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省一地区,各地文武官员,前来北平参加中秋盛典,借着这个机会,朱高炽再一次开动了吹风大会。
通过片井制度。
把人口分配到工业中,同时解决军户问题。
工业爆武器。
军户爆军人。
这是通过圈地运动,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社会,能爆工业海的原因。
但是英国的圈地运动长达四个世纪之久,更被称为赫赫有名的羊吃人。
朱高炽没想过走这条道路,他可活不了四百年。
更有不能完成人口分配问题,未来如何走向新大陆呢,这是明初啊,靠着工业化的威力,七千万大明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人均百亩地不成问题。
既然如此,谁愿意去新大陆吃苦呢。
后世可以组建无数的开垦团,因为人均田亩不足,现在的大明可不一样。
在十六世纪,西班牙打败印加帝国,走上了殖民道路。
到了十九世纪,西方人灭绝土著人口。
这个变化就是从人口发展引申出来的变化。
十六世纪西方人口少,只能走殖民道路,到了十九世纪,西方人口已经大爆发,许多土地就不要土著了。
澳洲的直接种族灭绝行为,就是因为这个历程的改变。
七千万人口的大明,走向西方早期的殖民道路,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河。
而为了不开历史的倒车河,以片井制度为形势的变相圈地运动,就必须推动下去。
如此才能获得进入分配模式的大量人口,施行真正的大海外计划。
朱高炽有这个信心。
因为他还年轻。
姚广孝带来了朱元璋的书信。
“圣人第三次要求小王爷去应天府,小王爷真的不考虑吗?”
随着朱元璋的书信,还有朱棣的书信。
朱棣要求派遣一支北平新军去京城。
“这样的话,应天府看起来要安全了不少。”
“倒也不是绝对,有时候明面上的刀枪不可怕,暗箭才让人防不胜防。”姚广孝提醒道。
“皇爷爷能杀人,我是信的。”朱高炽笑了笑。
“皇爷爷说交给父王一个干干净净的朝廷,我相信皇爷爷能做到,但是目前我的确不适合去应天府。”
“北平的改革,没有我坐镇的话,恐怕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阻碍,必须由我亲自盯着。”
大明太大了。
朱高炽没有信心从全国入手,只有一个个的地区来推动。
“皇爷爷的身体怎么样?”朱高炽更关心这个。
人的思考随着立场的变化而变化。
以前朱高炽很关心朱元璋的身体,现在的朱高炽,同样关心朱元璋的身体。
不过前后的目的不一样。
朱元璋的威望是和平入应天府的朱棣比不上的。
既然如此,朱元璋活得越久,对自己越是有利,朱高炽反而不希望朱元璋身体不好。
“圣人的龙体好坏谁也不敢打听,燕王从来不说,我们更不敢贸然询问。”
姚广孝小声道。
“回信皇爷爷,告诉他我现在还不能去应天府的原因,请皇爷爷养好身体,外面的事情就交给孙儿来做,京城的事情,请他老人家帮忙照看一二。”
其实现在的局面最好。
朱元璋和朱棣坐镇京城,压下南方反对力量,给了自己更多的时间,让自己在北方的土地上进行改革。
真要是发生一场大明南北战争,朱高炽肯定是有信心赢得胜利,但对于北平的改革却要耽误数年。
“明年夏天前,北平到应天府的铁道会修通,北平的土地改革也会完成,我主动去应天府。”
朱高炽给了承诺。
那时候,朱元璋应该不行了,他带着军队去为朱棣助威。
第四百四十四章 地图开疆
大宁行省。
“郡王。”
“出去打猎啊。”
几名侍卫进门问道。
朱高煦自从来到了大宁,在军事方面没有让人失望,令许多原本担忧的人放心了。
大宁数十卫所的安稳,除了燕王和朱高炽的威望所在,更有今日军制改革的顺利,朱高煦同样发挥了一些作用。
朱高煦和大宁武官们预想的不一样,这位高门大院长大的年轻人,在军事上不但有自己的见解,更在自身武力上令人服气,号称大宁第一大力士。
骑术,弓术,刀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收获了不少的威望和人心。
“没空。”
朱高煦改了性子,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竟然在看书。
高阳郡王的脾气很好,性格直爽,获得了许多军士的喜爱,侍卫们甚至敢和高阳郡王开玩笑。
“郡王读春秋吗?”
朱高煦瞪了一眼,“敢打趣本郡王。”
“嘿嘿。”
几人走过来,这才看清楚朱高煦手里的书,竟然是一本厚厚的图册,是十一行省一地区的舆图。
最前面几页是折叠起来的图纸,摊开后就是大明北方的舆图。
“哇。”
“大宁有这么大。”
几名侍卫惊呼。
在北方十一行省一地区的舆图上,奴儿干竟然有两个大明行省的规模,在极北方很多地区是空白的,但是被画了上去。
沿着草原上的瀚海分界,瀚海以内分别是大宁行省,比他们知道的大宁大了数倍,隔壁的开平行省同样如此,一直延伸到瀚海的官山一带。
这个瀚海可不是海。
是大漠上的沙漠,漠南漠北的交界处。
开平隔壁则是山西行都司,本来计划中也是升格为行省的,考虑人口分布,最后归入了山西行省,接壤河套地区,在再边就是西域行省。
以开平行省,大宁行省,山西行都司,西域行省,在内地外形成了大保护区。
辽东行省,北平行省,山西行省,陕西行省,四行省成为了内地。
在大保护区外,则是塞南行省,从东部捕鱼儿海开始,一直到西部的尔泰山脉。
犹如一个锅盖,盖住了开平行省,大宁行省,山西行都司,西域行省。
在锅盖上还有一个锅盖,就是塞北地区。
塞北地区以北画了无边无际的空白地图,还专门标注了里程,以北一万里皆是大明国土。
“北边有一万里的土地?”
“不知道。”朱高煦摇摇头,别说塞北以北的一万里,就是一千里都没人去,根本无法生存。
“那还画进来作甚。”
“大哥这么做,肯定有大哥的用意,只要我大明一直强盛下去,谁敢反对我大明的这本舆图。”
“反之,我大明弱败的那天,别说这些土地,就是现有的土地有多少也保不住。”
朱高煦在朱高炽身边呆了几年,多少受到些影响。
大哥常说不怕地图开疆。
古人说整个天下都是中华的,胃口要大多了。
多少国家不也是地图开疆,只要实力足够,实力有多大,地图开疆就能有多大。
“你们收拾收拾,明天跟我回北平。”朱高煦说道。
“小王爷来命令了?”
“大哥说大宁这边已经稳定,不需要我留在大宁了,我们要去山东,那边大户多啊,还有圣贤之乡。”
“听说那家人来北平向小王爷祝贺过,难道还反对小王爷的改制。”
“哼。”
朱高煦轻哼一声,轻声笑道,“谁赢帮谁呗。”
大宁外是第一层“锅盖”塞南行省。
在塞南行省的商团,比起塞北行省的商团要多,塞北太贫瘠了,也没有什么人口,全凭借是商团从内地招工,成本太高,而且铁道还未通车。
塞南行省的铁道建设的早,目前和北平的一段,和山西行都司的一段已经通车。
至于塞南西部到丰州的通车时间,估摸要到明年年中了。
在离开大宁前,朱高煦视察了大宁行省。
整个大宁行省,原来全宁卫以外的土地,虽然划入了大宁行省,但属于无人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