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步是为了尽可能的保证水稻种子的出芽率。
育秧是在水稻田内,先整理一出一块一米宽数米长的地块,称之为秧床。
秧床在育秧之前,还要进行反复整理。
首先要把平整好的秧床再一次用耙耙平,再用长条木板反复刮实。还不能太实,以免水稻种破不了土。
再在秧床上面撒上诸如鸡粪牛粪之后,最后把水稻种均匀的洒在秧床上。
这是育种的最后一步,但还需要给秧床穿件衣服。
就是用塑料布把整个秧床罩起来,上面用草绳交织压好。
用塑料布是为了保温,用草绳和木棍压实是为了防止风吹翻薄膜。
秧床的水也是一两天就得上一回。
村民们在陈茶的指挥下,时不时得打开塑料布一角查看水稻种的情况,等秧苗渐渐长大后,在正午阳光过于毒辣时,还得支起塑料布进行放风工作。
钱榆村是第二次种水稻,上一次种水稻失败,损失的是自家掏腰包买的种子,所以村民们这一次格外上心。
通知浇水什么的都是陈茶用村里大喇叭广播的。
钱榆村村民们对陈茶这个临时代理村长也是前所未有的配合。
陈茶说什么他们就干什么,没有一户跟她唱反调的。
而且最让村民们惊喜的是,跟上一次闭着眼种水稻不一样,这一次陈茶是近乎手把手的教他们种水稻,哪一天该干什么都跟他们说的明明白白,让他们觉得心里有底。
等秧床上的塑料薄膜彻底揭下来,露出里面十公分左右的稻苗时,所有村民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钱榆村的老老少少谁见了陈茶都会恭恭敬敬喊一声村长,喊的那叫一个甜。
当然还有一户人家例外,如今这户人家只能算半户钱榆村的人。
那就是程鼓一家。
即使陈茶当了村长也没轰走他们的权利,他们在钱榆村的日子也着实不好过。
尤其是程锣做主把程鼓一家从驱逐出程家之后,张红艳就没少被刘珍珠收拾。
他们家种水稻也种不安生。
明明刚上满了一地水,第二天莫名其妙就跑干净了。
要不然就是盖在秧床上的塑料布莫名其妙破了很多洞,四处漏风补都补不了那种。
以至于别人家秧苗都绿油油的,他们家秧苗黄了吧唧的不说还稀稀拉拉,出苗率很低。
张红艳每天坐在地头上骂骂咧咧。
可是哪怕她心里一万个觉得是陈茶做的也不敢再明着骂陈茶。
张红艳再蠢也明白陈茶不是她能惹得起的了。
生怕陈茶再让村里人收拾他们。
其实这事还真不是陈茶做的。
到底是谁陈茶也不知道,无非是钱榆村这些村民。
但是陈茶也不感激他们。
在陈茶眼里,这种墙头草行为不值得鼓励。
老村长说这个村大多数人都是好的,最起码不坏,只是得了穷病。
穷到连尊严都不在乎的人,哪里还顾得上要脸?
以前陈茶不同意,现在多少有点认同。
比如孙志远,比如李怀桑,还有很多以前她没打过交道的村民们,他们多数真的只是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当然也还是有些良心就坏的,比如张常来,张红艳这种。救都救不来。
不过对陈茶来说也不是很重要,她在钱榆村的任期只有一年。
******
秧床上的塑料布揭开后,要晾田,上水频率放缓,各家各户开始准备收小麦。
依旧是先饮场院,然后开始收割小麦。
不同的是,今年为了提高效率留出时间来种水稻,陈茶建议村民们少一个步骤。
以前收割小麦,都是先收割倒地之后,再捆成一捆一捆的运回家,运回家之后再用铡刀分开麦穗和麦秆。
陈茶觉得这一步十分没有必要。或者说以前有必要但是现在没有必要了,因为他们有拖拉机和收割机了。
他们家的拖拉机依旧还是收割完自己家的以后,给全村服务。
他家工人的小麦,依旧是免费优先收割,其他村民按亩付费。
不得不说机械化作业确实厉害。
人工割一天的,拖拉机割一小时,甚至还用不上就能干完。
被收割机割倒在地的小麦,不用捆,运回家也不铡,直接往场院里一摊,晾晒好了直接打场。
打场也是用拖拉机拉着铁和石头做的碾子,效率也是高到喜人。
往年持续半月有余的秋收,硬生生缩短了近一半的时间。
唯一的缺点,大约就是陈茶的生意略微受了影响。
毕竟以往小卖部全村旺季约莫小一个月,今年只有半个来月。
但陈茶依旧开心,小卖部损失的钱,拖拉机都给她赚了回来。
程樘笑她:再往前数个十几年,你就是妥妥会被拉去游街的万恶资本家!
横竖都是她赚钱。
交完公粮第二天,陈茶就号召全村进入插秧环节。
一天下来,村民们才发现这插秧是他们干过的所有农活里最累的一种。
插秧第一步是锵苗运苗。
锵苗是个技术活,一般都是男劳力干。
要用铁锨沿着秧苗根部带着一层薄土铲起来。
看似挺容易,也是有门道的。
这秧苗锵好了应该是铁锨头大小一块,并且秧苗根部带的薄土厚度适中。
带的土厚了难掰也难缓苗。
带的土薄了,容易苗是苗土是土,插进地里漂了秧。
这一点感受最深的当属程樘。
本来按照陈茶的意思是雇人帮忙种就完了。
程樘不同意,坚持再忙也要亲自种水稻。就为了等秋天陈茶吃到的大米都是他亲手种的。
陈茶想帮忙程樘都不肯。
笑话,以前陈茶没怀孕的时候他都舍不得她干活,现在五六个月的身孕了,怎么可能让她干这种活。
哪怕村里其他人家里很多孕妇都下水插秧了他也不会让陈茶干这么活。
村里人都没那么娇气。但是谁也不觉得陈茶娇气,跟她是不是村长无关。毕竟陈茶一进钱榆村就这调调。所有的人都已经习惯了。
现在的陈茶就是全钱榆村女人崇拜的顶峰。
有钱又权有男人疼。
在她们眼里,陈茶这一胎要再生个儿子,那简直就是圆满人生。
当然陈茶和程樘都不这么想。
确切的说是程樘现在什么都不想,就想好好睡一觉。
插一天秧,比在工地上干两天活都累。
秧苗运进几乎放空水的水稻田里只是第二步的开始。
这泡透的水稻田,踩进去水和泥直接没到膝盖位置。
虽然已经到了春末夏初,但是早晨和晚上,水还是挺凉。
尤其程樘腿里还有钢钉之类的家伙,那感觉才叫一个酸爽。
第一天他跟陈茶都忘记了这事。
程樘又是个能忍的,适应了下就开始插秧了。
而陈茶起不了那么早。
插秧前要先分线。
就是用很细的绿色尼龙线贯穿水稻田两侧,每两根尼龙线中间间隔一米宽。
两头用木棍固定在沟渠上。
远远看去跟游泳池异曲同工,被尼龙线切割成一米宽的长条。
等分割好水稻田,人站在地头,一手托着秧苗,另外一只手从秧苗块上掰下两三株水稻苗弯下腰插进地里。
不能深,深了不容易换苗。不能浅,浅了容易被水冲走。
每一米的格子里,顺着尼龙线的位置插成四排苗,每排苗间隔约二十五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