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面上的意思。”石建新给了她一个白眼。
“沈玉萍,这个我知道,以前我在家的时候,家里如果有白面馒头舍不得吃,我妈就会给晒干,吃的时候用开水泡一下就行。”林薇说道。
“这样啊!”沈玉萍脸红了一下。
其实她家的条件虽然不错,但也不是能经常吃到白面馒头的。
不过有白面馒头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吃完,所以根本不知道可以把白面馒头晒干慢慢吃。
“行了,不说这个了,我现在交给你们一个任务。”
“呃!”赵阳愣了一下,问道:“队长,什么任务?”
“去山里捡枯枝烂叶。”
“啊!不是吧队长,这地还没有收拾好呢!捡枯枝烂叶干嘛?”赵阳不明白的问。
“肥地。”
“肥地?”十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白方圆这话是什么意思。
也是,他们都是城里人,根本就没有种过地,怎么可能知道这些。
这么说吧!如果方圆前世不是农民,没有发达的网络,估计他也不知道。
“对,肥地,你们看咱们开出来的这块地,太贫瘠了,根本就不可能长庄稼,如果我们想明年吃饱饭的话,必须把这地给肥了。”方圆指着刚开出来的这块地说。
“可是队长,枯枝烂叶就能肥地吗?”赵阳皱着眉头问。
“当然,特别是树林里最下层的那种烂叶烂泥,可以说是最好的肥料,你们弄的时候,以那种为主。”
虽然有点不敢相信,但是大家还是相信方圆,因为方圆没必要骗他们。
再说了,这一段时间一来,方圆在一小队的威望已经形成,大家都服他。
也是,别忘了这一段时间是谁给他们弄吃的。
“明白了,一会我们就去弄。”
“嗯!”方圆点了点头说道:“如果那些烂叶烂泥不好弄,弄枯枝落叶也行。”
“好。”
商量好以后,方圆带着大家亲自进了一趟山,告诉大家弄什么样的。
山里的枯枝烂叶实在是太多了,根本不需要找,随便扒开一片,就发出难闻的味道。
而方圆要的就是这个,为了方便弄这些东西,方圆还教大家编筐,还好当初在山村学了一点。
山上最不缺的就是荆条,很快几个并不是很好看的筐就编好了,有了这个可是方便的多。
有人装,有人抬,全部给抬到地里去,当然,最好是埋在地里。
要不然让太阳晒一下,就没有那么肥了。
至于说地里那些大土块,方圆已经想好了,回头弄一个耙,把地给耙一下那些大块的土也就没有了。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把地给肥了,越肥越好。
反正离种植还有一段时间,知道这关系着明年能不能吃饱,大家都干劲十足。
第二天天没亮,方圆就出发了,首先来到蟠龙公社,因为从这里可以坐车去城里。
方圆之所以出发这么早,是因为一天就只有一趟车,而且是早上,如果赶不上这趟车,那么就只能等明天。
方圆可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他必须要赶上。
只是方圆来的太早了点,等了半个多小时车才过来,同样的,这也是一辆过路车,并不是从蟠龙公社始发。
车上的人并不多,甚至都没有坐一半,而从蟠龙公社上车的,加上他才四个人。
“去什么地方?”售票员过来问。
从蟠龙公社到城里,中间还路过几个公社,很多人都是从这个公社去另一个公社,像方圆这样进城的很少。
“去城里。”
“三毛钱。”
“噢!给你。”方圆连忙拿出五毛钱递过去。
售票员找了他两毛,然后给他一张票,从蟠龙公社到城里有七十公里,也算是长途了。
所以三毛钱还真是不贵,要知道这不是公交,如果是公交的话,最多也就两毛钱。
果然和方圆想的一样,和他一起上车的三个人,一个是去下一个公社,另外两个是去下下个公社。
三个小时后,客车晃晃悠悠的进了城里,而方圆这个时候都快被晃晕了。
没办法,这已经不错了,最起码比在甘肃那边强的多。
下车以后,方圆是两眼一抹黑,因为这是他第二次来这里,第一次是去蟠龙公社从这里转车。
不过这对于方圆来说根本不是事,方圆是干什么的,从小就在鸽子市混。
让他找别的或许有点难度,但是让他找鸽子市,还是很简单的。
既然不知道,那么就找一个知道的人,找这样的人去什么地方?当然是去找那些走街串巷的了。
这不,方圆刚进入一条巷子没有多远,就碰到一名骑自行车的中年人。
方圆上去就把他拦着了,然后露出一个微笑。
“你干什么?”中年人皱了皱眉头看着方圆。
“捞票?”
“呃!”中年人愣了一下,问道:“你在哪混?”
“两眼一抹黑。”方圆耸了耸肩说道。
“刚干啊!”
方圆摸了摸鼻子说道:“差不多,找不到路。”
“去百货大楼吧!那里人比较多。”
“百货大楼?”方圆惊讶的看着中年人。
中年人一看方圆这个表情,就知道他误会了,说道:“百货大楼只是一个地名,在百货大楼南边不远就有一个集市。”
“这样啊!”方圆尴尬的挠了挠头。
“谢谢!”
“不客气。”
说完中年人就准备骑着自行车离开,方圆又拦着他说道:“大叔,等一下。”
“你还有事?”
方圆来干嘛的?他是来收票的,现在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怎么能让他走了。
“是这样的大叔,我手里没东西,就这样去也没用,您看是不是能匀给我一点?”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从自行车上下来,把自行车扎好问道:“你出什么价?”
“这个就要看你有什么了。”方圆耸了耸肩。
对于票这玩意,方圆可是门清,因为全国各地都一样,就算是有点差别,但都不大。
“粮票你要不?”中年人问。
“要,最好是本地粮票。”方圆点了点头说。
“咦!你这有点奇怪啊!别人都喜欢要全国粮票,你怎么喜欢要本地粮票?”中年人奇怪的问。
“本地粮票便宜啊!”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摇了摇头,还以为方圆是刚入行,也是,看方圆的年龄,最多也就二十来岁。
这个年龄,基本上都是看别人赚钱了,然后想进来试试。
“本地粮票两毛一斤,全国粮票两毛五。”
“我说大叔,您这是零售价啊!给个实在价,我把你手里的票吃完。”
“呃!”中年人愣了一下说道:“那你说个价?”
第376章 发现商机
方圆看着中年人说道:“本地粮票一毛八,全国粮票两毛二,肉票四毛,布票……”
方圆越说,中年人越惊讶,等方圆说完,中年人说道:“你门清啊你?”
“还行吧!入行之前做过功课。”方圆摸了摸鼻子说。
听到方圆这么说,中年人摇了摇头说道:“你这个价格,本地粮票我可以匀给你,但全国粮票不行。”
“没关系,本地粮票也行。”
其实方圆要的就是本地粮票,全国粮票他有不少,如果是他一个人吃的话,估计能吃到十年时期结束。
“那行。”
然后两个人就进行了交易,不光是粮票,还有各种各样的票据。
中年人专门就是走街串巷的,也就是在城里收这些票据的,他当然清楚方圆给的这个价格比较合理。
虽然说比拿到集市要便宜一些,但同样的也不需要他去卖了,有卖的这个时间,他也能多收不少的票。
把交易的票收起来以后,方圆对中年人说道:“大叔,谢谢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