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还是心存了侥幸。”
李默摇头。
心中也是后怕不已。
殷通沉默。
他又如何不知?
但能够交出两名郡佐,已是他们做到的极限,再交几名身份地位差不多的,就算他们想这么做,其他官员也不会再同意了,毕竟前面已经提供了这么多中下层官吏了。
李默苦笑道:“万幸的是,我们准备的那份名册,最终为赵高收下了,若是没有被收下,我们才是真的危险了。”
殷通也苦笑着点头。
他自认已做出了自己能妥协的全部。
若是这还不能得到朝廷宽恕,那恐真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随即。
殷通眼中露出一抹寒光。
他冷声道:“事已至此,也顾不得六国贵族的死活了,眼下朝廷明显模棱两可,若是最终抓捕到的六国贵族人数太少,恐还是会归罪到我们头上,因而既然都已经得罪了,也就彻底狠下心,只通知几个大族,至于其他的贵族,全都不管。”
殷通也是下了狠心。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事,让他对六国贵族的面目彻底看清,也不会再对六国贵族抱太多好感,他们本就只是利益关系,眼下事关他自己的生死,又岂会再去念及六国贵族的死活?
李默点头。
他对六国贵族同样没太多好感。
自不会为六国贵族说情。
两人并肩走了会,便直接分开了。
另一边。
嬴政的车辇并未停止。
穿过会稽城,最终到达了附近的行宫。
在一间偏殿。
嬴政召见了几名大臣。
丞相李斯、御史大夫顿弱、廷尉史禄、御史陶舍等人都在其列。
嬴政看着手中竹简,眼中露出一抹冷色。
这份竹简,正是殷通交给赵高,让赵高送过来的。
嬴政将竹简放在大案边,冷声道:“看看吧,这是会稽郡郡守殷通呈上来的名册,上面明白的写着会稽郡,就他自己查出来的,就有两百多名官吏跟六国贵族串通勾连,而上面还记录着不少六国贵族的藏匿之地,有的甚至就在会稽城中。”
“就在官府的眼皮子底下!”
“这就是大秦的官员。”
说到激动处。
嬴政更是直接拍案怒喝。
李斯等人面面相觑,不敢有任何言语。
但还是蹑手蹑脚的上前,将这份竹简取到了手中,自己看完,又递给了身旁的其他朝臣,等殿内所有朝臣看完,眼中都不禁露出一抹冷色。
他们在官府混迹多年,又岂会看不出其中的问题?
这么多官吏犯事,真是两个郡佐能做到的?若两个郡佐能做到这么手眼通天,那会稽郡的郡守郡丞郡尉等人也太无能了。
甚至都不能说是无能了。
分明是废物!
但会稽郡的其他官员当真是废物?
自然不是。
这份名册分明是故意炮制出来糊弄朝廷的。
有这份名册,他们并无太多意外,只是上面提供的名册,倒是让李斯等人有些吃惊,这些人这次的确是怕了,以至于不得不壮士断腕,虽然只交出来两名郡级官吏,但县级乡级官吏却是交出不少,更令李斯等人惊讶的是,上面竟还主动提供了不少六国贵族的藏匿地址。
其中不乏朝廷通缉的项氏、宋氏等旧楚世族。
如此来看。
这份名册其实诚意十足。
见李斯等人一言不发,嬴政目光微阖,冷声道:“诸卿既已看完这份名册,那就给朕说说,你们对这份名册的感受。”
李斯跟顿弱对视一眼,笑着道:“臣认为,朝廷的用意已达到了。”
“朝廷刻意在外暴露行踪,为的便是引起吴越附近官员担惧,继而让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是为了自保主动交出一些人手,还是选择反叛,就目前来看,会稽郡的官员选择了自保,他们下的决心同样不小,虽郡级官员出事不多,但其他官吏却是割舍不少。”
“更要紧的是。”
“会稽郡的确知晓很多六国贵族踪迹。”
“有了这些信息,朝廷接下来清剿吴越两地的六国余孽,也会轻松不小,盘踞在吴越两地的六国势力也会得到有效整治。”
“臣认为。”
“这份名册成色足够了。”
说完。
李斯缓缓退了回去。
嬴政冷冷的看着李斯,并未对此有何言语。
顿弱捏着灰白的胡子,双眼眯成一条缝,笑着道:“臣认为,也当适可而止。”
“有会稽郡的先例在前,其他周边郡县恐也会依葫芦画瓢,朝廷这次本就意在打击盘踞在吴越两地的六国余孽,眼下还让这么多官吏因恐慌而主动交出证据,这已经达成了最初目标了。”
“毕竟……”
“六国余孽之所以能藏匿吴越,除了这边滨海山川众多,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跟地方官员勾结,眼下这么多官员出事,六国余孽定然会犹如惊弓之鸟,元气大伤。”
“而且还让六国贵族跟地方官员生出了隔阂。”
“臣认为效果显著。”
第312章 离间算计!
听着李斯跟顿弱的话,嬴政轻笑一声。
会稽郡内发生的事,其实都是朝廷前面主导的。
也是有意而为。
为的便是挑起关东官员跟六国余孽之间的内讧。
继而让朝廷坐收渔利。
只不过之所以朝廷能这么做,其实完全得益于陶舍及其下属官吏,陶舍手下一名官吏,跟会稽郡郡丞李默是同乡,年幼时关系甚笃,一起求学多年,对李默了解很深,此人家道中落多年,过去没少受六国贵族欺负,心中对六国贵族一直怀有怨念。
而在朝廷对云梦周边郡县动手时,无疑也是引起了李默的不安。
李默便私下跟这位同窗好友写了书信。
想询问一些内情。
那位官吏第一时间便将此信函上交给了御史陶舍。
在一番考量之后,朝廷便做出了前面的那些举动,故意将私下派人前来会稽郡收集信息的消息泄露出去,好引起会稽郡里大大小小官吏惊慌,而李默又不情愿向六国贵族低头,这才促成了当下的壮士断腕。
原本朝廷对这个主意并未真的放在心上。
因为关东官吏过去一直跟朝廷离心离德,也跟六国贵族眉来眼去,此事朝廷一直都知道,因而并不认为关东官吏会因此出卖六国贵族,但看到殷通呈上来的‘投名状’,无论是嬴政还是李斯都迅速了解到一件事。
会稽郡的官吏跟六国余孽并非真就一条心。
不然断不止于此。
嬴政面色如常,淡淡的扫过殿内,平静道:“既然朝廷已掌握六国余孽的藏匿之地,当下应该尽快将这些六国余孽擒获,以免再出什么意外。”
“陛下所言极是。”李斯等人连忙道。
就在这时。
姚贾出列道:“启禀陛下,臣也同意当立即出手。”
“不过,臣心中有疑惑,不知陛下当以何声明出手,若是直接将殷通等官员透露出去,臣认为不妥。”
闻言。
嬴政眉头一皱,问道:“有何不妥?”
姚贾笑了笑,并未直接解释,而是开口道:“臣想问陛下,陛下此番出手,用意何在。”
“自是清除内患。”嬴政直截了当道。
“清除内患之后,朝廷或能加强对关东的掌控?”姚贾又问。
嬴政蹙眉。
见状。
姚贾脸色微变,也不敢再卖关子,沉声道:“如果只是简单的清除内患,陛下直接下令擒拿,的确能达成效果,但臣认为朝廷能做的更多,今陛下调整方略,不再执着于清剿六国贵族,从而实现了‘变则通’,一举改善了整个关东环境,但此举看似轰轰烈烈,实则只是隔靴搔痒,等到陛下巡行离开,关东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原状。”
“等到六国余孽吸取了这次的教训后,日后陛下再想针对六国余孽只怕会更加艰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