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这是何意?”
嵇恒没有理会,押了一口酒,冷声道:“见事贵见缺。”
“我一乡野之人,哪懂什么国家大政?”
“我也治不了!”
扶苏目光微动,在心中咀嚼着‘见事贵见缺’,陡然想起父皇所说的‘大政小改’。
他作揖道:“是扶苏好高骛远了。”
“但求先生出手救国。”
嵇恒继续摇了摇头,道:“就治国政道而言,大秦一直在推行,天下钱币改制,民众迁徙互补,人口登录,田税徭役等一体盘整,这些要害之事是随口就能解决的吗?”
“你对天下之事理解太浅。”
“张口就是‘治国’‘救国’,却根本不知事务具体情况。”
“如此目空一切,何须向我请教?”
“你回去吧!”
扶苏脸色一变,额头冷汗涔涔。
在禁足的一个月里,他并未有片刻空闲,一直在埋头苦读,对大秦积弊已有所了解,但越是了解,越发感觉困顿,因而禁足一结束,便直接找上了嵇恒,想让嵇恒提供一些解决之策,以解大秦燃眉之急。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嵇恒根本就不理睬。
一时间。
他不禁慌了神。
扶苏压下心头不安,道:“小子愚笨,恳请先生指点。”
“正如先生在狱中所讲,天下民穷,以至民变在即,扶苏为大秦公子,岂能坐视不管?”
“就治国政道而言,首当解决民生实事。”
“扶苏不解,错在何处?!”
扶苏思绪飞动,说的却很是平稳。
嵇恒暗暗摇头,重新倒满一樽酒,却是喝得快了些。
他缓缓道:“目光高远是对的。”
“但眼中若只有高耸入云的山峰,却全然忽略了脚下的泥泞,最终不仅不能达到山峰,还会深陷在泥泞的泥潭之中。”
“你对天下缺少了敬畏之心。”
“以你这急急火火的心态,救不了大秦,也只会误国误民。”
“我不知你这一月做了什么,但就目前而言,你跟过去毫无长进,甚至还有所倒退。”
“扶苏,你不该这样的。”
闻言。
扶苏脸色一白。
整个人如遭重击,额头渗出涔涔汗水,心头更是砰砰大跳。
直到此时。
他才陡然转醒过来。
自己眼下已心态失衡,尤其是想到父皇所说‘大政小改’,他才赫然惊醒,始皇从一开始就指明了方向,只是他全然没有在意,一心想着借助嵇恒的才智,尽快让天下恢复安宁。
但自己真有这个能力?
没有!
第082章 君之下,皆为民!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而扶苏现在俨然缺失了。
扶苏站起身来,恭敬的朝嵇恒行了一礼,道:“是小子眼高手低了,还请先生谅解。”
“你无须向我致歉。”嵇恒低沉清晰的开口道:“你求问治国大政,我的确回答不了,不过就你目前的状态,也没有继续请教的必要,我若没记错,我在狱中,曾留给你一个问题。”
“不知你可有答案?”
屋舍寂然无声。
扶苏低垂着头,却是没有回答。
他记得那个问题。
官民关系。
只是他没有想出答案。
也不知如何答。
嵇恒面色如常,并不在意,淡淡道:“就大秦现在的体制,说官民关系并不恰当,准确来说,当是君民关系。”
“君之下,皆为民!”
“官吏为臣民,城中民为市民,地方民为乡民。”
“《夏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曾提过一个观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则与之不同,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诸子百家,对君民都有过论述。”
“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大秦的君民关系将走向何方,这是大秦公族需要考虑的。”
“我对此也并不想关心。”
“不过,在我看来,诸子百家的‘民’,是有先决条件的,而在大秦体制下,皇帝之下皆为民,因而诸子百家的划分,仅用一个‘民’,或已有些不合时宜,在我看来,当今天下的民当有五分。”
“士农工商兵!”
闻言。
扶苏肃然端坐。
他眼下已彻底沉下心,知晓一切当脚踏实地。
嵇恒所言,皆是根本。
嵇恒道:“这个划分并不完全准确。”
“士,在关东向来被认做是贵族一类,而大秦实则是出仕的‘仕’,不过就我而言,秦制下士就是官、吏,或者‘试为吏’阶段的群体,这方面姑且不做太多考究。”
“剩下的农工商兵,也是一目了然。”
“而在我看来,秦制之下,万民自然而然的,会被分为五个群体。”
“所谓的治理天下,实则就是治民。”
“治士农工商兵。”
嵇恒看向扶苏,问道:“扶苏,你既有意‘治天下’,那我问你,如果你想破局,当从何处着手?”
扶苏面色一沉。
他蹙眉沉思片刻,最终摇了摇头。
士,解决不了。
关东官吏本就跟处于观望,若是朝廷出手整饬,势必会让关东官吏倒戈,一旦关东官吏倒戈,大秦会瞬间陷入动荡。
到时天下可就难说了。
农。
也不太可能。
放在过往,他会建议‘施仁政’,放民休息。
只是对大秦局势有所了解后,他对施仁政已有了一些怀疑,而且现在大秦回不了头。
始皇也绝不会容许。
工商一体。
大秦本就商税极重,工商业也并不发达。
前几年关中大索,更是闹出‘米贾石一千六百钱’,工商也不能贸然妄动。
稍加妄动。
恐会重蹈昔年关中大索覆辙。
而兵……
扶苏根本就不考虑。
大秦的军权都掌在始皇手中。
无人能触动。
他也不能,更不敢。
见扶苏面露愁色,嵇恒轻笑一声,问道:“现在知道难处了?”
扶苏苦笑着点点头。
嵇恒道:“现在的大秦,首要考虑的,不是治天下,而是活下来。”
“天下之事,瞬息万变,未来如何,谁也无法预料。”
“因而唯有壮大自身才是根本。”
“即固本!”
“我且问你,大秦根本是什么?”
扶苏心中微动,试探的答道:“军功爵制?”
嵇恒嗤笑一声,冷声道:“这种说法太笼统、太正式了,大秦之所以得民心,原因就一个,跟着大秦,就算是隶臣,也能出人头地,飞黄腾达,只要能获得军功,任何人就能获得田宅,甚至是为官为吏。”
“虽大秦有意淡化甚至是弱化老秦人的说法。”
“但你必须要承认,至少心中要明白,老秦人就是大秦的根本。”
“固本固的就是老秦人的民心!”
扶苏心神一凛。
整个人瞬间头脑清晰了。
任天下风起云涌,只要关中在手,大秦就有一线生机。
关中才是大秦的根本!
大秦目下要做的,非是什么‘治天下’,也非是‘安民休养’,而是固本。
唯有关中稳固,关东就算大乱,大秦也浑然不惧。
扶苏精神一下振奋起来。
见状。
嵇恒冷冷笑一声,道:“天下一统之后,大秦的军功爵制几近半废,底层已没有向上的空间。”
“加之各地工程不断,关中民众同样苦不堪言,关中民众对大秦早已非是当初,若大秦还不做出改变,日后天下生乱,关中民众或会壶浆箪喜迎‘叛军’。”
闻言。
扶苏脸色陡然大变,有些不敢置信道:“这怎么可能?”
嵇恒将壶中酒尽数倒入铜爵,淡淡道:“没什么不可能,世上一切事物都是明码标价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