间人影蹙起眉来。
纪明秋看着树上的季听奕,着实不解,开口问道:“你乃狐族,为何这麽喜欢上树?”
季听奕闻声缓动,慢慢睁开眼,翻身看向树下。
他手掌微擡,拖着腮,将那名老者上下打量一番。
“上面空气好。”季听奕答完,转而问道:“这位便是你说的九天药仙?”
老者笑着接话:“正是老朽。”
季听奕看向纪明秋,看似十分懂事,揶揄道:“你怎好让一个老人家自己背着药筐,爬你这高山府邸?也太不尊老爱幼了。”
纪明秋愣了一下,看向身旁老者。
他倒是的确……没注意这个。
九天药仙默了一瞬,连忙接话:“实在不敢劳烦上仙,老朽前日犯错,被真人罚过,便是要亲负药筐,行过万里采药之路,才可使用仙法将重担卸下。”
季听奕:“那你来日为我解蛊,也要日日背着这药筐不成?”
九天药仙:“此番应三青上仙请求,前来为阁下解蛊,当然算不上‘万里采药之路’,稍后进屋前,自会将药篮收起。”
季听奕坐起,从树上跃下。
他看似有些赶时间,对药仙催促询问:“那你若无需其他準备,我们是否可以直接开始了?”
药仙和蔼道:“自然。”
两日前,纪明秋修书回蓬莱,与太上真人言明,想寻九天药仙为季听奕解蛊。
此事在衆仙看来委实稀奇,被誉为祥瑞的三青鸟要带一只狐妖回蓬莱,还要九天药仙为其解蛊,堪称是荒谬。
可衆仙不知的是,那信封中除了纪明秋的信纸,还有一枚附着灵气短语的玉清简。
蓬莱太上真人看完信件,握着玉清简沉默数秒。
继而,真人力排衆议,默许季听奕来到仙地,还特命药仙前来诊治。
峰顶府邸中,纪明秋带领两人走入内室,引两人入座在炉边八仙桌旁。
药仙取出脉枕,示意季听奕将手搭上。
季听奕活蹦乱跳了数千年,第一次与药仙打交道,不由好奇了些。
他嗅着空气中浓重的草药香气,第一次觉得灵草也挺好闻的。
桌案上,骨骼分明的消瘦手腕露出,搭在羽丝所织的白芝枕上,看起来格外单薄。
搭脉间,药仙眉头微皱,表情渐渐凝重。
良久后,药仙收回诊脉的手。
季听奕问道:“如何?能解吗?”
药仙看向对面:“能解。”
季听奕:“当真?”
一旁的纪明秋对药仙问道:“可我见你皱眉,是不好解吗?”
药仙点点头:“回上仙,是的。此蛊……的确不好解。”
纪明秋:“你且说,是何事不好办,还是何物不好找。”
药仙看向季听奕,细细询问道:“老朽不才,方才观这蛊虫与你之间的关系微妙,恐怕,你不是它的第一位宿主吧?”
季听奕:“嗯,这蛊虫,是我从别人身上渡来的。”
“果然如此。”药仙点点头:“想必当时你采用此等方法,也是知道,这蛊虫不宜解,只能诱惑它自愿从宿主身上脱出,转移到他人体内。”
季听奕顿了顿:“你说这话的意思,是我若想毫发无伤地解这蛊虫,还是要将蛊虫转给旁人吗?”
药仙连忙摆手,解释道:“那倒不必。”
老者思索片刻,将细节想定后,缓缓道:“老朽可以仿照此法,用仙术做个障眼法,僞造一个强大之躯,引它自愿脱出宿主。”
“只不过……”药仙迟疑道:“此事尚有两个难处,一是虽然无需动刃,不会对妖体造成那麽大的伤害,但还是需要使用汤药,营造出一副体弱之象,之后需数日调理,缓慢恢複,算不得毫发无损。”
“第二,便是这障眼法中,需要比您体内灵力更加强大的血引,才能引得那蛊虫心动。”
纪明秋道:“这第一点无妨,你且配药便是。第二点……若只论灵力的话,我应当就可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