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大明的江淮地区也没有。
不同的是法国临近英国,当英国的新蒸汽机问世,很快的引进获得了利用。
而并不抗拒外部科技和知识的明朝却已经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闭关锁国,禁锢科技的大清。
从北方扩张而来的工业化,打破了应天府传统模式的平衡。
有的地主可以从竞争中脱引而出,加入了工业化的模式,而有的地主并无法靠着竞争换上新的身份,他们就成为了保守势力。
犹如一场新的洗牌,有的人继续保证了自己的利益,而有的人正在失去自己的利益。
又犹如技术的革新,带来行业的大震动。
有的企业存活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大进步,而有的企业却苦苦挣扎,乃至于破产。
“听说你们这里有个黄老爷。”
几名乡绅来拜访工地。
以学习工业模式的理由,参观了工地。
中华重工的模式,并不抗拒乡绅投资工业,北平模式吸收了很多民间资金。
对于主动加入工业化的乡绅,只给予支持的。
在工地上,几名乡绅问东问西,不经意间问起了工人们某件事情。
“黄老爷?”
“工地上哪里来的黄老爷。”
“哦,你说的是个老者,大概七十出头的年龄,老当益壮,个头有这么高……”
“对对对。”
“这黄老先生是我们的朋友,找了他许多次,他的家人都说他来工地。”
几名乡绅露出了笑容。
“你们哪天碰到了他,万万不要透漏,我们打算要给老朋友一个惊喜。”
乡绅们很和气。
还为工人们买了大剧院的票,请他们看戏,邀请他们去他们的老家做客。
那几名工人脸上很高兴。
以前的乡村地方上,乡绅们可是让人敬仰的存在。
如今他们离开了土地,可原来高高在上的人,如此礼待他们,这些淳朴的老百姓,只觉得受宠若惊。
远处。
户部和兵部征集的百姓们,乘坐火车前往哈密和亦力把里。
他们的脸上带着希望。
每家都会分到一百亩地,官府给予牛和种子,还有农具等等,百姓们脸上笑得合不拢嘴。
谁愿意苦哈哈的为别人种地。
能有自己的地,他们再无所求,浑身充满了干劲。
洪武三十二年秋。
拉开了向外扩张的大幕,脚步虽然还很慢,可却又坚定而且势不可挡。
第五百三十章 两小无猜
秋日的北平,逐渐的严寒。
“天气越来越古怪。”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要少。”
“才少了多少,我看你是没有精心伺候土地。”
百户所的公房。
成为了卖酒的地方,当地百户所的军户们,闲暇时分,经常来百户所的公房喝酒。
到底是卫所,规矩并没有彻底突破。
没有人敢在这里赌博,更没有人敢招妓,半封闭的社会环境,人们也不敢乱来,谁都怕被人背后戳脊梁骨。
公房里有报纸,有书刊。
虽然此处不能招妓,但有还在唱着传统小曲的父女,他们找到了更好讨生活的地方。
公房里的小调声,汉子们聊着五湖四海的事情。
公房外的马厩,一匹匹的健马,浑身上下只有经过充足的豆料和精心的照顾,才有的油光闪亮的皮毛。
傍晚的月亮已经爬上了树梢,而西边的太阳,余晖还又未彻底落下去。
“种地的事情,的确不如往年下死力气。”汉子承认道,又摇起头:“我估算过,少的收成,更多的是气候的原因。”
“今年比去年冷,去年比前年冷,而且这些年的水灾可不少,涿州那边要不是放弃了许多的田地,恐怕报纸上要刊登遭灾的新闻。”
“你是杞人忧天。”
“但愿吧。”
“反正啊,这气候要是一直如此下去,只怕产量越来越少。”
“瞎说八道。”
“就算这两年年景欠佳,顶多熬上个三五年不就又回来了,咱们现在谁家愁这个。”
军户们说话间,腰杆硬邦邦的。
口袋里有点小钱,家中有积粮,儿女成群,生活辛苦而又稳定,满脸的自信。
“各位都安静下。”
百户醉醺醺的站起来,人们给他面子。
“千户所已经下了通知,每家的余丁,要前往千户所报到,为期半个月的操演。”
“成绩好的有赏赐,成绩落后的,全所下批戒书。”
百户笑道,“反正你们自己看着办,丢不丢人你们自己的事。”百户的权力没剩多少,不过是个传声筒而已。
不过习惯了讲话,百户提醒道:“说句不好听的,上了批戒书的,跟儿子娶媳妇都得低声下去。”
得知后,见百户没有其他的交代,人们恢复了交谈。
当兵的那些手艺,谁又忘记呢。
后世有句俗语,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虽然是个段子,可道理却是一针见血。
卫所哪怕再拉胯,只要给钱给吃饱饭,轻易就能拉出一支具备组织秩序的精兵。
同样是种地的,常年没有操练的卫所军户,能压着被组织起来的种地的百姓打。
世代当兵,许多东西平日里哪怕不练,哪怕因为贫寒忘记了许多,可有些东西已经融到了骨子里。
“嘚嘚嘚。”
马儿在山林间缓缓前行,七八名少年下了马,也不牵缰绳,手里拿着弓箭。
“真的有群野狼?”
“我白日里看见过。”
这些军户的少年人小鬼大,约好了晚上来猎狼。
夜色下。
集体的活动,让少年们热血沸腾,没有一个人害怕,反而期盼着尽快找到狼群。
他们从小就没见过狼,只在书本里看到过。
没想到如今会有狼群。
随着大片井制度,自然环境的恢复,鸟兽开始在荒野里出没,人与自然共处。
少年大的有十五岁,小的也是十一二岁。
孩子们的个头大多不矮。
常年累月的不算繁重的劳动,让他们的胳膊充满了力量。
“看。”
“自生火铳。”
孩子们压低了喉咙,欣喜的发出声音。
年龄最大的少年,在马背的袋子里,掏出了从家里偷来的自生火铳。
“给我拿着。”
“别闹。”
“我跟家姐说你不照顾我。”十一二岁的孩子,发出了威胁,“你还想不想跟我家姐好。”
犹豫了一番。
少年不舍得把自生火铳交给了那名孩子。
“不要开火,会惊走它们,只有紧急情况才行。”少年交代了一番,把唯一的火器交给了对方。
山坡的林子里。
这群孩子们仿佛在进行探险。
太阳的余晖已经消散,天空暗淡了下来,孩子们炯炯有神的眼光,在林间发亮。
他们才是这片林子的主宰。
远处。
狼群悄悄的离开,没有敢偷袭这群两脚的怪物。
“汪汪……汪。”
猎狗们狂叫,发现了远处的动静。
“上。”
孩子们松开了绳索。
十余条猎狗,在小主人们的鼓动下,双方一起往狼群追去。
“砰。”
火光闪现。
四条狼血迹斑斑的倒在草丛里。
猎狗们吐着舌头,围着四条狼的尸体来回的跑动,时不时发出低吼声,更像是炫耀。
孩子们或坐或站,安静了许久。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林子里的少年与孩子们,纷纷的笑了起来。
刚才最危险的一刻已经忘记。
跑了两头狼,他们不准备再追。
枪声传出了很远。
“嘚嘚嘚。”
远处传来了马蹄声,好几名军户赶来打探情况,最终发现了林子里的他们。
“好小子。”
“看你们老子回去如何收拾你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