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本里的次序是按研究讨论文书分类的形成时期而排列的,唯有《尔雅》动物五篇,《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罗列许多动物的具实种类,不需多做解释,只就其内容略予调动,就可见它是按照虫鱼鸟兽四个大类来分类的。”
“其他各书却只有类名,很少解释或有实例,虽有先民的注解,但各执其是,难以轻信,必须仔细研究商榷,才能了解到它们所用的几个大类名称。”
讲台上,一名研究人员做着学术报告。
台下多半是国子监的学生们,还有一些感兴趣的学者们。
像这种场景在国子监已经不是特例,经常可以看见的普通现象。
研究人员的报告不算突出,为了扬名,选择来国子监作报告,为日后自己的评级获得助力,所以研究人员讲的很细致,生怕有人提出反对。
“名称相同者是否同义,名称不同者是否异别,现在先从《尔雅》说起,因其具有具体其实的内容,而且又出现最早,又是比较好的分类法。”
研究人员很推崇《尔雅》,在《尔雅》的基础上,对各类生物进行分类,推广他的分类法。
如果当国子监都接受了他的分类法,那么他的著作就会成为基础,带来的意义是重大的,哪怕不为钱,只为了这个后世之名,研究人员也鼓足了劲头。
会议到了一半,已经有学者开始退场。
这是正常的现象。
并不是所有人都感兴趣的。
“表的学术报告,我是不感兴趣的。”
刚刚离开大厅,一名博士就开口说道,他身旁的同伴却说道:“有表才有里,只有研究透了表,才能往研究里,找到和发现,并研究透里。”
“世间万物,表何其多也。”
那名博士感慨道:“只恨我生不逢时啊,如果晚生五十年一百年,到时候相信必然里的道理,已经大为普及,先民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可叹可叹。”
“哈哈。”
“你着相了啊。”
“你羡慕后人,后人又何尝不羡慕你,能从表看里,生活在大发现的时代。”
两人围着科学进行了思想上的讨论。
根据技术报刊登的最新标准文章,把科学称为三个阶段,犹如刚才作报告的人所讲,实在的经验、表述的无歧解、经验事实的可验性的理性综合。
“他的分类法,无非是表像,就算获得了无歧解,可也只是表。”
“磁石的实在经验,我们的先民甚至已经根据自身的经验,用在了药材之中,可其中的里,没有人说的通透,不过是在表上做文章。”
“为何相吸,又为何排斥,我研究了年余,却一点头绪也没有。”
“自谦是好事,过分的自谦就容易让人误会是得意。”
“你看我有半丝得意的心情?”
那人只能笑着安慰道:“你在磁石上的研究,发表了好几篇的报告,可谓是功成名就,多少人羡慕不及呢。”
“你不懂啊。”
“名利于我而言,已是身外之物,我求的是大道,最怕的是自己到了死的时候,仍然搞不清楚大道,才是我最害怕的。”
学者满脸的懊恼。
因为他的研究陷入了迷茫,完全找不到方向。
表的经验已经用完了。
古人的文献也为他提供不了新的思路。
前方的道路就像一条悬崖无路可走,他感到十分的痛苦,求知欲的旺盛,让他活的更加大痛苦,生怕到死的那天,连头绪都弄不清楚。
十年的大发现。
无数人的参与和贡献,可以说是表的涌现时期,各种物资的经验和表面现象,肉眼可以发现的,通过文字记载下来。
这并不算难题。
古人有大量的文献,可以让后人们进行深入的了解,获得早已有的实际经验对比。
可随着不少事物的深入研究,有的人苦笑现在是黑暗时代,因为他们的道不知道在哪里,甚至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找到道,甚至道的方向都找不到。
学者的同伴并不能完全理解。
他们的研究方向不同,大多数的方向,还有大量的表可以研究,只有少数的方向,才到了要研究里的地步,而且多数人对道的追求,并没有达到忘我的地步。
“实在的经验,这是同单纯的猜测相对立的。”
“它是科学的一个起码条件,因为一旦有需要,只有构成实在经验的经验事实,才能被检验和再检验,被反复的观察,依据同样的方式,被重新生产和重新观察。”
“例如十年前,金州发起的验药运动。”
“那些先民靠着想象出来的药方,经过检验后,发现并不能发挥作用,而有的药方,经过大量的检验,的确可以起到药效,这就是区别。”
“但是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些有药效的药方,又适合什么样的人呢,其中蕴含的大道又是什么。”
“发展到了今日,相信人们已经达成了共识,至少在表里二道上,那些凭空想象出来,没有根据的描述,不会被接纳和吸收。”
学者翻着技术报。
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后,他内心如麻。
是啊。
道在何方。
看着一屋子的材料,他已经尝试了所有的方式,结果连门都摸不到,自己还是别人称赞的大学者,真是可笑之极啊。
世界太神奇了。
原来有那么多的未知,人不能坐井观天。
第五百九十章 蒸汽机货车的诞生
“垄耕种植法的研究以及最优标准制定。”
技术报上。
一篇关于农耕种植方式的论文,看得朱高炽惊叹不已,“先民在经验学的表一道上,可谓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有何说法?”
郭彩莲好奇的问道。
看着大肚子的媳妇,朱高炽拉着她坐下,两夫妻恩恩爱爱,从来没有拌过嘴,比民间夫妻都还要像夫妻,让宫里的人们啧啧称奇。
朱高炽从来不在乎这些。
他在乎的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每个人不同的时期,思想会有不同的变化。
在生活无着的时候,朱高炽想的是什么时候才能稳定下来,内心有很多不快,以及充满了焦虑。
当生活稳定后,家庭和谐,朱高炽开始了精神上的思考。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朱高炽刚开始喜欢从历史中寻找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快感,发展到了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追求,那就是对民族的热爱。
这并不是汉族人独有的。
例如后世一个原本在国内长大,并且功成名就的人,因为看了自己种族的,还是从汉人史料中编造出来的自己民族的史料,结果令人反思。
正如古人所言。
忘战必危。
朱高炽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才二十五岁,已经微微凸起,身体的基因太强大了。
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必定有隐藏的民族责任感,这是必然的事实,只不过可能还没有发现而已。
正如先民代代遗传下来的伟大技术,无一不是在保障民族的生存和延续。
“垄耕种植法是谁发明的,已经没有了记载,我们无法知道这位圣贤的名字,可垄耕种植法的伟大,如何称赞都不为过的。”
垄耕种植法是中国先民在农业技术上,经验学的大成者。
郭彩莲对国家大事不感兴趣,在乎的是自己的小家庭,丈夫对自己好,孩子们健康平安,已经是她最幸福的期望,每天睁开眼就忍不住露出微笑。
女性的生理构造与男性不同,心理也截然不同。
生气对男性带来的只有奋斗的压力,而对女性却容易带来病患,看着幸福的郭彩莲,朱高炽忍不住也露出了笑容。
一个连自己家庭也不能带去幸福的人,必然是承担不起责任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