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光东方如此,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
若一个人没有德行,他们认为,那么才能再高也难以实现,任何事务都不能交给这种有才无德的家伙去办。——西方十七十八世纪的政治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有德无才者,其善多为小善,谓之平庸。
无德无才者,其恶多为小恶,谓之猥琐。
有才有德者,其善多为大善,谓之高尚。
有才无德者,其恶多为大恶,谓之邪恶。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要是没有道德,即使你身强体壮,绝顶聪明,你也只会助纣为虐,做一些危害社会的事,其实就是有才无德对社会危害大的意思。
一个没有德的贪官,他怎么会控制自己的私欲,去为老百姓着想呢?
他都放纵自己的欲望了啊。
人的恶是没有底线的。
一个没有底线的人,还指望这样的人为老百姓办事,实在是有些幼稚。
既然贪。
只会更贪。
一个大贪官得势,必然培养无数的小贪官。
小贪官逐渐成为大贪官,又催动大批的小贪官,犹如劣币驱逐良币,不加以杜绝此类的现象,要不了二十年,整个社会都会充满了积弊,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例如明朝中后期。
当有才无德的人成堆,那么哪怕是张居正这样的有德有才的圣贤,掌握大明最高的权力,用了十年的时间也无法改变了,最终以失败告终。
大明由朱元璋制定的各项监察体系的名存实亡,就是因为大量有才无德的官员们成堆,一波波的驱逐了良币,所以明初老百姓具备的权力,到了明朝中期已经彻底消失。
戴德彝,景清非常认同朱高炽的言论。
戴德彝是在北平被朱高炽收服的。
这样的人,并不会被利益所诱惑,戴德彝只是在北平干事实,严抓贪腐,监督纪律,有了铁面无私的称号,被人们所畏惧。
而景清原本有了辞官归乡,后遇到太祖皇帝微服私访,见到了京城新区的发展,被事实改变了想法的御史。
“人生百样,虽然制度严苛,可总有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一个好人与坏人的区别,无非是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已。”
朱高炽平静的说道。
“普通的人畏惧严法,不敢试探大明律,可是呢,如果有才无德的人成为了官员,掌握了权势,等于大明律的约束失去了作用,那么大量的普通人会被这样的官员所影响,或者主动,或者被动为虎作伥。”
“所以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就是大明的最后防线,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清明,那么大明天下就清明,如果这两处出了问题,那么大明天下也会出问题。”
张居正的改革,第一件事从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开始。
双方的纠缠耗费了整整五年的时间,可以说张居正改革最激烈的时候,就是张居正与这两部的斗争,说明了吏政的重要性。
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不光是监察天下官员,还有查核国家政事在各部和各地的落实情况,是朝廷治理国家重要的耳目和保证。
戴德彝和景清听得很严肃。
大明富裕起来了。
民间的财富成倍增长,无形的腐化比二十年前复杂了不知多少倍。
“太子殿下请放心,都察院绝对不会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
戴德彝严厉的说道。
他自问自己的才能并不高,不如很多同僚,唯凭操守二字,做一事专一事,在都察院这些年来,任何敢触犯法律的官员,都不会被他放过,这就是他的为官之道。
景清也跟着说道:“六科给事中同样如此。”
朱高炽点点头。
相比较而言,眼前的两人是值得信任的。
不光是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锦衣卫虽然经过改革,只保留了探案权,但也是对二部监管体系的补充,简而言之,朱高炽觉得朱元璋说得对。
不能信任官员。
并不是说不信任某个人,而是不信任人性。
因为总会有控制不住自己欲望的人,永远不会消失,这是一项必须坚持不懈的监督制度。
都察院、六科给事中、锦衣卫。
在太子殿下的安排下,开展了浩浩荡荡的巡视工作,除了原本的各地派遣御史外,还设立了特使团,每个行省都需要去巡视。
不光是巡视地方政务,还要探查那些御史们。
明朝中后期的制度败坏,从御史们开始。
御史两个字看起来轻飘飘的。
可是大明两百御史,与天下官员关系交错,更是朝堂大佬的重要力量,无论明朝历史上各派的斗争,御史都是各派系的核心力量。
此时。
西部的捷报也传回来了。
除了火真的捷报,乃至地方上的小规模战争外,更有皇帝西征的最大胜利,征服了原花刺子模地区,比起前番的名义上归顺,如今是大明的军队彻底荡平地方。
不过呢。
正如朱高炽所料,帖木儿汗国的残余势力,最强大的一支之一,加兹温一带的哈里勒三兄弟,派了使者朝贡朱棣。
这是他与朱棣早就协商好的,一些可能出现的局势。
奥斯曼帝国被帖木儿打败,君主巴耶塞特被俘,巴耶济德一世沦为阶下囚,不久死去,奥斯曼侯国解体,导致奥斯曼帝国四分五裂,可是呢,因为距离的原因,帖木儿并没有在当地形成有效的治理。
对于明朝的疆域,后世有些人很严苛。
可是呢。
后世帖木儿帝国的疆域内,可是有大大小小的王国的,皆算如入帖木儿帝国的疆域内,按照这种算法,那么不光是南洋各地的宣慰司,连朝鲜琉球这些藩国都得算入大明的疆域。
朱高炽不太在意这些。
他坚持实力为王的思想。
否则美国为何每年支出那么高的军费?某些的人嘴里的现代文明,想要让朱高炽认可,首先得让美国把自己的军费降下来。
帖木儿四分五裂,控制不住奥斯曼帝国的地区。
巴耶济德一世死了,但是他有好大儿。
帖木儿本人东归的时候,巴耶济德一世的好大儿并没有闲着,通过战争的手段,实力一日强过一日,不光结束了奥斯曼的分裂局面,还收复帖木儿帝国征战时丧失的领土。
历史上称为奥斯曼帝国的再次复兴。
朱高炽目前的兴趣不大。
首先是距离。
其次是这个时期的奥斯曼帝国,价值并不大,还没有拿下君士坦丁堡,没有征服拜占庭等等,所以目前的奥斯曼帝国虽然地盘挺大,但是沙漠多,环境恶劣。
大明需要的是钱财吗?
大明的体量,需要的是生产力。
奥斯曼帝国的财富,能让几百万的国家吃饱,例如英国这样的国家,他们可以用奥斯曼帝国的财富,从其国,或者别的国家购买到需要的商品。
新大陆的财富,被西班牙人在大明换取商品,让西班牙成为最富裕的国家。
可那些财富流入到大明,并没有对大明起到更多的作用,相反,大明的体量,无法从外部获得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商品,反而导致了更多的经济问题,例如经济不平衡带来的矛盾。
要搞清楚金银是什么,为什么能成为钱。
大明上亿人口的国家,有哪个地方可以满足大明的需求?
相对于需要远征数万里的大明而言,并无法形成互补的利益循环,相比较南洋,对于大明更有吸引力。
大明需要一个安稳的外部环境,通过十年的时间,迁移人口去西部,发展生产力,与内地形成经济互补,才是最稳妥的扩张之道。
活在当下,展望未来。
所以朱高炽和朱棣早就有了方案。
只要哈里勒听话,大明并不会兴兵征伐,如今大明解决了花刺子模的反抗势力,加上朱棣亲自去西部坐镇的影响,继续为西部七省保持外部的安宁环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