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中国的军队,永远团结在人民的身边。
这不是光口号就能带动起来的,当兵能有多大的利呢,这是崇高精神水平的体现。
只是随着美国建国的时间越长,开始有了类似的根基雏形,但还远远无法跟中日相比。
一句为了中国。
立马就能让中国沸腾。
所以后世的美国,开始强调伟大美国,想要铸造这种类似的国家精神。
从美国历史以来各精神层面阶段的改变,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美国的变化。
那么大明。
世界上战斗力第一的军队,具备崇高的国家民族精神,试问天下有什么东西挡得住他。
“道德是必须的,没有道德的国家,必定长久不了,不光国家经不起磨难,百姓生活的社会也会充满了痛苦。”
“相反,当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与国力相匹配,这个国家就是最伟大的国家。”
法国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摇篮。
虽然表现的比其他国家要好,但他最后体现出的西方文化,道德发展的方向,已经证明了远不如东方文化。
张辅连连点头。
他知道最近小王爷的烦心事。
说实话。
小王爷那件事的做法,的确让张辅觉得不对,这种手腕无法服众。
但是。
小王爷就是小王爷。
他引导的北平,现在的成就,以及未来的蓝图,让张辅可以接受小王爷任何的缺点。
就像现在对学校和教育部指出的方向,都是张辅希望看见的。
“还有就是游行的事。”
朱高炽向张辅解释了一番。
学校要充分发挥出应该有的作用。
学生。
不能只在学校,社会实践也很重要,现在的北平,有充分宽松的资源环境。
因为北平模式还没有竞争对手,更没有后世那样,被那些列强垄断了道路,需要寻找各种新的道路突破列强们的垄断和打压。
一个和平了几十年的国家,真不知道是如何成为了他们口中世界的威胁。
人家想欺负你,什么借口找不出来。
没有借口那就编造借口。
……
北平大剧院。
这里是一家剧院,但也不只是一家剧院,因为独特性,在支援各家剧院建设的时候,自然掌握了话语权。
靠着先手优势。
北平大剧院储备了大量各方面的人才,从舞台,刀具,灯光到乐器,音乐。
这一天。
世子府送来了一首词,命令北平大剧院立刻制成,为北平即将开始的大游行做出卓越贡献。
“这首词……”
一名乐师看得目瞪口呆。
现在的曲调,最像后世歌曲的是江淮地区的小调,但是主要以家长里短为主。
也是周世子前几日在大剧院所唱过得。
“这词好啊,比以往的精神要高。”另外一名乐师狠狠的拍了大腿,两眼放光。
既然是小王爷出手,北平大剧院自然不敢马虎。
所有最优秀的人才都被召集起来,制作这首新词。
用什么方式来唱,用什么乐器来伴奏,用女声还是男声,高音还是低音。
“今天加班加点,诸位各自写一篇出来,晚上碰头,决定谁的最好。”管事最后拍板。
北平大剧院的后台工作人员,放下了所有工作全力以赴。
下午时。
长史府官员来检查进度,看见连影子都没有,急了起来,大声说道:“这是小王爷布置的重要任务之一,你们可别出篓子啊。”
北平大剧院拖了后腿,自然会有处罚,他也逃不过连带责任,着急的满头大汗。
“不是我们做不出来,反而因为小王爷吩咐的重要任务,我们才不敢马虎,必然要做出最好的东西来。”
听到这个回复,那官员才松了口气,仍然不放心的说道:“时间段任务紧,我也帮不上忙,但是你们有什么困难,第一时间告诉我。”
“没有困难。”
管事信心十足的说道。
北平大剧院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官员怎么可能解决,术有专攻,不是外行能出上力气的。
结果管事失算了。
北平大剧院的确底蕴不少,可用各种方式编制出来的表演,都觉得欠缺了一些力量。
“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又听了一遍。
各大剧院的名角都被召集起来,连七妹都被请来了,可每个唱完后,总有人不满意。
“不是不好听,七妹唱的就很优美,怎么形容呢。”
乐师们愁眉苦脸。
“要不要一起唱?”
年轻的赵锐在打杂。
他忍不住说道:“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有时候会一起唱歌,我觉得这首词一起唱才有力量。”
第三百四十八章 力量的聚集
“师傅们,先吃饭吧。”
食堂收到通知,单独为加班的工作人员们准备了宵夜,推着装满食物的推车走进来。
“谢谢,谢谢。”
管事连声称谢,然后招呼人们,“先来吃宵夜,吃饱了肚子才有力气琢磨。”
人们没有动。
他们全力以赴的想要把事情办好。
这在后世已经是很难看到的精神,只有在部分地方才能看得见。
奉献精神已经成为了被嘲讽的对象。
不是人们错了。
但是在现在的北平。
人人都想要奉献。
七妹哪怕再挂念自己的孩子,虽然她还没有恢复上班,属于义务的帮忙。
但是她仍然从早到晚没有休息过。
嗓子都哑了。
按照科学的说法,这种行为是不健康的,效率比并不高,反而劳逸结合才更有效率。
但是却不知道奇迹。
奇迹。
是人创造出来的。
一个接一个的奇迹。
没有人觉得自己吃亏了,也没有人觉得自己被剥削了,更没有人偷懒。
热气腾腾的宵夜,已经冷却了下来。
伙房的大师傅叹了口气,推着推车离开,他要把宵夜重新加热。
“今天你们加班多晚,我们伙房就陪多晚,只要你们饿了,我们伙房就一定让你们吃上热乎的。”
大师傅坚定的说道。
“不用如此,你们伙房明日还要为大剧院做饭,工作辛苦,早点回去歇息吧。”
“哈哈。”伙房大师傅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咱这铁汉子,别说一夜不睡,就是三天三夜不睡,站也站得直,烧得出好饭。”
二胡的伴奏声响起。
然后就是三排瓷铜的编钟乐器。
一个人背着背带,木托抵在肚子上,两手拿着细锥,敲击的编钟,发出美妙的音乐声。
然后是笛子声音响起。
……
合成了气势宏博,节奏明快的前奏。
“咱们工人有力量。”
一位中年工作人员,用洪亮宽广的声音先起了头。
“嘿。”
工作人员身后,是三排的人员,其中有半数以上的女性,正是赵锐的建议。
他说有一次在学校。
早操完后,不知道哪个班级先唱起了歌曲,最后女子班也唱了,这个场面他久久无法忘记。
赵锐是赵家寡妇的孩子。
赵家寡妇是北平大剧院的名角。
继承了母亲外表和嗓子的赵锐,多年来读书,又在学校毕业,竟然成为了此次临时负责人之一。
他的建议最后被采纳。
人们最终决定他的想法最好,试过了几次后,的确让人无法挑剔,所有的乐师都接受了。
当然了,主要还是乐师们,他们充实了这个方案。
“嘿。”
“咱们工人有力量。”
合唱声,就像在人们心中击打。
这句话就像具备了魔力,人们耳朵听到后,心里就生出了力气。
这是一首让人们有力的歌。
“每天每日工作忙!”
男主唱把短短的七个字,唱的起伏连绵,听起来难以忘记,只觉格外的醒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