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诏属国的面积,和庆国的一个路差不多大,但总人口只有两三万人,算起来只有江南路的五分之一左右。
属于一般小半岛类型,北部和南庆的渝中路和东山路接壤,南部临海。地形上主要是平原小丘,西部略微高一点,整个南诏的最高点就是西部的澜山,相对高度也不过海拔二三百米的样子。
范闲满意的合上地图,齐青鸣的工作做得确实细致,连南诏这种地方的地形人口都整理的如此完善。地图上也重点标注了一些主要的村镇,这些地方就是范闲和李承泽的目的地。
“南诏这么大的地方,怎么这么荒凉”,范闲掏出水袋递给李承泽:“就算这时候跳出个穿草裙的原始人来,我都不意外。”
“南诏之所以归降我大庆这么久,依旧只是个属国的名头,就是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实在是太差了,很难发展起来,先帝也不愿意去管理。”李承泽接过来喝了一口,长长吁了一口气。
范闲撇了撇嘴:“那是他不懂得利用,这一路走来,数不清的经济作物啊,黄麻、橡胶、胡椒、油棕,这都是热带地区特有的,哦对了,我还看到了可可。”
“可可?那是什么?”李承泽只觉得这名字很好玩。
范闲抬头找了找,策马跑到一边的小岔道上去,过不一会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椭圆形的大果子。掰开外面的硬壳,露出青青的、一粒粒的小果实。
“这里面的就是可可豆,等十月份左右成熟的时候会变成棕色,可以用来做巧克力,或者做成可可粉用于其他甜点。”范闲忽然很怀念巧克力的味道。
李承泽看着范闲的表情,就知道一定很好吃:“那……那我们确实的好好治理一下南诏,这么多的东西,我竟都没见过。”
“陛下一提到吃的,就立刻来劲了。”熊罴一夹马腹跟了上来,笑着说道。
“咳咳,说什么大实话”,范闲怼了怼熊罴,接着拉着声调:“陛下这不也是一心为国嘛——”
李承泽抡起水袋往范闲怀里砸:“你再这么阴阳怪气的,我就挑个风水好的地方给你埋了。”
“陛下三思啊!”范闲一脸担心:“南诏这土地这么好,这要是明年长出一堆范闲来,那还不得烦死陛下。”
“哈哈哈哈哈。”众人的笑声在森林里回荡,给这闷热压抑的气氛也增加了几丝活力。
“除了这些特有的作物,南诏这个气候,在合适的地方种水稻,那也绝对是高产”,范闲看了看手上的地图:“还有前天我们去的南部,出海口附近的条件,完全可以建渔场。”
近十日的巡查,范闲和李承泽一行已经把南诏的重要村镇和重要地形区,全都转了一遍,范闲也随时在地图上标记着,什么时候适合建居民点,什么地方应该修路,什么地方种植什么作物。
对南诏的未来发展规划,范闲已经基本上有了想法,作为偏热带气候,不适合太多的人居住,不如发展成一个资源点,凭借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向庆国源源不断的输送各种资源,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慢慢把本地发展起来。
晚上,几人照往常一样,找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搭了三顶帐篷,范闲和李承泽一个,王启年高达谢必安一个,熊罴自己睡一个。
匆匆吃了点东西,熄了煮饭的篝火,范闲给每个帐篷前都撒了药粉,用来驱散毒蛇虫子。
“我们已经来这里快十天了,差不多快巡查完了吧。”范闲刚钻进帐篷,李承泽支起身问道。
范闲掏出地图:“差不多了,我们只剩西部澜山,还有西北部的湄沧江河谷地带没有去过。”
“澜山是焦廷钊那个什么天神教的老巢,我们不能打草惊蛇。”李承泽转了转脖子说到。
范闲知道,李承泽之前肯定没有这么长时间的骑马奔波,定是累了。于是伸手给李承泽捏了捏脖子:“那我们此次就不去澜山了,看完湄沧江河谷地带的情况,我们就打道回府。”
“湄沧江河谷是最后一站……”李承泽舒服的眯了眯眼:“那我现在就给霍斯写信,看看有没有拿到证据,是不是要接应他一下。”
“嗯嗯,应该”,范闲点点头:“湄沧江河谷虽然离澜山很近,但是有一大片季雨林,很是隐秘,是个接人的好地方。”
李承泽给霍斯写了纸条:你一人在南诏太过凶险,无论是否拿到证据,两日后辰时,在湄沧江河谷和澜山交界处的森林里接头,带你回京都。
小灰背隼扑梭梭的飞过南诏的天空,落到了霍斯的桌案上,霍斯有些好奇的摸了摸小隼的羽毛,却被毫不留情的啄了一口,便收了手乖乖的去它解腿上的小布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