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快服务员又送来了一盆米饭,没错,就是盆,不过是那种白瓷盆,比那种特大号碗还大了不少。
“请慢用。”服务员说完就离开了。
看到服务员离开,方圆说道:“还愣着干嘛?吃啊!”
方圆这话刚说完,小胖子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好吃,很香。”
虽然三个人拼命的吃,但还是没有吃完,不光是因为菜太多,主要是他们已经吃过饭。
半个小时后,小胖子可怜巴巴的看着方圆说道:“老大,我真的吃不下了。”
“嗯!我也吃不下了。”李卫国揉了揉(读者)肚子说。
“没事,吃不完就不吃了。”
“啊!这……这还这么多呢!不吃……”小胖子肉疼的看着桌子上的饭菜。
“方圆,这么多都浪费了。”李卫国也很纠结。
“谁告诉你浪费了?吃不完可以打包啊!”方圆笑了笑说。
“打包?”
两个人估计是第一次听到打包这个词,都有点不明白。
“对,打包。”方圆说完,对附近一名服务员喊道:“姐姐,我们打包。”
“好的!请稍等。”
那名服务员答应一声,然后就去了她旁边的一个柜子,然后从里面拿出几张刷过油的牛皮纸。
当然,说是刷过油,但并不是真的用油刷,方圆也不知道刷的是什么,只是看上去像是刷了油。
这种油纸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洇水,甚至说比塑料袋都要好,因为塑料袋都不敢保证不洇水。
等服务员过来以后,方圆说道:“把这些剩菜都给打包,还有这些米饭。”
“好的!”
服务员打包的时候还在想,就六个菜,三个人竟然没有吃完,要知道平时来的那些孩子,三四个人这些都不够。
方圆他们是没有吃完吗?而是剩下一大半,没办法,谁让他们吃过饭了呢!要不然这些饭菜估计也不会剩下。
很快服务员就把饭菜包了几个包,然后找个网兜给装上。
“谢谢姐姐。”方圆连忙嘴甜的说道。
“不客气。”服务员脸红了一下,估计是来这里吃饭的人,没有这样叫过她吧。
“走吧。”方圆说完就站了起来。
李卫国把网兜提在手里,跟着方圆一起往外走,只有小胖子犹豫了一下,估计是想说还没有给钱吧。
可是看到方圆和李卫国往外走,并没有人拦他们,小胖子也连忙跟了上去。
来到酒楼外面,小胖子松了一口气问道:“老大,他们怎么不要钱啊?”
“已经给过了。”方圆准备逗一下小胖子。
“给过了!什么时候给的?我怎么没有看见?”
“你小子没看到我进去的时候给了服务员一个号牌啊?”方圆在小胖子脑袋上敲了一下说。
“啊!那不就是个号牌吗?又不是钱。”
听到小胖子这么说,方圆没有再搭理他,直接就走了。
“老大,你等等我啊!”小胖子连忙跟了上去。
二十多分钟后,三个人来到了德胜门内大街,他们要在这里坐公交车回去。
不过方圆并没有直接坐车走,而是进了一家供销社。
李卫国和小胖子跟着自己来一趟城里,不能让他们两个空着手回去吧!
第107章 茅台
所以方圆准备买点粮食让他们带回家,他手里有粮票,只要有粮票,买粮食就花不了多少钱。
“你们两个过来。”在进去之前,方圆叫着了李卫国和小胖子。
“老大,怎么啦?”
方圆没有回答小胖子,而是看着他问道:“三十斤你能不能背动?”
“三十斤!我不知道啊。”
李卫国这时候看了小胖子一眼说道:“应该没问题吧!我三弟就能背动。”
李卫国的三弟,好像比胖子还小,如果他能背动的话,那么小胖子应该没问题。
反正方圆是没问题,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现在的孩子可没有后世那么娇贵。
“那些,这些你拿着,一会你自己进去买。”
方圆递给小胖子三十斤粗细粮票,另外还有两块五毛钱,玉米面是八分钱一斤,三十斤就是两块四。
“啊!老大,你这是……”小胖子看着自己手里的粮票和钱,有点不知所措。
“背回家就是你的,背不回去的话,那我也没办法。”方圆摊了摊手。
“能背,绝对能背回去。”听完方圆的话,小胖子立马说道。
“那就好。”
然后方圆又拿出三十斤粗细粮票和两块五毛钱递给李卫国,说道:“这是你的,一会咱们分开进去买。”
“嗯!”
李卫国没有客气,因为他知道方圆的脾气,所以根本不需要客气。
“那行,你先进去买,然后是胖子。”
“好。”李卫国点了点头,然后就进了供销社。
也就几分钟吧!李卫国从供销社出来了,背着一个布袋。
“去吧!”方圆拍了小胖子一下说。
“老大,我去了。”
方圆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看到这,小胖子这才进去。
小胖子比李卫国出来的还快,同样的,他也背着一个布袋出来,刚才方圆还担心他背不动三十斤,现在看了完全是多余担心。
在小胖子出来以后,方圆也进去了,把三十斤粗细粮票递过去说道:“我要三十斤玉米面。”
售货员虽然很奇怪,但也没问,因为人家又不是没有给粮票。
“两块四毛钱。”
“给您。”方圆连忙把钱递过去。
“等一下,我这就给你称。”
在服务员给称玉米面的时候,方圆看了一眼这家供销社卖的东西。
这家供销社可不是那种居委会小供销社,而是属于街道的那种。
里面的东西很全,基本上什么都有,不但有中华烟,还有各种酒。
“阿姨,茅台酒怎么卖的?”方圆问另一名售货员。
售货员看了方圆一眼,说道:“这个需要票。”
“我知道,我就是想问一下。”
“有票的话一瓶两块九毛七。”
听到服务员这话,方圆愣了一下,这倒不是感觉到贵,而是太便宜了。
前世的时候他可是听老人说,这个年代一瓶茅台酒要十六块钱,现在怎么才两块九毛七啊!
这只能说方圆对这个年代还是一知半解,并没有全面了解。
茅台酒十六块钱一瓶没错,不过不是现在,而是从六二年开始。
六二年开始,国家为了回笼资金,用一部分商品实行议价供应。
其中就包括名烟名酒,提价的幅度,名酒(包括全国名酒和地方名酒)提得高些,大体比平价增加四~五点七倍。
如贵州茅台,原价每斤两块九毛七元,提高为十六元,增加四点四倍。
辽宁千山白酒,原价每斤一点二元,提高为八元,增加五点七倍。
露酒次之,大体提高一点六~三点三倍,如山东金奖白兰地,原价每瓶三点五三元,提高为十五元,增加三点二倍倍。
吉林通化葡萄酒,原价每瓶一点一四元,提高为三元,增加一点六倍。
啤酒再次之,大体提高零点八倍,如青岛熟啤酒,原价每瓶零点三八元,提高为零点六九元。
高价卷烟,比平价高四倍左右。
当然,现在还没有实行高价供应,而且就算是实行了高价供应,用票买还是两块九毛七。
高价只是对于没有票的人,说白了就是多卖钱,用来回笼资金。
不过到时候可不止名烟名酒实行高价供应,还有很多别的商品,这个暂且不提。
“阿姨,能不能帮我拿一瓶我看看?”方圆对售货员说。
听到方圆这么说,售货员很为难。
方圆当然知道售货员为什么为难了,连忙拿着一张茅台酒票放在柜台上说道:“阿姨,那我就买一瓶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