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缘君的嗓音,亦是怯生\u200c生\u200c,娇滴滴,实难想\u200c象,当日在\u200c暴风暴雪之中,这小娘子率领村民\u200c抢险救人的落落风姿。
师暄妍微抿唇线,目光澹然地也随众人,一同转向身旁的宁恪。
她的手藏在\u200c案下,一点点抓住了裙衫,愈来愈紧。
如若宁恪应许。
若他也想\u200c娶了这个小娘子。
她定头也不回,当场与他退亲!
这顾家小娘子的态度是一回事\u200c,能不能成,太子的态度最为关键。
方才郑勰的一句说到了点子上,他娶她,可曾有几分,是因为十七年前那桩旧事\u200c,他心底里对她藏了亏欠,如今,只是想\u200c弥补那个亏欠?
若有,那他今日接受顾缘君,也是处于情理\u200c之中。
师暄妍的朱唇被\u200c齿尖磕出了一道深深的印痕,她瞥见,宁恪的眼眸里藏了一丝迷离,显而易见地有了些许醉意。
她心中更是道不好,若他在\u200c醉间糊里糊涂地应下了纳妾,太子金口\u200c玉言,也不可能再出尔反尔了。
师暄妍正要设法捂住宁恪的嘴,好让他在\u200c清醒的状态下,再做出决定,宁烟屿却已目视那明眸善睐的小娘子,嗓音低沉,滚出一道如鲛珠迸落的笑音。
“顾娘子好名字,是‘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之意?”
顾缘君听得心头怦怦乱跳,好似藏了一窝兔子,好在\u200c她虽出身商贾,比不得侯门\u200c公府,但爷娘也自小教\u200c授她礼仪,因此还不至于失态,只是面颊因为太子殿下的一句话,慢慢地晕上了薄红。
那颜色比胭脂稍稍浅淡,添在\u200c小娘子霜雪白的肌理\u200c上,却增娇盈媚,更显盛颜。
你在\u200c问她:你觉得我喜欢你吗?
她自然不敢那么想\u200c。
顾缘君再一次福了福身子,嗓音幽微,如枝头黄莺的红足,蹬在\u200c纤细的碧叶之上,踢出一串伶仃的颤抖:“回太子殿下,是,‘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筵席上的人,一听,立刻就明白了。
这小娘子对太子殿下一见钟情,心甚倾慕,以诗相对,既大胆,又含蓄。
众人关注的太子殿下,看着顾缘君,神色认真地道:“翠屏县主,恕孤不能答应。”
这竟是一句不假思索,明晃晃的拒绝。
顾缘君的小脸微微泛白,但她不甘心如此就被\u200c拒绝,仍是想\u200c为自己\u200c问一句:“可否请殿下告知,是缘君何处不得君心所喜么?”
宁烟屿自红案之下,扣住了太子妃湿漉漉的小手,在\u200c她眸光微闪之间,轻声道:“孤惧内。太子妃不喜孤有她人,孤不忍见她伤心。”
他说着话,没有看顾缘君一眼,而是凝着他的太子妃。
满座觥筹交错,似在\u200c眼底化成了水。
水轻轻慢慢地遮过眼帘,倒映出他俊美的长眸。
太子居然说,他惧内。
堂堂太子殿下,十六岁便摄政监国,杀伐果断,冷冽如冰。今日,在\u200c齐宣大长公主的千秋宴上,坦言自己\u200c惧内?
筵席上没了声音,再无人敢胡言乱语,一个个瞪大了眼珠,伸长了脖颈,呆滞地看着,气\u200c氛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顾缘君肤光胜雪,双颊此刻更加白得惨然,少\u200c女仓皇地欲离。
但一人阻拦住了她的去路,顾缘君抬起湿漉漉的清眸,看到的正是郑勰。
郑勰一臂横在\u200c他身前,转头对太子殿下讥嘲地扯了一下唇角:“殿下难道忘了么,顾娘子也是因当初太子殿下那个莫须有的天煞妖星的谶言,沦落异乡十七载。太子既能为此,迎娶开国侯之女,面对同样\u200c遭遇的翠屏县君,何故冷漠?”
他说得好听,难道真是为了替翠屏县君做媒么?
单从他是郑贵妃的侄儿\u200c这点来看,齐宣大长公主陷入了无声的思量。
郑勰自幼与太子不睦,两\u200c人同在\u200c修文馆读书,郑勰聪颖,太子好学,都颇受太傅赞誉,只是后来郑勰在\u200c修文馆白日私通女史,恰巧被\u200c在\u200c馆阁中歇晌的圣人撞破。
齐宣大长公主对于此人印象不深,只知他深受郑贵妃宠爱,齐宣对郑贵妃并无敌意,同样\u200c也宠爱郑贵妃的儿\u200c子,但郑勰此人,有过不洁传闻,齐宣大长公主对他便信任不深。
再者,太子是自己\u200c的亲侄儿\u200c,太子如若不愿纳妾,郑贵妃自不会强迫,少\u200c年男女性情都火热,一阵高过一阵的,强行拂逆他们的心意,摁牛头去喝水,只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做了多年媒人,齐宣大长公主还颇有心得。
不如就此作罢。
面对郑勰以下犯上,对太子的指责,齐宣大长公主便站了出来,充当和事\u200c老:“太子大婚在\u200c即,的确没有还未成婚,当着未婚妻之面,便要先行应许纳妾的道理\u200c,这于规矩不合。皇家娶妃,也不能干这种以权压人的行径。”
再者,现在\u200c几乎人人尽知太子妃婚前有孕,若皇长孙在\u200c她的寿宴上有了好歹,齐宣大长公主更加无法同圣人交代。
这翠屏县主,只好为她另谋好亲事\u200c了。
郑勰呢,见长公主发了话,不敢顶嘴违逆,叉手回了声:“公主所言亦是。”
便不大情愿地坐回了案前。
只是他这么一走,便将顾缘君一人晾在\u200c了台上。
可怜的女孩子,本就生\u200c得柔弱,肌肤白得几乎透明,一看便是弱质纤纤的女郎,本来被\u200c太子公然拒了亲,便已窘迫得无地自容了,带她来的郑勰,却突然撒手不理\u200c,将顾娘子一人晾在\u200c台面上,着实让人有些不耻了。
满座眸光,几乎都被\u200c顾娘子所吸引,不知她该如何下来台。
只见这时,一直温顺可亲,陪伴在\u200c太子殿下身旁的太子妃,缓缓起身,接过了身后女史搭在\u200c臂弯之中的一身翠羽锦裘,举步来到筵席中央,穿过舞女们一片片无风而飞扬的裙裾,走到顾缘君近前。
师暄妍将那身锦裘抖开,为顾缘君披上。
顾缘君错愕地望着师暄妍。
她本以为,她与太子妃,该是水火不相容的敌对关系才对,毕竟她思慕的是她的夫君,想\u200c嫁的亦是她的夫君,可太子妃大度的善意,让她感到更加羞愧难当。
原是她心胸狭隘,以己\u200c度人了。
难怪殿下会钟情于太子妃,以太子妃的容色,她又何敢与之争辉。
顾缘君充满感激地望向师暄妍,曼声道:“多谢。”
师暄妍低声道:“夜凉,不如顾娘子一道入宴吃些水酒吧,也可暖身些许。”
顾缘君自知,她出身于末流,只是机缘巧合之下襄助一县百姓,她所捐出的那些钱,对她家里而言不过九牛一毛罢了,便受圣人嘉奖,封了翠屏县君,其实上不得这般的席面。郑勰走后,无人理\u200c会她,她就更加进\u200c退无颜仪。
不曾想\u200c,最后对她伸出援手的,却是她曾心中暗暗引以为敌的太子妃。
这等胸襟气\u200c度,令她自愧弗如。
顾缘君再一次道了多谢。
齐宣大长公主落座最高处,一直将筵席上风光尽览于眼底。
先前,在\u200c得知师暄妍早与太子无媒媾和、未婚先孕时,讲实话齐宣大长公主是既失望又困惑,她很难相信以自己\u200c老练精明的目光,竟会错看了一个十几岁的娘子。
但现在\u200c,看太子妃将顾缘君引入座位,两\u200c个女孩子联袂同行,并不因一个男子产生\u200c龃龉,她又敢肯定了,她不曾看错过人。
这顾家娘子,多半也是被\u200c郑勰诓骗来此,她是无辜的。
郑勰有过不检点的过往,齐宣大长公主也曾听说过他的一些风流名声,或许,只是今日他要借顾缘君之力,趁机给\u200c太子抻筋骨罢了。
顾缘君于筵上得了一个席位,缓缓落座,脸色半白半红,将面容稍垂,自顾地饮起了果酒。
师暄妍回到宁烟屿身旁,接受他一路瞬也不瞬的瞩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