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地产的项目占地面积太大,一旦实施,就有100亩茶田要被占用,四季地产仅要70亩,我们才刚刚推行茶业生产,不必这么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的确是这样。田嘉木高兴的脸逐渐平静下来,又如同想起什么似的,说道: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知对方,让占地削减一些啊。
不好。
等到以后发展了,再和他们联络吧。
我很相信您的业务能力。
但是,这优渥的条件。田嘉木见老前辈态度坚决,试探地问:您不再多考虑一下了?
不考虑了。
老人决定拒绝世纪地产的投标。
作者有话要说:
(??;)
总裁追梦,更远一步。
第18章 井冈翠绿
宋知从茶市回来,走到门口,一眼瞧到昨儿晚那个瘦得过分的鹭鸶腿儿。
大学生村官儿在店前来回踱步,模样像是在等人。
对方抬头看见他时,脸上忽然扬起一点笑容,旋即大步朝他走过来:你好。
啊,您怎么在这儿?宋知问。
我来,是有件事想跟您商量一下。田嘉木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也不知道是吃什么长大的,个子极高,但人却瘦得过头。他脸型清瘦,衬得眼睛出奇的大,眉毛浓得像刷漆一样,眼里射寒星,目光灼灼地看着宋知。
宋知邀请他往屋里走。
田嘉木坐在茶案边上,坐姿也有些拘谨:是这样的。上头来了通知,一直叫搞些村级文化活动,咱们镇一向没什么花样,往年都是给老人们搭个戏台子。昨晚我看见你沏茶,觉得特别赏心悦目。我就想着,我能不能在茶市周边办个茶艺大赛,尤其希望你也来参加。
宋知越听眉头皱得越紧。
那村子里这么多茶农,谁家还不会泡茶,比较什么?他茶庄里,无非是茶具齐活了一点。
我们镇政府能响应政策。田嘉木说,你们得奖的也有好处。
宋知单刀直入:什么好处?
有奖金,就是不多。田嘉木比划了一下:就五百。
他见宋知好像没什么大兴趣,补充了句:以后政府采购的茶,也从第一名的茶庄里进。
大嫂本来在仓库里收拾东西,这时也走了出来,她一开始就悄么声听着,觉得这活动不错。
我看行,奖金多少都不是问题,能配合你们工作,我们也算是镇上的好商家了。大嫂应承道。
宋知托着下巴,他被政府采购这四个字勾动了心思。
他看过账本,他们茶庄的货全部是往外批发的。
宋知也踩过点,发现这一条街上,从来就没见过什么散客,大家都是通过物流往全国各地发货,一天能有一个人主动进门咨询,就算很不错。
这些散客里有小年轻,他们不懂茶叶,问的问题也是不入门的。还有镇上的退休老人,他们闲的没事就喜欢逛逛,多消费也不现实,几两茶就够喝上好久了。
剩下的便都是临时有送礼需求的人,这算是不稳定因素,还有对茶感兴趣的、有求知欲的客户,他们喜欢进门聊聊半成品,买不买另说。
如果能得到政府渠道这个香饽饽,一定能长期发展。
这边宋知还在权衡,对面的田嘉木得到嫂子的肯定,已经从口袋里掏出了纸笔:那我给你填上了。
他说话时还透着点怯,但已经有超过同龄人的成熟。名字是?
宋知。
行,那我该喊你小宋哥吧。
不用,你就喊我名字就行。
我叫田嘉木。村官儿手上快速写着,挑了个空档抬头朝他笑笑。
却见宋知托着腮,在对面沉思。
你也不用担心,宋哥,无非就是个宣传活动,您就像那天沏茶就是了,我们拍个照片、交份报告,也让我们在年底,攒一点政绩。
宋知这才说了声:行。
大嫂和宋知把人送走以后,回过头来也开始商量,俩人都觉得这渠道好,拿到他们的售货渠道后,就有了基本保障。
但是,问题关键在于,他们要怎么拿第一呢?
这一整天,宋知干筛茶的闲活儿的时候,不忘上网搜索一下有关茶艺学习的视频。
他坐在后门,手上扬着茶斗,边看着视频里的茶艺老师,女老师长得人淡如菊,穿了一件朴素的棉麻长裙,在蒲团上盘着腿,每一步的步骤都极为讲究规矩。
宋知越看,眉毛皱得越紧。他想象了一下自己侧坐的优雅模样,最后还是关掉了。
临近中午,一个老大爷进了茶庄的门。
那大爷头发花白,进门就过来挽宋知的手:哎呀呀,臭小子,你可是回来了。
宋知不明所以:大爷,您?
听宋知也不叫他糟老头儿了,郑海忠泪眼汪汪拉着宋知的手,把人往外头拉。走,走,上我家吃饭。
宋知用求助的眼神望向大嫂,大嫂笑着扬扬下巴,示意他去,他前脚被拉出门,后脚昨天那个送猫的隔壁女人也来了:正蓉,你也来,我做了一桌子好菜。
郑大爷用哆嗦的手拉着他,不愿意放开,把人带到自己家里的饭桌前坐下。
好娃娃,你多吃点。
直到大嫂也跟着女人上了饭桌,宋知听大嫂解释完,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客气地跟他们摆手说身体好多了,不用这么麻烦。
宋知被拼了命地夹河鲜,郑大爷的女儿给他剥完一只虾,突然提起:正蓉,你听说了不?咱们这片儿就要重建了。
建新区?陈正蓉放下碗,听说过,这么快?
何止啊,这两天就过来拆。女人说。
从哪儿?
就从我家跟你们茶庄中间,女人语气有点激动:你们茶庄正好不用拆。
我们到时候,就得搬走了。
嫂子惊讶极了:我们家里人还让我和小知卖掉茶庄呢,听你这么一说,要是能拆掉的话,还能换一套楼,更值。
女人听完也诧异了:你要卖门市啊?
可别,你去打听打听,大家谁都把房产搂得死紧,没人准备卖,等到新区建好了,周边的门市可都香了去了,你别在这节骨眼儿上犯傻,最起码咱得留两年再卖啊。
女人摊摊手:那就值钱了啊!
大嫂觉得十分在理,她思索着这事,连嘴里的芦笋都浑然无味了。
买房买门市无非就这么一回事,她们家小时候卖出去一套城中村的房子,结果没过两年,那房子旁边盖了公立小学,亏大了。
吃完饭,陈正蓉就连连称困,回茶庄二楼睡觉了。
茶庄一下午一个人都没来过。
但宋知也不躁,陈正蓉醒来时,发现小叔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整一天基本上都没说什么话,而且忙活了一天也没歇着,一个人在那里鼓捣茶叶。
出事之前,他干完活儿以后,人就没闲过。不是去逗猫,就是去街上晃,再不然就去找郑大爷玩。
不过宋知是个好孩子,重活、脏活都是他主动来干,像他这种娇生惯养、锦衣玉食长大的孩子,从不喊脏和苦,单这一点来说就已经够了。
大嫂见他这么认真,再加上中午听说来的事情,想了一中午,还是觉得茶庄不能轻易卖掉
等过两年,再说吧
她也戴上了眼镜,开始对着手机研究收藏有礼、买满就送、搭配套餐等等一系列词汇。陈正蓉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做网商的心思,苦于一直没有行动。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