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弟子道:“这里倒是没有花修……”
“白沙城中人本视双生子为吉兆,但是这些年却不太一样了。”小弟子接着解释,“这里的双生子大多一个康健,一个体弱。”
回想起方才所见,不消他这麽说,衆人也都能觉察到不对劲来。
分明是同胎而生,兄弟或是姐妹除却形容,其余却截然不同。体弱的一方,往往不能熬过十二岁。
--
“那老人家所说的仙岛,是隐州仙岛?”
裴容依稀记得,宣于柯也有一位兄弟,不过早年夭折,又想到老妪所言,说是“得罪了”仙岛上的仙君,才会迎来悲痛境况。
可是隐州仙岛上只是来自四方的修士,并没有什麽能够被称之为“仙君”的人。
小弟子回答说:“回剑仙,并非隐州仙岛,是一座……并非真实存在的山。”
依这小弟子所言,当地人非常癡迷于朝拜一座仙山,只笼统地将其称之为“仙岛”。
此山时隐时现,起初他们都认为,只是有人使用迷障之术生出的蜃楼。
“……但是过了些时候,我同多位弟子,还有宗主,都看到了那仙山。”小弟子想到当日所见之景,不禁皱了皱眉头,“那仙山之大,真是超乎想象,而且确实生在一片海之上。”
宣于世家中人亲眼看到了一座凭空而生的仙岛,但是包括宣于柯在内,都没有人能真正靠近这座仙岛。
仙岛分明就在眼前,但可望而不可即。而如此巨型的仙岛,不是什麽迷障之术可以造就的。
随后他们查遍了所有灵山,并没有发现一座一模一样的。
但是仙山吸引到了无数朝拜之人。
每当这座虚幻的仙岛出现的时候,就有黑压压一片的人拥挤于山前,虔诚跪伏。
而西州之地,的确在此之后,莫名引出了不少活水,多出了片片肥沃的绿野,虽然不少地方仍有风沙肆虐,但在距离白沙城不远处,也能像东州之地一样,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其地生産出的粮食,由宣于家特许,用渡仙车捎给白沙城城民。
宣于家的弟子回忆起先前所见,不禁在脑海中反複核查几遍,最终还是觉得记忆无错。
“这仙岛上一次出现,可是在南州大乱那日?”
慕景栩忽然问道。
余下的宣于家弟子纷纷道:“正是!”
他们中间有的没有随宣于柯和宣于十七登上姚宗巨船,留守在宗门里,亲眼看到了仙岛再一次出现。
只是这一次出现的仙岛不似之前一般岿然不动,而是在剧烈地震颤,密密人群再度虔诚地跪拜,才让这仙岛複归稳固,继而安静消失。
“这仙岛时隐时现,不知出现是否有规律?”
裴容知慕景栩一问,也是想探出这仙岛同淩云顶的动静是否息息相关。
“这倒是说不清楚,往年仙门有所动乱的时候,仙岛都会出现。”小弟子说,“近来仙岛似是出现得频繁了些,月前也出现过。”
那看来是没有什麽规律可循。
“剑仙,还有一事,近来宗主失蹤的消息,城中人还不知。”带头弟子又道,“城中人若是知道了,便了不得了。”
立于一方的仙门大宗,同凡界也常有往来。
宣于宗在西州,同那位不知是否存在的“仙君”同样重要。若是宣于柯蹤影无迹的事传遍白沙城以及其余小城,定然会造成人心惶惶的局面。
九尾狐(一)
御剑不久,衆人抵达了宣于世家所在的齐镜山。
此山是西州第一大灵山,周围还环绕了几座仙山名列有载的灵山。
裴容一行随一衆外出的宣于弟子入了齐镜山,没行多久,便见宣于十七已经等在了半山腰。
他身后是宣于长公子、二公子、三公子……到十六公子。
一群宣于公子齐齐道:“剑仙好。”
宣于公子中也有两对双生子,即便其余公子彼此间容颜身量都还有些许差异,不过片刻工夫,裴容已经分不清谁是谁。
宣于十七的随侍损了一个,按理说还有一个,但如今也不见其蹤迹。
虽然他排行最小,但修为最高,同裴容照面之后,便又带头朝山上而行,在一方山间水镜前停下了脚步。
宣于十七劈开了这面水镜,衆人才得以踏进真正的宗门地界。
宣于宗建造的楼台亭榭错落于高低四方,大多都是空的。宣于十七擡手指着其间一片,道:“委屈剑仙、慕公子还有两位小友在此处休憩,款待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六宝伸出两根指头,在胸前绕了几个大圈:“这一片看起来真的很大啊,哪里会委屈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