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可以亲自去看看,到时一观便知。
前两日北契扰边,被早有准备的大郑兵将一炮轰了回去,至今还不敢再靠近。
所以慕擎之此时心情颇好,听了楚静安的建议,就起身去看这改进之后的车架。
他伸手捏了捏轮胎,知道里面是充过气的,仔细触摸之后,他道:这车轮与近年出现的蓑衣好似是同一种东西做成的。
楚静安道:将军说的是雨衣?两者确实都含有橡胶,这种材质不透气,用途极为广泛,工部正在研究更多的用法。
慕擎之又敲了两下车轴,叹道:许久不曾回洛城,想来洛城的变化应该很大,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重回洛城,再吃上一碗家乡的面。
楚静安现在已经不是毫无感触的木头人,听了慕擎之的话,他便安慰道:快了,只需尽早拿下北契,将军就是大郑的英雄,到时必能荣归故里。
慕擎之哈哈一笑,敛去心中的思念之情,发出豪言壮语:吾有将帅良才、神兵利器,此战必胜,咱们不日就能在北契王庭痛饮美酒,众儿郎们,随我一起拿下北契!
周围将兵齐声应和,声震九霄,激活了久不上战场的楚静安一身热血,直到此时,楚静安才发现,自己是如此渴望战斗。
作者有话说:
感谢小天使西伯利亚恶犬哈士奇的地雷和小天使煮酒家、微雨的营养液,不介意的话,我就一起抱住转圈圈\\(≧≦)/,再比一个心
第80章
◇
抚恤
阿狮兰手中的弯刀狠狠劈下,一颗人头就骨碌碌滚到了地上,热血喷溅而出,染红了脚下的草地。
他用北契语高声喊道:谁再胡言乱语就和这人的下场一样,现在,都给我去饱餐一顿,晚上勃额将会请神赐下祝福,我要在明日看见北契的勇士不惧任何妖鬼!
威胁性命的武力震慑和安抚人心的萨满祝福,双管齐下之后,吵嚷的北契人终于安静下来,北契大王子阿狮兰却依然紧绷着一张脸,让他凶恶的面容更加慑人。
几日前,气势汹汹的北契人到了雁城,正欲与大郑人一较高下之时,从天而降的响雷打乱了他们的步骤,以至于双方完全没有交手的机会,北契人就匆忙退兵了。
来的时候有多快,走的时候就有多迅速,让阿狮兰到现在还耿耿于怀。
他大步走进一顶帐篷,勃额正围着躺在毡毯上的一名伤员祈福。这名伤员正是被雷劈中的人,半个身子都黑漆漆的,此时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
巴图怎么样了?等勃额一结束,阿狮兰就问道。
勃额跳出了一身热汗,他随手拭去额头的汗珠,摇摇头道:天神想要接走这个孩子,我也无能无力。
即便是在昏迷之中,巴图仍然在痛苦的小声哀嚎,阿狮兰拔出腰间的匕首,一手捂住巴图的半张脸,轻声道:我会为你报仇的。
说罢,迅速地了结了巴图的性命,不一会儿,帐篷中就弥漫开一股血腥味。
明日继续出兵,先从周边的村落开始清理,我要用大郑人的血与头颅祭奠巴图。
雁城,慕擎之正和几名将领一同商议作战计划,之前北契扰边之时,他们都是以守城为主,这次既然要主动出击,那么之前的作战方式就不行了。
李漳将军发来战报,他们已经和北契三王子巴尔思打过一场,巴尔思惧怕大炮,往北逃窜了。
他已乘胜追击,但孤军作战不能长久,且大炮数量有限,运输不易,咱们需尽快支应才是。
阿狮兰至今没有动静,也不曾如巴尔思一般溃败,斥候也禀报,阿狮兰有整军再来的迹象,咱们也需多加防范。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一直旁听的楚静安等他们暂告一段落时,对慕擎之道:阿狮兰虽未被吓破胆子,但应不敢直接进犯雁城,恐怕会在周边袭扰,末将愿带兵出战,迎击阿狮兰,将他们歼灭在大草原上。
慕擎之作战向来以稳为主,所以在后方粮草没有到位时不曾出城追击,如今楚静安已经将物资送来,他也少了顾虑。
让斥候密切关注阿狮兰动向,慕宏和楚将军一同出兵,草原辽阔,不熟悉的人容易迷失方向,慕宏在边关多时,他可以给楚将军些许意见。慕擎之未拒绝楚静安出战的请求,他也想看看这个在西南军中威名赫赫的小将有什么本事。
之后慕擎之又做了一番调度,他不会把宝压在楚静安身上,于他来说,当然是更信任合作多时的靖北军中将领。
大批的粮草调动让洛城百姓意识到即将到来的战争,街头巷尾的话题已经从最新一界的天工大赛转向北契入侵。
刘大郎一手字典一手短闻看的热血沸腾,口中嘀咕着:这群北契蛮子早就该死了,这次非打他们个头破血流,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再不敢来大郑捣乱。
刘娘子正在扫地,扫帚在水泥地面上划拉两下,问道:咱真的要和野蛮子打仗了?不会打不过吧?
刘大郎一家租佃王庄土地多年,当初宴云河试验土化肥功效时,选的就是他们家的麦地,后来他卖麦种还挣了一笔,这些年攒下的家资早就够他买下一块地了。
但他们一家却都没有脱离王庄的念头,甚至还在这里起了新房,明显是想要一直居住下去的模样。
说起来,租佃王庄的土地可比种自己地强多了,不只税收的少,还能有机会识字,刘大郎如今能翻着字典读完这篇短闻,都要多亏了王庄冬季的扫盲班。
当然,王庄只是个例,外面的地主老财和王爷那是没法比,所以,有不少人争着做王庄的佃户,但王庄的地能租的都已经租出去了,两年前就不再往外租了。
因为围绕王庄形成的新城区独特的教学方法,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这里的人将它们称作短闻,内容全部以简体字大白话写就,所以就算只是上过一个季度的扫盲班,也能捧着字典将它读完。
短闻的出现除了丰富人们日常生活,还给人们思想上带来不少转变,就如现在。
若是在从前,刘大郎绝不会关心国事,只会忧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但现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北契,刘大郎也能做到同仇敌忾,发表自己的看法。
雷公都在咱大郑呢,哪有打不过的道理?就是不知啥时候能打完,会不会再加税和徭役,前些时候还听小柳村的人说,有衙门里的人去他们村收粮,虽然给钱了,但还是挺让人担心的。
刘大郎口中的雷公正是青铜大炮,他们虽不知道这东西,但山那边整天轰隆作响,渐渐就传出有关雷公的传言。
神农降世的王爷都出现在他们身边了,再来一个雷公也没啥了不起的,所以,听到动静的人很轻易就接受了这个神话传说。
刘娘子扫完地,也坐在刘大郎身边看起短闻来,扫盲班男女都要去。
所以她也能看懂这大白话写的短闻,看完她就道:北契真是可恶,幸好有靖北军在北边守着,剩下的也不是咱们能操心的,你赶紧拉着麦子,去面厂把面粉磨出来,顺便问问大家,今年是种冬麦还是春麦,要是磨面粉的人不多,再磨点玉米面。
这些家国大事,于小老百姓来说还是有些遥远,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管天要不要塌,在此之前,自己的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而作为决策者的宴云河,需要关注的事就多了,当然,他的重点还是在保障后勤上面,对于自身不熟的指挥作战,他一概不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