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以为回宫被指婚就已是很绝望的事了,奈何命运仍不放过。
此去蒙古,山高路远,那便不是一道宫门,也不是一座临安城的事了。或许这次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面,余生再难相见。
原来上山的路这么长,孟知意脚步匆匆,迫不及待。慈音寺依然是那个慈音寺,古朴寂静,立于世俗之外。焚香诵经,木鱼声声,松弛而安宁。
孟知意于大殿上香祈愿过后,屏退婢女,与了空并肩走到后院。
“我的生辰礼呢?”孟知意竭力克制自己的泪意,纵然她方才一见到他就有想哭的冲动。
了空掏出个小盒子递给她,孟知意打开,是一只木簪,簪头处雕了两片银杏叶,应是他亲手所做,算不上精致好看,她突然笑了出来,原来他也有不擅长的事。
“谢谢,我很喜欢。”她将东西收好,“你都知道了吗?”
了空知道她指什么,公主和亲,不是小事,来来往往的香客那么多,何况他一向多留意了她的消息。他点了点头。
“可有什么话想和我说?”孟知意也不知自己在期盼些什么。
了空沉默,有些话说与不说都是徒然。还有些话,不能说。
“你会下山吗?”孟知意还是执着于这个问题。
了空这次没有像以往一样摇头,也没有说会或不会,静默许久后才垂眸开口,“小僧会一直为静和公主诵经祈福。”
孟知意终是没有忍住,落下两行泪来,她抬手擦去,倔强地抬着头,直到眼眶不再酸涩,心中情绪渐平。
“了空大师,请你替我问问佛祖,为何我有着这样的人生?我想不明白。”从出生至今,一路背负的都是他人强加给她的东西,她没有拒绝的权利,也没有选择的机会。一开始,公主不是她想当的,慈音寺不是她想来的,后来皇宫不是她想回的,如今和亲也不是她想去的。若说公主受万民朝拜敬仰便有和亲安邦之责,她孟知意被丢弃在慈音寺十年何曾得到过那些半分?凭什么现在要让她去牺牲?她是人,不是菩萨。命运真是不公,她满腔都是愤恨。他不在身边,曾经的戾气和心魔渐渐又回来了。
她从未得到过什么,还被命运一直剥夺。
这是了空第一次听见她唤他法号,望向她的眼神里装满了自己都不曾觉察的悲悯和痛楚。他看着她转身离去,凄然破碎的身影深深刺痛了他。我佛慈悲,怜世人,渡苦厄,为何忘了渡她?他也想不明白。
他亦苦痛如斯,他是个和尚,他只是个和尚。
“静和公主!”
孟知意回头。
了空走上前将自己手中那串陪他多年的佛珠赠与她,随后低头双手合十,不忍再看,“一路平安。”千言万语,最终说出来的却只有这四个字。
第9章 菩提劫(三)
蒙古可汗必勒格今年已五十有五了。
孟知意从临安一路北上,舟车劳顿,到达蒙古时瘦了一圈。这是个比临安城更让她陌生的地方,吃不下,睡不着,她如花一般开始迅速凋落,枯萎。随行来的婢女日日忧心,必勒格也传唤过好几个大夫,但都收效甚微。孟知意倒不在乎,整日里握着那串佛珠手串,精神头还算不错时便打坐念经,内心是这几个月来从未有过的宁静。她不贪生,若能就此陨灭,也算上苍仁慈,终于放过她了。想想人还真是奇怪,她竟也会有沉迷念经的时候,明明以前觉得甚是无趣,千般不愿的。
孟知意从未梦到过了空,她难免失落。
蒙古王族并没有苛待她,许是一来就病倒了,大家没有太将她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就忘了这号人。巴特尔小可汗和赛罕公主倒是良善,闲时总是会带着好吃好玩的来看望她,热情的邀请她去赛马,可惜她缠绵病榻,不能应邀。
这天小可汗给她带来了李成言的信,孟知意是讶异的,他竟然还挂念着自己。
信上是寻常的问好,让她保重身体。孟知意看了两遍后放进小匣子里妥善收了起来。
巴特尔难得见她露出两分笑意,“阏氏笑起来比我们草原上的月亮还要好看,该多笑笑的。”
孟知意真心实意的道谢。
“等阏氏身体好一些了,我与赛罕带你去骑马打猎喝酒看月亮。”
她点点头,只是她大概好不起来了。
“我前几日认识了一个和尚,很有意思。”巴特尔见她精神兴致不错,便多说几句。
孟知意想起来了空,那个永不下山的小和尚。她看着巴特尔,等着他的下文。
“他也来自中原。”巴特尔感叹道,“你们中原人是不是都长的很好看?那个和尚和你一样白净细嫩。”
孟知意摇头,“你们的粗犷爽朗也是极好的。”
巴特尔被夸得脸红,“那天我们谈到来生想做什么,我说我想做草原上的雄鹰,赛罕说想做山崖上的青松,你猜那个和尚怎么说?”
“他说他想做将军。我听闻中原的和尚是有戒律的,怎会想到去做将军?那战场上的你死我活在他们看来不是杀生吗?所以我觉得这个和尚很奇怪,很有意思。”
孟知意点点头,“是挺奇怪的。”
“阏氏下辈子想做什么?”
“做一盏灯。”供于佛前或者立于案台,小和尚看书也好,念经也罢,她都可以陪着。
巴特尔自是不解,但她不再多言。
半个月后,巴特尔说他那个和尚朋友会点医术,要请他来为孟知意看看,毕竟她是中原人,蒙古的那套可能不太适用。孟知意由着他折腾去了。
第二日,孟知意见到那和尚的瞬间泪如雨下,转过头去,“小可汗,你可以先出去吗?此事我之后再给你解释。”
巴特尔见她眼里明明骤然亮起了光,却又哭的稀里哗啦。正是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听话的告辞了。
屋内只剩二人。
孟知意双脚飘浮地朝他走过去,“你怎么下山了?”
了空沉默。他在慈音寺听说她久病不愈后为她卜了一卦,卦象大凶。他苦思无果,在念闻堂里跪了一天一夜,最终还是决定下山。他愧对师父,愧对佛门。或许老方丈说的不对,他并不适合修行佛法。那漫长的十年中,他不知不觉生出了执念,放不下,亦或是,他不想放下。
了空避而不谈,只是温柔又有力量的道,“我来了。”轻轻拍了拍她的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孟知意连连点头,她身体里好像突然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枯木逢春。
“那你还回去吗?”她期待着问。
他不回去,也回不去了。回不去的不仅是慈音寺,还有他的道心。
了空轻轻摇头,没有言语。
孟知意笑中带泪,喜不自禁。
自了空来后,孟知意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了起来。巴特尔很高兴,将了空奉为王廷贵宾,又让他在大召寺开坛讲经,传教中土佛法。
这天晚上,巴特尔和赛罕兴冲冲的跑过来,拉着她往外走去,说为她准备了ᴶˢᴳ一个大惊喜。最后来到山崖边上,孟知意脸色苍白喘的厉害,许是方才跑的太急了,巴特尔见后将旁边一块石头擦了擦,让她坐下缓缓。随后吹响哨声,千千万万只天灯陆陆续续从崖底飘了上来,照亮半个夜空。孟知意第一次见到如此盛大的景象,惊奇又喜悦地叫出声来,“真好看!”
巴特尔见她笑颜,满足的开口,“这天灯是你们中原独有的,那天你说你想做一盏灯,我便想起这个派人去学了回来制作。我还听说中原人都会对着天灯许愿,阏氏,许个愿吧。”
“我要做山崖上的青松。”赛罕率先仰头喊了出来。
“我要做草原的雄鹰。”巴特尔接上。
孟知意笑了,“在我们中原,许愿是要在心里默默地,喊出来就不灵了。”
巴特尔听后难为情的挠了挠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