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雪雁的爹另娶了后娘,贾敏担心那后娘对雪雁不好,就把她带到了正房,跟着林黛玉做了个玩伴。故此雪雁也算是贾敏和林如海看着长大的,两人都很看重这个丫鬟,连林黛玉都待她格外不同些。
雪雁一辈子未曾做过一件恶事,但一生却格外孤苦,服侍的小姐林黛玉也早早的香消玉殒,自己一人孤零零的扶灵回乡,同样死在了归途。她心中有怨、有恨、有不解、有疑惑,不知道自己为何落得如此下场,故此献出功德,希望任务者能够帮她过出不一样的人生。
雪雁,老爷叫你过去呢。
一个十三四岁的丫鬟掀开帘子进来,告知她林如海有事找她,雪雁早有准备,放下手中的活儿就出去了。她已经来了这里五六天了,并未闲着,因着吴妈妈是荣国府出来的丫鬟,借口想知道娘以前的事情,这几天她一直围着荣国府来的几个三等婆子打听消息。她年纪小嘴也甜,这几个婆子很是说了些八卦旧事给她知道,如今雪雁就是要靠这个来给林如海打个预防针。
前院书房里不仅仅只有林如海自己,还有林黛玉的奶母王嬷嬷也在,雪雁进屋行了个礼,老老实实的站在书案前听候吩咐。
我叫你来是想告诉你,姑娘再过几日要去京城荣国府里,那是你们太太以前的家,你可愿意一起跟去吗?
雪雁本性天真娇憨爱吃爱玩,和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很是不同,贾敏以前为了女儿能够开怀,吩咐过不许拘束了她的性情,故此雪雁在林如海面前也并不胆怯:姑娘去哪儿,雪雁自然也去哪儿,没了雪雁谁陪姑娘玩儿呢?只我和姑娘去吗,要去多久,谷雨姐姐她们不去吗,我可不会给姑娘梳头发,姑娘爱喝的杏仁茶我也不会做啊。
哈哈哈,不用你给姑娘梳头发,也不需要你给姑娘做吃食,你只陪着姑娘开心就好了,那些活计自有人去做,你王嬷嬷也去呢。林如海听着这童言稚语有些好笑,不过这也提醒了他,自家女儿也是金尊玉贵着教养长大的,到了荣国府若是一应都使唤别家的丫鬟,估计会有些不适应。林如海心底思量着要给林黛玉多带几个人去,面上倒是不显,挥手让雪雁和王嬷嬷下去。
两人自然不会不听,一时出了门,王嬷嬷急着去照顾林黛玉,雪雁打了个转又敲响了林如海的房门。这次她就不再嬉皮笑脸把自己当做无知的孩童了,生活在高门大户内宅里的丫鬟,能有几个是纯洁如白纸的,雪雁虽说以往被贾敏偏爱了些,但毕竟早早的就丧母了,察言观色她也是懂得的。
雪雁也没有过分的把荣国府渲染成龙潭虎穴,而是着重讲述了荣国府当家奶奶王氏和贾敏的宿怨,贾史氏等人对于贾宝玉毫无缘由的偏爱,贾府的姑娘们倒像是给贾宝玉养着陪玩的丫鬟一般了,最后的最后说的是荣国府下人们捧高踩低的恶习。
第15章 雪雁(一)
老爷,这些都是我近几日从那些嬷嬷们口中听到的,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只是姑娘也是太太和老爷娇养着长大的,贾府老太太巴巴的派了人来接,原是要接姑娘去与人做玩伴的吗?再一个,荣国府的下人都嘴碎的很,咱们姑娘性子又敏感,若是她们经常说三道四的,姑娘心里肯定会难过的。
此事我已经知道了,你万不可再对其他人说了,先回去吧。
林如海蹙起眉头打发雪雁离开,自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今江南局势混乱,到处暗流涌动,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自己这个巡盐御史,或是想降服自己为他所用,或是想弄死自己换了他们自家心腹上位,贾敏其实便是死于暗处人之手。
自己是必须要送走黛玉的,只是雪雁那丫头说的也有道理,不能就这么仓促简单的把女儿送去荣国府,还需要再多做些准备。
林如海的思量除了雪雁谁都不知道,他此前所想的轻车简从也没有透露给别人知晓,所以黛玉临行前那浩浩荡荡的几大船东西,除了引起路人的几句羡慕夸赞外,并未传出什么风声来。而跟随林黛玉上京的人,除了雪雁和王嬷嬷外,还有贾敏留下的两个大丫鬟半夏、玉竹,以及从小服侍林黛玉的立春、谷雨、惊蛰和春分四人。此外林如海还点了两房林府的家生子同去,算是给林黛玉准备的跑腿的人。
雪雁看着这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想着这回荣庆堂的碧纱橱可安置不下这许多人了吧,再看看那满满一车的土仪见面礼,对林如海的人情练达十分佩服,看那些眼大心空的贾家人还怎么嘲笑林姑娘是来打秋风的。
姑娘,歇歇眼睛,快别看书了。您看那边,天儿这么冷,小鸭子都不怕的,它们还浮水顽呢。
雪雁眼瞅着林黛玉捧着一本书,看着看着便潸然泪下的样子,有些头疼,难不成真的是还泪来了,每天这么个哭法,身体怎么会好呢。她凑过去拿了黛玉手中的书,引着她多观望一下沿河的景色,不过此时是寒冬时节,外面其实也没有什么美景可看的。
书中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可见鸭子是不怕冷的。林黛玉倒是从善如流的放下了书,拿起帕子拭了拭眼角的泪,站起来眺望远处。
我可不知道书中说了什么,只觉得这鸭子可爱的紧。姑娘见天儿的捧着书,书中可有什么宝贝么。雪雁原身是不识字的,趁着她们在船上清闲,她便想着让林黛玉教自己认字,一来可以为以后做事打掩护,二来也给林黛玉找些事情做,忙起来估计就没有那么多愁绪了。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教人明理,自然是好的,怎么你也想看书了?林黛玉有些纳罕的看着雪雁,以往她也想着教人来着,可是都被原主拒绝了,在原主看来读书识字还不如去厨房吃碗甜糕来的舒心,干嘛自己找罪受呢。
我想着姑娘和老爷都这么喜欢看书,可见书是个好东西,姑娘仁慈,不如就教教我罢。雪雁笑嘻嘻的凑上去,围着林黛玉打转。
你这小丫头,往日里姑娘说要让你跟着读书,跑得比谁都快,如今可是怎么了,居然自己求着认字了?玉竹端着一碗银耳百合莲子汤进来,看到雪雁又在缠着林黛玉聊天不禁欣慰一笑。她已经十八九岁了,与姑娘年纪相差太大,玩不到一处去,只雪雁性子活泼还能逗着黛玉多说笑几句。
姑娘,这可是我辛辛苦苦守在炉边半个时辰才熬出来的,您趁热喝一点,船上风大呢,小心身子。
林黛玉并没有什么胃口,只是看在玉竹辛苦一场的份上,命人盛了小半碗,余下的分给了身边的丫鬟。
雪雁也捧了个小碗,边吃边疑惑:姑娘怎么会不喜欢吃东西,这汤多好喝,我能一气儿喝三大碗呢!玉竹姐姐,再给我盛一碗来!
林黛玉看她吃的香甜,自己也觉得多了些胃口,罕见的又加了一小勺银耳汤,喜得玉竹和半夏直念佛。玉竹也不在意雪雁的没大没小了,给她盛了满满一碗用料十足的银耳羹。
待到众人吃罢,收拾了后其他人都退了出去,只雪雁还留在屋里,磨着林黛玉教她习字读书。黛玉向来好为人师,原著里连香菱这么个身份尴尬的丫鬟她都肯倾囊相授,何况雪雁是她从小到大的玩伴呢,自然二话不说就应了。
当下就命半夏找出了全套的笔墨纸砚,雪雁还学着自己在古装剧里看到的奉茶拜了师,惹得众人大笑不已,从此就正式开始了跟着林黛玉学习的生活。
雪雁好歹是成人的思维,如今又已经踏入修真一途,天分自然极佳,不过短短几日就已经惹得林黛玉大呼她是个天才了。其他几个丫鬟只见黛玉自从找到事情做后,每日迎风流泪的时候少了,开怀大笑的情况却多了许多,再加上雪雁每每学上一盏茶的功夫,就会拉着林黛玉围着船舱走一圈,美其名曰劳逸结合。
如此双管齐下,心情舒畅、运动量也上去了之后,林黛玉每顿饭从只能吃碗底大小的饭食,到现在已经可以吃下大半碗粥了,脸色也红润了起来。
到这个时候,雪雁才敢给她吃强身健体丸。林如海的那份,雪雁在自己动身前已经偷偷下到了他的茶盏中,若是不被人毒害,估计这辈子他能活的久一点。这丹药虽说可以让人身体康健,可是却有个弊端,它药性猛烈。若是寻常人吃下去不过是腹泻上一两日便罢了,可是林黛玉本就身体孱弱,本源之气不足,贸然服用怕是后果难以预料。故此雪雁变着法儿的引得她多吃多动,稍微调节好身体后,才喂了她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