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林生说他你这什么比喻,到底是夸我还是骂你自己。
“那天正好有事儿。”万林生看了眼张东桥,“挺重要的,就没来。”
“行吧。”赵集搂过万林生,在他肩上拍了两下,“你们吃。”
“不打扰你们了。”赵集朝张东桥点点头,说完转身走了。
“你俩很熟?”张东桥看了赵集背影一眼,拿起水壶,一人倒了一杯。
“你这醋吃得有点儿猝不及防啊。”万林生笑着喝了口水,指指张东桥面前的杯子,“尝尝,他们家招牌,挺好喝的。”
“嗯,是好喝。”张东桥喝完点点头,虽然泡了薄荷叶,薄荷的味儿却不冲,混着柠檬的酸还有一股淡淡的玫瑰香,还能嚼到弹牙的不知道是西米还是什么东西。
“这里面是不是放了槐花蜜?”张东桥晃了晃杯子。
“哎,你味觉不错,尝出来了啊?”万林生挑了下眉,“我让加的,他这儿好几种蜜,喜欢什么就加什么。”
桌子上铺着桌布,垂到下面。一共就那么几桌人,大家都专心吃饭看景色,没谁特意会注意到别的客人。
借着桌布遮掩,张东桥夹住万林生的腿,低声说:“快点儿交代!”
万林生笑着稍微侧了下腰,伸手在张东桥小腿上拍了一下:“我交代个屁的交代!松开你的蹄子!”
张东桥夹了口菜,勾着万林生的腿又往他自己这边拽了一下:“看着就一盘花花绿绿的菜叶子,还挺好吃。”
万林生也夹了一筷子:“嗯,比我在别的地方吃过的味道好,好像加了草莓汁。”
“这儿是什么菜系?”张东桥问。
“东南西北土洋结合系。”万林生乐着说。
“嗯?”
“他这儿最绝的就是水煮鱼。”万林生把被夹着的腿往上挪了一下,找个舒服的姿势,“老赵最开始就主打水煮鱼,我们上大学那会儿他这店特别火。”
“他比你大?”张东桥把腿夹紧了点儿,“你们怎么认识的?”
“小学时邻居家温柔的大哥哥。”万林生挑衅地抬了抬下巴,“大了我五六岁呢。”
这年龄差是真没看出来,张东桥挺意外。
【作者有话说】
赵集:弟弟们,献丑了。
第55章
万林生小的时候,林玉娟和万卫东在车间里上班,有两年他们的工作都是三班倒。
小学离家很近,他们两口子都赶上中班的时候,万林生姥爷会过来接他,偶尔姥爷也顾不上了,陈海聪妈妈就会带着万林生走一段,送他到楼下,他再自己上楼。
林玉娟缝了根带子在万林生书包里,把钥匙系在里面,上楼以后他就自己开门,自己热饭吃饭。
赵集他们以前不住这里,是后来搬过来的,赵集转到他们学校上六年级时,万林生还是个一年级的小豆子。
回家的时候,万林生和赵集经常能碰上。
六年级比一年级出来晚一会儿,赵集个子高步子大,万林生路上踢几脚石子扣几下墙皮追会儿麻雀,磨磨蹭蹭刚进楼道,就会被大步跨着的赵集超过去。
三天两头就能碰上,时间长了,赵集侧身从万林生身边经过的时候,就会伸手划拉一把他头发。
刚开始万林生不乐意,每次被摸头都瞪一眼赵集,赵集不在意,回头冲他挑个眉,下次还手欠接着划拉。
那时候的万林生就是现在大一号的石头,粉白粉白的,脸上的肉嘟嘟着,跟洋娃娃一样。
有一次万林生自己到了家门口,翻了半天书包,也没找到钥匙,急得额头上的汗都下来了。
后来想起来昨天姥爷没带钥匙,用万林生的钥匙开的门,进门之后随手放在了柜子上,后来他自己忘了往书包里放。
林玉娟他们要十点才能下班,万林生抱着书包坐在台阶上,脑袋靠着墙,没多长时间就开始犯困。
“小不点儿。”有人叫他,“醒醒。”
万林生迷迷糊糊睁开眼,赵集猫着腰看他,脸贴在跟前:“你怎么睡这儿了,没带钥匙吗?”
“嗯。”万林生攥着拳头揉揉眼,“哥哥,你怎么没回家?”
“哎哟,不容易。”赵集轻轻弹了一下万林生脑门,“还知道管我叫哥哥,我刚去同学家了。”
“你是不是还没吃饭?”赵集直起身,“我都听见你肚子叫了。”
“我妈妈十点下班,再等一会儿就回来了。”楼道里凉,万林生睡了一觉,说话带着鼻音。
“还一会儿?现在刚六点多,可有你等的了。”赵集揉了一把他头发,“先跟我回家吧,我给你做饭吃。”
空空如也的肚子让万林生早把林玉娟的嘱咐抛之脑后了,背着书包,跟在赵集后面上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