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后世有些人夸赞,说西方皇权如何如何被约束,以证明社会的进步,可中国的皇权不是一直在被约束之中么。
又例如自由。
许多不学无术的人,喜欢通过字眼来了解意思。
犹如朱元璋说元以宽失天下。
竟然就有文章写到,朱元璋自己都说了,元朝是因为宽仁而失去的天下。
可谓滑天下之大稽。
同样。
在中国的小地方,选择躺平的人只会被别人嘴上说说,就算这样他们都受不了,认为国外宽松。
他们却不知道,国外的小地方更严,可不只是嘴上说说。
你门前的花花草草不好好修葺,不弄得美观漂亮,你的国外小地方的邻居是会报警的。
条条框框限制至多,连你租房都要许多要求。
自由从来不是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生于当下的社会,有权力必然也有义务。
朱高炽同样看着手里的报纸,上面写的就非常明白。
享受着社会给予的环境,那么维护环境就是必然的义务。
“这位叫做刘通的大贤者,不是普通的儒生。”朱元璋非常认可对方的理念。
朱高炽笑着说道:“上一代栽树,乘凉的人们,就有义务为下一代们继续栽树,而不是只顾自己的享受,而不顾下一代们的死活。”
这种观念,是传统的社会论理,朱元璋被人说成小农思想,自然更加支持。
“对。”
“老子创办下的基业,后世子孙当然要发扬光大。”
朱高炽明白朱元璋的想法。
正如中华文明的繁荣,大量的古人活在了后世所看的文字之中。
这就是生命的永存。
那么用一种自私,又或者玄而又玄的说法。
让你安逸活着的社会,需要一代代人来维持它的存在,可你却只顾自己的享受,不顾它的死活,那么它又何必让你继续安逸呢。
你让它陷入了失去延续的危险,它为何又不能给予你最残酷的报复呢。
正所谓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强大的武力,需要有相匹配的精神文明,才能真正的强盛辉煌,而不是一味的破坏。
正如后世学者们的评价。
游牧对中亚的征服,使得中亚深受其害,欧洲受益良多,甚至可以说推动了欧洲迈向近代化的根基。
朱高炽需要的不是一时的痛快,而是万世的基业,自然考量的是文明的建设,而不是文明的破坏。
否则以如今的武力,他只需要支持军队一路向外打就行了。
但是向外打的过程,如何建设大明,发扬中华文明,才是不败的道路。
此时。
一支支的军队,收到兵部的调令,使用铁道系统前往嘉峪关,或两三日,或三五日。
与前番的北平不同,这次调动的对象遍布大明各地。
最终有高达两万的骑兵抵达了嘉峪关,然后是三万的步兵,加上近十万的军户。
在嘉峪关内,堆积了如山的物资。
豆料稻麦,火石火药,铅子炮弹,绳索麻袋,数百种的物资,分类储备在各仓。
朱棣乘坐火车抵达甘州。
朱能带着一众将领,早已在甘州火车站台等候。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当朱棣出现在车厢门口,他的老部下们激动地狂喊。
以前是燕王,现在是太子,未来是大明的皇帝。
身份的加成,让朱棣的气势霸气侧漏,人心激动,恨不得站到朱棣身前向他效忠。
朱棣一脸的笑容。
在京城三年了,再不离开京城,自己都要忘记了如何打仗,忘记了金戈铁马的荣光。
“咱来了。”
朱棣轻轻的说道:“扫平一切不服。”
如此狂妄的话语,没有人觉得太子的嚣张,相反,人们更受鼓舞,他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将军。
“大明必胜!”
“大明必胜!”
“大明必胜!”
甘州站台。
数千将士举臂高呼,呼声震天。
离鬼力赤入侵哈密近一年。
这一年里,安定卫已经被鬼力赤拿下,残余的势力龟缩到了柴达木沙漠,靠着嘉峪关时不时的接应才艰难的存活。
舆图前。
将领们激烈的争执,有人说长驱直入,直接拿下哈密,擒下鬼力赤,一战定乾坤。
最后。
人们看向了朱棣,等着太子的决定。
朱棣摸了摸下巴。
没有让人们等太久。
“推过去。”
“推过去?”
众人露出了傻笑。
五万骑步大军,沿着哈密的铁道线,带领十万军户,一边修复铁道,一边前进。
铁道的根基是打造好的,修复比建造轻易。
不疾不徐。
最先收复骟马城。
这也是互市的地方,交易给大明的马匹,公马都是骟了的,这也是大明不太在乎马市的原因。
大明又不是没有养马的地方,并不缺少马匹。
从骟马城到古墩子,然后一直到瓜洲。
瓜洲的鬼力赤大军出现了。
明军没有意外。
两支军队在瓜洲开战。
首先是大明的骑兵,犹如三堵墙一般的向对方发起了冲锋,穿着骑甲,先是丢手榴弹,然后靠近后放三眼火铳。
老三样的战术,没有什么变化。
可无解。
火光闪耀下,对方的数千骑兵,正面交战的情况下毫无还手之力。
在手榴弹的轰炸,与三眼火铳的密集短程铅弹打击下,伤亡满地,当即溃败。
这一战也灭亡了鬼力赤在哈密以南的势力。
朱棣没有因为胜利的局势改变脚步,就如他说的平推下去,整个明军都在按照他的节奏行军。
瓜洲收复。
敦煌收复。
龟缩柴达木沙漠的势力赶来敦煌拜见朱棣,不久后联军开拔哈密。
第二场大战发生在哈密。
属于攻城战。
还是老三样。
大炮轰完步兵轰,步兵轰完大炮继续轰。
一日克哈密。
鬼力赤从哈密城门图为,被早已等待的明军骑兵团团围困,最后困杀于哈密以北五十里之外的无名之地。
从嘉峪关出,到收复哈密消灭鬼力赤,只用了二十二日。
整个哈密惊呆了。
消息传到了亦力把里,吓得黑的儿火者等人连忙派使者到哈密,祝贺大明的胜利。
朱棣望着哈密的西边。
“要不要继续打下去呢。”朱棣有些为难。
儿子不让他打太远。
第五百一十五章 冲天杀阵起应天
“太子殿下,这是军商联合部的计划。”
马王宣重新回到了军商联合部。
军商联合部第二任大掌柜被去职了,思来想去,朱高炽还是交给了能力最强的马王宣。
人才分为开拓型和守成型。
军工联合办已经走上了正轨,军商联合办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性力量。
需要马王宣的能力,朱高炽也信任马王宣的品德。
朱棣对这位因战残疾的军户很有好感。
木托声在地板上发出咚咚的响声,没有人觉得马王宣失礼,他的出身获得了军队将领的认可。
“其中瓜州预计屯田五万亩,豆油田一万亩,棉花田十万亩,其余果蔬地两万亩,饲料田一万亩,五千亩药田。”
计划很详细。
哪些是军田,哪些是民田,粮食维持自给自足之外,其余经济发展以经济作为为主。
棉花是大头,然后是向西域行省供应的饲料,内地供应的中草药,形成经济互补的模式。
然后是哈密。
朱棣看得很详细。
最终的计划,是整个哈密屯田一百万亩,军户一万户,民户一万户,新军驻扎两营,以骑兵为主。
“除了田亩粮食由地方垄断,其余经济作物则由商行与民户合作,目前由军商联合部牵头,从内地招商引资,当下有十二家商行已经达成了意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