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页(1 / 1)

('

“耧蛋不停的摇晃,就能均匀的分拨种子。”

老汉现场教学。

孩子们不敢不听,否则回家要挨打。

少年们总归是喜欢闹的,吵着要从祖父手中接过耧车,老汉骂归骂,但还是把宝贵的耧车交给了孙儿们。

几个半大小子差点把耧车拆了,气的老汉在一旁大骂。

农村的孩子习惯了要干活。

少年人的天性很快被压下下来。

祖孙五人。

在老汉的带领下,总算是顺利的完成了农活。

几名孩子轮流去田埂上照看小弟弟和小妹妹,树荫下还有两个摇篮。

他们虽然不是一个爹妈生的。

但是他们有一个祖父。

中午。

两名妇孺端着篮子,送来了饭食,以及带来的水壶,重新往茶缸里灌满了茶水。

老汉在田埂上吆喝一声。

不久从别处赶来了两个汉子。

树荫下。

一大家子人吃着中午的午饭,吃完了饭,他们也不回家,就在树荫下眯一会。

孩子们不愿意睡觉,早就跑的不见了踪影。

两名媳妇抱着婴儿转过身哺乳,边说着悄悄话。

老汉走到远处,不知不觉来到了高处的水渠。

一望无际的平原。

微风拂动。

老汉坐在水渠上,望着天际,露出浑浊的眼神,双手搭在膝盖上。

老汉的双手满是茧。

有农具磨出来的,还有兵器磨出来的,老汉可以分出来。

“爹!”

“爹!”

远处传来了叫喊声。

原来是睡了一觉醒来,发现爹不见了的汉子们,急忙到处找人。

老汉从梦中惊醒。

他做了一个梦咧。

梦里见到了祖父,见到了父亲。

老汉得意的告诉祖父和父亲,自己生了三个儿子,两个闺女。

闺女都嫁人了。

小儿子去当兵,大儿子和二儿子留在家里种地,除了小儿子还没娶上媳妇,大儿子和二儿子都娶了媳妇。

他的孙子孙女已经有了七个,加上外孙和外孙女那就有十几个了,以后还会有更多。

他们家有一百亩田。

起了新楼房。

他还想好了。

一家人辛苦几年,然后再去贷款,他要为老大老二老三各修一套楼房。

就在他们新家的周围。

父亲和祖父被惊呆了。

祖父和父亲再也不会被饿死了。

以后他年年都为他们烧许多纸钱。

祖父和父亲都夸他有出息。

老汉被远处的叫声惊醒,嘴角还留着微笑,连忙擦了把口水,起身回去。

随圣人打仗。

他这辈子不亏。

有了小王爷。

他这辈子没有遗憾。

……

过了几日。

片井长终于喊去各家的当家人去开会。

“这是新一套的课本,家家孩子都要去认字啊。”

社学并没有取消。

十片为一区。

每区都要有学房,学房很简单,每家军户的孩子都要认得字,懂算数,学历史。

一区就是八十户,总有不少人认得字的。

实在不行还有片井长。

农闲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去读书。

课本是免费的,由都司衙门发给各地的卫司衙门,然后片井长去卫司衙门带回自己的片井。

“不知不觉小王爷离开北平快两个月了。”

“王爷离开北平都两年了呢。”

“也不知道小王爷在南边过得好不好。”一名军户露出了担心。

“在北平是王爷说的算,王爷对小王爷可好了,小王爷从小就活的顺风顺水,真担心他在南方受委屈。”

“不打不成器,不磨不成钢。”

“放屁。”

“小王爷就不能受苦。”

“对。”

“小王爷要是在南方过得不好,就该回来,在北平,谁都不敢让小王爷受委屈咧。”

老汉宠溺的说道。

他对自己的孙子都没有这么好过。

虽然他并没有见过小王爷。

真希望这辈子死之前,能当面见小王爷一面,老汉觉得这辈子没有遗憾了。

哪怕是在地下见到祖父和父亲,他也能拍着胸脯说自己光宗耀祖。

唯独没能见到小王爷。

这孩子太好了。

他把我们军户当亲人咧。

军户可不能委屈了小王爷,那是没有良心,要遭天打五雷轰的,老汉憨厚的想到。

片井长家的大堂。

香案上除了供奉祖宗,墙壁上还挂了燕子图。

去年年关,片井长进城买年货,买的最新的图画。

燕子边用了金色。

煤油灯光下闪闪发光。

第四百九十八章 皇太孙的人格魅力

京城。

文华殿。

朱高炽在读书。

读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奏疏。

朱元璋批复的奏疏,朱标批复的奏疏,朱棣这两年批复的奏疏,最让朱高炽啧啧称奇的是朱标的奏疏。

洪武十年。

朱标二十二岁的时候,朱元璋就让朱标监国了。

这是历朝历代都稀罕的事情。

从来没有哪个皇帝,会这么培养和放权给太子,朱元璋可谓是独一份。

朱标监国的时间长达整整十五年。

这是什么意义?

满堂文武都是朱标的臣。

清朝康熙晚年。

因为八儿子在朝堂有好名声,不但臭骂了一通,还废了他的继承皇位的资格。

两种做法,谁的心胸宽广一目了然。

在教育儿子和培养儿子方面,朱元璋绝对不是康熙可以比的。

对于做的好的儿子,朱元璋就夸奖,对于做的不好的儿子,朱元璋就会批评和惩罚,并且从来不掩饰向天下隐瞒,记载入实录中。

而康熙那么多的儿子。

却没有记载过有在民间不好的事,可能康熙的儿子都是爱民如子的吧。

朱高炽已经读了十几年的书。

更处在过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

不是这个时代,这些书没有作用,而是朱高炽有更好的东西。

看奏疏又不同了。

可以通过这些批复的奏疏,朱高炽能看清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个人不同的做事方法。

朱元璋细,朱标全,朱棣慎。

朱元璋处理的奏疏,回复经常为长篇大论,把道理掰碎了,恨不得直接灌入到官员的脑袋中。

同时。

经过看这些奏疏,朱高炽对于朝廷的运作和构架,以及朝廷与地方的往来,有了更清楚的认知。

文华殿很安静。

没有人打扰皇太孙。

抱着一本书的官员,在文华殿外问道,“皇太孙可好?”

“皇太孙在用心读书。”

那名官员点点头,然后走了进去。

“皇太孙殿下。”

“黄先生。”

朱高炽抬起头看清楚来人,连忙让人赐座。

来人是黄淮。

未来永乐朝的内阁首辅,如今是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今日看来是黄淮在文华殿值班。

黄淮很平静。

不久。

文华殿重归安静,黄淮看书,朱高炽看奏疏,倒是互不打扰。

反倒是朱高炽坐不住,好奇的问道。

“别的先生都喜欢向我教导道理,唯独黄先生不同,我不问,黄先生就不说话。”

黄淮面不改色。

仍然一脸的平静,仿佛不在意。

“臣才能不足以教导皇太孙殿下。”

朱高炽有些怀疑,不禁问道:“难道黄先生对我有不满意的地方吗?”

虽然朱允炆去了广东,不代表人们就能转变心意。

离职的官员不少,留下了的官员,想必也有很多人内心对他是不快的。

不过朱高炽有些好奇。

此人未来是朱棣的内阁首辅,按道理并不是排斥的人。

黄淮终于露出了笑容。

“皇太孙殿下误会了。”

“皇太孙之才,臣佩服万分,岂有不满之理,实在是臣了解过北平模式,不知如何教皇太孙殿下。”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