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百姓问在他身边搭帐篷的士兵,“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
士兵低下头,顿了一瞬,坚定道:“很快,我们一定会把柔然人打出去,让你们回家。”
与此同时,陛下的旨意到了洛城,传旨的公公叫李峻出来接旨。
对这道旨意的到来,李峻早有预料,只不过大雪延缓了圣旨送来的时间。
夏枯跟在李峻身边一同去迎接这道圣旨,这次他留在洛城的任务就是保护好李峻。
来送圣旨的公公见李峻过来,等人跪好就宣读旨意,不出所料,圣旨上说了很多,但只表达了一个意思,陛下觉得洛城不安全,要把兵马调回玉京。
宣读完毕,见李峻迟迟不接旨,公公走过去道:“城守大人,接旨吧。”
李峻此时依旧伏于地面,心绪万千,都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可他现在还有用,陛下就这般折辱,把不信任写在了明面上。
他控制好自己的表情,双手接过圣旨,却未谢恩。
宣旨公公正想提醒,李峻就自己站起来,对公公说:“我带几位去练兵的地方看看,等日后,若陛下问起,几位也不算一无所知。”
因为李峻这一打岔,也没人再提谢恩一事,大家都准备跟李峻去练兵场瞧瞧。
李峻安排了马车,和来宣旨的公公分开坐。身边没有其他人之后,夏枯问李峻,“城守大人准备如何应对?”
李峻没有泄露自己的想法,只是说:“随机应变。”
到了练兵场,李峻领着玉京来的人去看。
公公分外满意,回头对李峻说:“李大人做的不错,这次回京,李大人在陛下面前诉职不怕没的说了。”
李峻诧异道:“回京?”
封疆大吏一般三年一换,也需奉召回京诉职,但这些年,陛下一直都让他在洛城,从未换过。
如今陛下起意让他回京,可以看出,就算没有柔然攻破石城这回事,陛下也已经不信任他了。
公公道:“现在就回。”说罢,拍手叫出一群侍卫,下令道:“带李大人回京。”陛下认为,既是要调兵,先控制住养兵的人更为重要。
夏枯见状,立刻护在李峻身前。
李峻知道事已至此,就算他回了玉京,安然渡过难关,余生也只能是闲职度日。
所以,李峻拿起了剑。
他对宣和帝忠心,但不是愚忠。他只是想为百姓做些事,名垂青史,既然陛下不同意,他不再忠于陛下就是。
李峻看着宣旨公公,表情坚定,“我不回去,又能怎样?”
“视同谋反。”
听到这个回答,李峻像是没了期盼,兢兢业业半辈子,只换来这样的结果。
李峻对夏枯说:“不用手下留情。”
夏枯明白,李峻已经做出了选择。
洛城就这么变了天。
处理完玉京来的人,李峻走着回府,看着街道两旁林立的铺子,不想自己的心血毁于一旦。
战争,无论如何不能波及到洛城。
石城已经被占领,李峻现在能倚仗的,也只有萧泠音。
萧泠音趁着耀桓大摆庆功宴,潜进城守府去。
璃月在凳子上坐着,表情木然。
萧泠音藏在屏风后面,怕被外边伺候的人发现。
一个侍女送过点心来,璃月看都没看,只道:“你们都出去。”
屋子里没有其他人,萧泠音才在璃月眼前出现。
璃月低着头,感觉到还有人,不满道:“本公主说了,让你们都出去。”
萧泠音单膝跪地,“殿下陷入险境,是臣之过。”
璃月这才把目光放在眼前之人身上,惊讶道:“你……你是萧将军!”璃月一边说,一边扶人站起来。
萧泠音颔首,“臣在。”
璃月自嘲道:“我落到这种境地,和萧将军有什么关系。”她也知道石城难守,在她还没来石城,在北漠城时,就给皇兄送了信,希望皇兄能增援石城,最终不过石沉大海,没有回信。
现在她明白了,她是弃子,石城也是弃子。
第40章 声东击西
知道现在不是发泄情绪的时候,萧泠音问璃月,“殿下,耀桓对您到底是什么态度?”
璃月说:“利用。对了,皇兄给我那把剑被耀桓拿着了,上面有大周皇室的标志。”
若是利用,短时间内璃月该是没有性命之忧。
萧泠音听到外边来人,又嘱咐道:“殿下千万保重,臣找时机救您离开。”话音未落,人就不见了踪影。
接着,耀桓便推门进来。
耀桓脸颊微红,衣衫不整,整个人透着一股酒味。他进屋后把外边罩着的大氅脱掉,扔给身旁跟着服侍的人,朝璃月走过去。
他捧起璃月的脸,笑道:“长的这么精致,不愧是皇室的公主。”
璃月挣扎着要躲,却被耀桓用力抓着,吻了上去。
他把人打横抱起,走向屏风后面。
冬日的天总是格外短,漆黑的夜里看不见光亮,只听见寒风怒吼。
次日,耀桓昭告天下,他要聘璃月公主为妃,三日后举行婚礼。
谢晴听到这个消息,再也坐不住了。是他一意孤行离开玉京,去北漠城,才会让璃月面对现在的困局。
萧泠音挡在谢晴前面,“还有三天,大婚是救人最好的机会,你别冲动。”
她出城去找谢晏,要谢晏在耀桓大婚时攻城。
谢晏说:“我不是将军,攻城这种事,大概会做不好。”若是萧泠音在石城,即便只是声东击西,他依旧不敢赌。
萧泠音知道谢晏说的是实话,是她下意识觉得谢晏无所不能。
现在听到拒绝,萧泠音一时还不知该怎么安排。
谢晏朝北边看着,因为其他东西的遮挡,他看不见石城城门。
他说:“石城现在虽然管控的紧,但也可以混进去。萧将军,我去救公主,你留在这里带兵。”
这样是更合适的做法。
可萧泠音几乎脱口而出拒绝,谢晏不会武功,孤身救人,不知要遇到多少危险。
谢晏见萧泠音表露出不同意的神色,笑道:“萧将军,你知道我会把公主安全救出来的。”
萧泠音垂眸,“嗯。”
她知道谢晏说的对,她该相信他。
商量好计划,谢晏也没迟疑,当下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赴往石城。
月光如银,洒落在地面,映出一片银辉。
谢晏背好行囊翻身上马,抬眼间,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他眼眸弯了起来,轻踢马腹往那人站立处去。
马蹄印在地面,停在萧泠音身侧。
谢晏看看萧泠音手里拿着的酒坛,道:“萧将军来给我践行。”
萧泠音把酒倒在碗中,递给谢晏,“愿君此去,平安顺遂,逢凶化吉。”
谢晏接过酒碗,一饮而尽。
他把碗递回去,“那便承萧将军吉言。”
萧泠音把手中物件都放在地上,她从袖中拿出一枚信号,“需要我的话,用这个叫我。”她把信号扔到谢晏怀中。
谢晏把信号放在手中,借着月光看,然后很满意地收进行囊里。
他对萧泠音抱拳,“等我好消息。”说罢,他驾马疾驰而去。
骏马在夜中似乎跑得更快,萧泠音站在原地,只感觉没多大一会儿,就看不见谢晏的身影。
她抱着酒坛和碗,走回营帐。
从洛城带出来的人马只有一万五千人,对上的却是耀桓的十万精兵,萧泠音自问她没把握。
何况现在军队还护着这么多百姓。
三日过去,城守府挂满了红绸子,耀桓直接抱着璃月去了卧房。
璃月眼中满是厌恶,耀桓却不以为意。
耀桓把人放在床上就准备脱衣服,璃月冷冷道:“现在还是白天,你这样于礼不合吧。”
耀桓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反讥道:“于礼不合?本殿是柔然人,少拿你们大周的礼数来约束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