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我上班的时候买,休息日只想和你待在在家里。
好,休息日除了去食堂打饭,我就不出门了。杨东答应下来。
见她没事,杨东又说会儿话,到时间了,去上班。
不愿意离开被窝的沈立秋,下午三点硬撑着离开被窝,骑车去百货大楼买吃的。
只买了巧克力、饼干、小包水果糖,没买别的,这些够了,一半分给东哥,一半留着自己吃。
冬天大多时间待在被窝里,她不会把饼干巧克力带床上吃。
别说爱干净的东哥了,她这个懒人都受不了床上满是渣渣。
杨东周二早上六点出门,周一晚上夫妻两人没闹腾,早早睡了。
要出门的是杨东,沈立秋一晚上没睡好觉,他醒了,她也跟着醒来。
杨东听见沈立秋的哭声,摸她的脸,摸到了眼泪:休息日不是约好了今天不哭,立秋答应过我的。
我忍不住,你要早点回家。
昨晚是不是没睡好?我这就起来了,你继续睡觉,别出被窝了。他本来想着今早在她睡觉的时候离开。
他才醒来,她就出声问他是不是醒了,说明昨晚她没睡好。
沈立秋:我想上个厕所再继续睡觉。
嗯,好。
沈立秋上了厕所后,简单用温水漱口后,跟在杨东身边。
杨东把编织袋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将自行车推到接近院子门的地方:立秋,不要跟着我了,赶紧回去睡觉,今天还要上班。
我想送你到门口,看你骑车走了,我就回去睡觉。
我走了。杨东低头在沈立秋嘴唇上亲了一口。
沈立秋:我给你开院子门,你不在家的几天,我会认真上班的。
不用认真上班,按时吃三餐就好。
嗯。沈立秋把院子门开到最大。
杨东不再说话,骑上自行车离开。
见不到他的身影了,沈立秋把门关上,躺回已经凉掉的被窝睡觉。
没有扰她心神的东哥在,她要认真上班,认真赚钱。
想了会儿东哥和赚钱的事情,沈立秋睡意涌上来,渐渐沉入梦乡。
等再次醒来,已经是上午十点。
沈立秋躺在被窝里,看着挂在墙上的钟,陷入沉默。
不想起床。
再不起床,领导就旷工半天了。
嗯,如果有人问起,说她家东哥要去华都,她去火车站送人。
没人问就当无事发生。
赖到十一点半,沈立秋终于出发去食堂,今天在食堂里吃饭,没把饭带到办公室吃。
吃完饭去会计办公室,刚刚她去打饭,小姜告诉她会计找她,顺口问她上午是哪里出事了吗?
领导平时很少出办公室,好歹人在办公室,今个儿居然半天不在。
沈立秋无情把锅甩在杨东身上,都是他的错。
小姜听到是领导丈夫杨先生去外面工作,忍不住说出她的担心,以后领导上午是不是都不来食堂了。
沈立秋无言以对,默认过后,让大家有事情在前一天下午告诉她,不急的话,当天下午找她也成。
冬天早上起床困难户选择不起床。
沈立秋上午不在,没办法集齐四个师傅,有事情找主食师傅,就托做菜师傅们转达了。
冬天早饭要热乎,那种适合冷吃的早点要减量。
上午在家不起来,下午在食堂,沈立秋就不躺在办公室的被窝里,有事没事出去走走,特爱往后厨走,暖和。
暖和到不像是在寒冷的冬天。
最近食堂整天在冒烟,吃面条、饺子馄饨、各类粉的客人增多,汤水区不得不再进行细分,增加了人手。
食堂饭菜不冷,但是很显然,大家更中意热乎且带汤水的食物。
手头富余的人还会再点上一些卤味,鸭头、鸭掌、卤蛋、豆干除了不卖烧烤油炸之类,食堂几乎什么都卖。
...
你好,请问你们领导在吗?我们制衣厂想谈合作的事情。下午三点,食堂没几个客人的时间,有人专门过来,问坐在前台位置的小姜。
客人不多,小姜暂时不需要收钱,正坐在位置上,双手拿着热水袋听广播剧。
昨天领导新买来的收音机,放食堂里给大家听广播,收音机里头放故事,也会放戏曲,大家闲下来就爱坐下来听收音机。
领导说了收音机只在食堂休息时间放,客人吃饭,她们上班的时间就不放了,吃饭的时候客人多,没办法专心听收音机,只会加快收音机损耗。
会用收音机的婶子大姐没有几个,沈立秋把每天开收音机给大家听的活交给小姜和小赵了,小姜小赵也不会用,没事,用起来简单,很快就能学会。
见有客人谈合作,小姜心里一动,站起来,把热水袋放在椅子上:客人您好,请问是谈什么合作?
我们工厂想谈吃饭的合作,有时候厂子忙起来,希望食堂能派人把饭给我们送过来。
不是成心捣乱惦记食堂收入,想把食堂吞并的人,小姜放心下来,再问了对方的制衣厂全名,在哪等问题,确定不是骗子后,问客人是想到领导办公室谈话,还是想让她把领导叫来食堂谈。
客人说去办公室谈。
小姜就把客人带到办公室了。
东哥不在身边的第四天,已经是周六,沈立秋休息日不给自己放假,把放假时间延迟到下周三,东哥说过周三上午回来,她就等周三再放假。
这会儿她不在办公室,坐在食堂烧火。
幸好有大姐看见小姜带着人来到后面,觉得是找领导的,说领导在后厨烧火,小姜拐了个弯,把客人带到后厨。
领导这会儿十分接地气地待在后厨烧火,听到有人找,才起来去说事情。
要说合作的事情,把会计一起叫来办公室谈合作。
制衣厂的人只来了一个,食堂打菜大姐或许对这个人眼熟,沈立秋不是很熟悉,问了几句,确定信息无误后,和人家谈起了合作事宜。
对方想要减价,大单子自然能打折扣,不是太过分,沈立秋都能接受,想到对方是制衣厂,沈立秋从中间要了些实惠。
就是制衣厂要给他们员工免费定做春夏冬的食堂制服,制服给她们免费的话,饭菜折扣力度更大。
不是一直给那么大实惠,是把衣服的成本算进饭菜价格里。
食堂员工三十人左右,听起来不太合算,对方想松口答应,最后还是说要回去和领导商量,领导答应下来就能合作。
等人离开了,陶会计问沈立秋:领导,真要每个人做件棉袄棉裤?我觉得不太划算,相当于没赚到钱。
领导说先做冬天的衣服裤子,冬天棉袄棉裤加起来不便宜,非要算进食堂饭菜,今年和制衣厂的合作相当于没任何赚头。
沈立秋有自己的盘算:是不太赚钱,也不亏,制衣厂找咱们合作,肯定要定些衣服,大家穿差不多的衣服,看着整齐我瞧着食堂有几个大姐冬天也没能穿的棉袄,给她们定做一套吧。
陶会计听到最后一句话,没办法继续说划不划算的事情了:昨天才买了收音机,今天又来定做棉袄这出都听领导的吧,只要别亏到发不出工资就好。
嗯,放心吧,不会发不出工资的,食堂倒闭的话,我会借钱把你们的工资发上,别怕,我能借钱的人好几个。
工作好些年,没见过比你更乐观的领导了。陶会计叹声气回自己办公室了。
...
不出一天,制衣厂的人重新找来,这回来了个看起来更有地位的领导,把合作谈下来了。
人家也是行动派,合作谈下来后,就找了几个人来食堂给员工量穿衣尺寸。
衣服样式定做,沈立秋已经想好什么样了,大小不专门定做,拢共几个尺寸,简单量下大家的身形,定下来各个大小的衣服该定做几件。
食堂上班还发衣服的事情很快传出去,员工们逢人就夸自己领导多大方。
不光有餐补,发水果,买收音机给大家听,还给大家定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