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它虽然比不上三驾马车的作品,也相差不远了。”
“听说这个月的《书阁》没有请到任何短篇名家?”
“是的,我听书阁的员工说,连首座的作品都选不出来。”
“文学风华请到了安德鲁,我们有诺兰。如果书阁这一次没有邀请到有分量的短篇名家,那他们的五月刊怕是要滞销了。”
大家议论纷纷,心情激荡。
……
文学风华。
此刻办公区域的员工同样一片沸腾。
“五月份,每一篇小说质量都不错啊。尤其是安德鲁先生的《这个小职员很用心》更是写的太好。”
“漂亮!这故事的结尾太惊艳了!”
“不愧是安德鲁先生的大作,结局的转折差点让我没回过神。”
“虽然我听说墨海请到了诺兰,但我们也有安德鲁。所以墨海根本占不到便宜。”
“书阁呢?好像书阁这一期没有任何扛大梁的人物?”
“五月份,是我们跟墨海的竞争,书阁一边去。”
……
而同一时间。
书阁的总编梅尔文也拿到了泛着油墨清香的《书阁五月刊》。
“希望西楼的这篇小说,能让读者们接受吧……”
梅尔文暗暗道。
如果市场反馈不太好,他就只能炒作西楼名气,来提升月刊的销量了。
……
就这样。
在三大文学圣地各自有着自己小心思的时候。
五月份终于来临。
与此同时,全球的无数图书馆、报刊亭、杂志摊全都出现了《书阁》、《墨海》、《文学风华》的五月刊。
第478章 这个故事不一般!
五月的天,整个北半球已经迅速回暖。
即使是一向阴冷的英吉丽,此刻也迎来了骄阳当空照的晴朗日子。让许多身体都快发霉的绅士们走出了房间,感受阳光的温暖。
这一日。
伦敦。
作为一年有大半日子被雾笼罩的世界雾都,同样晴空万里。
“嘿,今天真是一个好日子,汤姆。”
“谁说不是呢?杰瑞,你看那太阳像极了金黄色的煎饼。”
“吃饭了没?”
“没有,我先去买一份杂志,等下再去喝杯咖啡。”
“那太好了,帮我带一份《书阁》。”
“我听说这个月的《书阁》拉胯了,没有名家作品。而《墨海》和《文学风华》都有名家坐镇,你不换换?”
“真的吗?那可真是太糟糕了,我最喜欢的还是《书阁》,先看看首座小说是哪一篇吧,如果真不好看,我就买其它杂志。”
“……”
在某个书店门口,正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
虽然此刻还未到八点开门的时间,但大家眼里都有着激动和期待。
因为今天是五月一日,三大杂志月刊发行的日子。
而这些排队的人,全都是文学爱好者,基本上每一个月都会守着三大短篇月刊的发行,然后在第一时间享受里面的故事。
在这个人人都沉浸在手机世界里的互联网时代,依然有不少人喜欢纸质书籍。
他们喜欢油墨的气味。
他们喜欢翻书时刷刷的声音。
他们喜欢拿着书坐在藤椅上享受安静的时光。
这也是在欧美国家,许多书店、报刊亭、杂志铺依然能生存下来的原因。
“嘿!开门了!”
上午八点整,书店门开启。
众人蜂拥而入。
“老板,一本《墨海》。”
“嘿!给我来一本《文学风华》。”
“请问《书阁》在哪里?”
登时,大家全都喊出了自己的目标杂志。
只是不多时。
就有人惊喜出声。
“哦,上帝!看来《墨海》杂志社并没有欺骗我,这一次他们真的邀请到了诺兰名家。”
“我也看到了,真的好期待这个叫《明天的小市场》的短篇小说。”
“买!老板卖给我一本。”
另外一边。
也有人在尖叫了。
“我看到了谁?这是安德鲁先生?”
“天哪!《文学风华》这个月的首座作品是出自安德鲁先生之手。”
“我可是安德鲁的忠实粉丝!”
“故事叫《这个小职员很用心》?赚到了!赚到了!”
马上,就有人拿着月刊去付款了。
甚至有人一次性买了两本。
即便是三大顶级杂志,也很少能有两位名家同时刊登新作的机会。这些人谁也不想错过。
购买《书阁》的人也不少。
毕竟伦敦是书阁的总部,这里书阁的粉丝堪称庞大。
克莱因是《墨海》的一名市场调研员,他今天同样来到了这家书店,想第一时间调查一下三本杂志的销售情况,然后将结果上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