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在盯着他看, 见这面貌俊朗的小年轻, 睫毛长且直, 肃然时眼神若寒星,绯然色的嘴唇抿了抿,似乎正陷入疑惑:乌龙?
当然啦!人家刚才都介绍过, 高山乌龙!
他们的好奇心一下消去大半, 还以为这小伙子是哪来捣乱的。
程开祖:对。
对方更疑惑了, 用两指腹碾碎之后,在手心里揉搓两下。
陈茶?
对,珍南藏。
程开祖紧盯他的脸。
昨天秦淮看到关于宋知的新闻,还提到一个名字,程开祖回去时自己上网查了,这才知道小老板的亲爹是什么人物。
原来对方也是北京有头有脸的高官子弟。
跟他不一样。
程开祖本以为自己和宋知是同等社会地位的人,而且,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种莫名的亲和气质,在清源时,就叫他不由得想与对方多接触。
无论怎样。但愿现在,不要出什么岔子。
他看到宋知从一旁的桌子上拿起瓷杯,喝下。
在口中回味几番,又皱紧好看的眉毛,回头看他。
不好。
一百年?
是。
宋知一连冒出这样简短的三连问,大家的好奇心又被他吊起来,发觉这年轻人气淡神闲,观察茶叶的样子极为专注,好像是真懂点什么。
能再递我个杯子吗?宋知问向一个侍者。
穿制服的侍者恭敬地拿杯子给他。
宋知把茶叶的碎渣儿丢进去,再用程开祖手里的热水樽倒水,水量仅刚刚淹没杯底,高度不到一毫米。
他顶力转匀,水逐渐变成褐色。他喝掉,再次注入一点水,来回三次,再观察茶汤时,颜色已经浅得不能再浅了。
宋知安静地看着杯底的茶叶,过了十秒,终于肯说话了:
不行啊。
程开祖问:怎么不行?
走上前,脸上对宋知微笑,眼神却似乎在传达别的意图:小老板,这茶出自大家收藏,你可不要随便说。
宋知也正准备跟他解释。
把那块茶砖拿在手里,来回翻面地看,看得不远处的项彬心发慌。
三百克卖了八百万,三千克可就是八千万。小知你悠着点!别这么在手里翻看啊!
口味甘甜,挺好喝的。
叶子也算光泽明亮。宋知说。
秦淮紧盯宋知。
方成衍也飞快地掠过一眼斜后方的秦淮。
条索很不错,又肥又壮。他对吊灯举起那茶砖,碎末不多,香气也浓。
汤色儿很好看。
陈柏宇一边吃,一边往那边看:全夸完了给他!
宋知到底在干几把啥,难不成还想买啊?
车都买不起,还想买人家茶叶?
程开祖听完他的评价,很是高兴:还是小老板有眼光!
可宋知脸上的神情并未有所好转,眉宇间始终藏着一股淡淡疑惑:就是有点不显毫。
泡汤也不持久,三次就已经没什么色儿了。
程开祖笑着说:那是因为茶好!春茶秋茶不一样,秋天抛条的茶,才显毫呢。
他还一一回应:刚才那么小的叶片,茶汤褪色当然快。
不是。宋知摇头,表示无法接受。
他又从对方的话里发掘到什么信息:秋天显毫,春天不显毫?
您说是在天山种的没错吧?那么高的海拔,春天能采茶?
程开祖被问住了,转眼又说:茶田在山麓。
噢宋知点点头,没再针对他。
那还不错,的确是好茶。小茶爷这么说道。
程开祖的心彻底放回肚里去,只道是虚惊一场。
他没看错人,小老板果然没让他下不来台。
程开祖又对在场的企业家们卖弄起来:这位是开茶庄的宋老板,连他都这么说
五百一斤。宋知打断。
突然的改口让程开祖面色一变,一向稳重泰然的面具在此刻似乎也龟裂了。
因为宋知从头到尾都没有说错,茶叶非但不是产自什么天山,而且实际市价,正正巧巧就是五百元一斤。
被这样精准无误地猜中,他往秦淮的方向看过一眼。
只见对方在座位上,对宋知投以打量的目光。
程开祖依旧轻松地笑:按您的说法,这茶叶该在五百附近的价值区间?
对。
他像在笑话对方:但是时间价值和收藏价值,可是要另算的呀。
时间价值?宋知脸上的表情似乎在说,你怎么还有脸提?
乌龙茶放五年也不是这个味道。
发酵程度不能高,越久就越难喝,而且,乌龙茶不能久放。
是不能久放,这是民国时代大师的作品,他
对。宋知叹一口气。
还有您说的大师。
他对着茶砖看了看,紧接着,用指尖掐出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递给他:
蜻蜓头,两片弧度一模一样。
叶子边缘也不卷翘,压得死板,和包揉的手法是有区别的。
程老板。他顿了顿,继续说:你的茶叶是机器卷的。
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全场鸦雀无声。
企业家们这才明白,隔行如隔山,这是真来行家了。
一条一条往外蹦,把他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味道也是新茶才有的,您是灵山县人,我觉得,您尝多了不会不知道的。
宋知把一片青绿色的干茶咬在皓白的贝齿之间:涩。
他的反驳有理有据,把茶叶吐回手心,问:有哪位想试试吗?
这年轻人既然说不好,谁还愿意上去喝?但方长云想配合他,对宋知摆了摆手:
小知,你拿过来。
宋知转身一看,是穿了一身中山装的老爷子。
他反倒又婉拒了:回头我在南方给您拿点好的,这茶真不是那么回事儿。
宋知尽量不去看后面的方成衍,迅速转头回去:如果您非说是陈茶也可以,但是您的茶是乌龙。您可能有所不知,它不是别的发酵茶,和白茶可不一样,民国?一百年?早就生霉了!
程开祖百口莫辩。
刚才要买茶的企业家也因受愚弄而面露怒意。
程老板。宋知目光炯炯地对他说,我们一起在灵山县的时候,您就是这么跟我说的。
茶业是暴利行业,不用穷讲究。学学囤货炒价,比什么都顶用。
您现在还真是自己上手了。他还算客气地说,我跟您认识一场,本来没打算拆您的台的。
别人卖茶叶,爱怎么推销就怎么推销,有钱人的钱要怎么花,就怎么花。他管不着!
可他偏偏听到茶痴两字。
那宋知,便要亲自过来问候一下了。
很抱歉,影响到你挣钱。不过我一听别人往自己头上冠点什么茶痴的头衔,就实在听不下去。
您背后的游资推手宋知垂下眼睛,拍拍那块茶砖,上面扑簌簌地掉起叶子:怎么会这么粗心急躁呢?拿这样的茶叶出来炒?他很需要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