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陈德言,家资小富,但足够维持体面生活,功名又不算高,所以不去做官,并不担心会惹来麻烦。
就算有麻烦,也轮不到他。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因为他们所在的圈子。
北平的技术报,已经传入了山东,不少人感兴趣,会托好友从北平寄来。
有商机就有商人。
许多商人会把北平的技术报带回去各地,卖给需要的人。
这种花“巨资”买技术报的行为,是普通百姓不能理解的,他们认为是败家的行为。
这是两者生活水平决定的,产生的不理解。
买技术报的花销,是百姓一个月的开销,他们肯定是无法理解的,而对于陈德言这种人,他觉得值。
因为买技术报的钱,对他而言不值一提。
而在北平。
因为当地发行,所以技术报的价格很便宜,不少工人家庭也会购买,这是社会财富的体现。
今日。
陈德言把以前看过的技术报,又拿出来看了一遍,打发日常的无聊时间。
心中一动,想起了一篇古代绘图的书籍。
他返回书房,找到了这本书,认真翻阅后,结合书本上的内容,在自己的想法上,写了一篇新的关于绘图技术的文章。
正准备寄给北平技术报时,两名穿着中华重工工服的人,敲响了他家的大门。
家中老仆引了进来,几人落座后,一番寒暄,陈德言才知道了二人的来意。
原来技术报要拆分了。
“技术报的篇幅太多,而且刊登的内容,也偏离了技术报的名字,所以经过上级商议,最终决定拆分技术报。”
陈德言很好奇。
“这等事,为何还需要专门来通知老夫?”
两名工作人员连忙笑道。
“陈老先生可不是普通人,您在我们技术报递稿了好几篇技术文章,是我们技术报的名人,所以专门来登门告知。”
听到这个解释,陈德言非常的高兴。
虽然对他带来不了什么利益,而且技术报的稿费,也没有放在他的眼中。
但是这份技术报对自己的尊重,说明了自己的才能被人看重,这才是他忍不住兴奋的原因。
古人多数比较淳朴,因为时代的原因。
陈德言很认真的解释,“老夫递交的那些稿子,虽然出自老夫之手,其实许多是借鉴古籍,算是借花献佛,不算老夫的真本事。”
两名工作人员没有奇怪。
自从技术报创办以来,别的内容的文章不提,只专业技术的文章,向来是不缺的。
特别随着技术报的名气越来越大,投稿的人变得更多,无数的技术文稿出现。
仿佛大爆炸一样,炸出了好多的东西。
不过作为技术报的工作人员,他们接触了很多投稿人,以及审稿虽然他们没有参与,但是毕竟属于一个报社,互相之间有交流。
技术报有个看法。
现在的时代,是最容易出名的。
因为无数的古代技术,只需要翻新,加上自己的注解,局部的改进,就能出成果。
这个时代什么时候终结呢。
可能把以往和现有的技术,全部翻找出来后,大概就不会这么容易了。
当然,在这个背景下,也会出现一些新的,以往没有的技术。
比如工厂扩大后,诞生的各种需求,工匠们为了解决这些需求,就要想出别的办法。
这些办法大多数是新的技术。
前一类是工业革命前,主流的技术推动力量,后一类则是工业革命时期后,诞生的新的技术推动力量,代表之一如工匠出身的瓦特。
两名技术报的工作人员,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与陈德言之间,具备良好的沟通基础。
“陈老先生谦虚了,先民的成果是耀眼的,而陈老先生在先民的成果上推陈出新,同样是耀眼的。”
另外一人附和道:“正是因为有陈老先生这样的人,才让技术得到不停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是对社会有功的人。”
“哈哈哈。”
陈德言笑的合不拢嘴,连说:“不敢当,不敢当。”
两名工作人员来拜访陈德言,没有带昂贵的礼物,而是把最新一期刊登陈德言文章的技术报,以及稿费也带了过来。
技术报和稿费,价值没有让陈德言动心,但是这么礼遇,让陈德言很开怀。
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何况技术报上,不但刊登了陈德言的文章,还标注了他的名字,他如何能不开心呢。
技术报的传播,主要还是在北平,其次是山东,然后是山西和陕西,其余的地方寥寥无几。
并不是广阔地区对技术报没有需求,而是信息传播速度如此,技术报的传播辐射速度已经很快了。
两名工作人员,告诉了陈德言技术报拆分后的详细情况,以及技术报的投稿地址还是原来的。
陈德言最后留二人吃饭,二人解释还有其余的地方要跑,陈德言向二人打听过一个人。
一名在技术报上,同样刊登了很多文章的,他们这个圈子中的“名人”。
“此人和老先生一样也是山东的,不过老家在济南。”
“哦。”
陈德言了然,心中下了决定,过几日出趟远门,去济南拜访下这位大家。
两名工作人员告辞了陈德言,他们的行李很多,寄放在了客栈,还有他们的马车也留在那里。
古代驿站系统的发达,还有城市口的客栈,货栈等,具备各类专门的功能。
前提是有钱。
因为这些都需要花钱,普通百姓没这个需求,自然也舍不得花这份钱。
除非发生紧急的情况。
例如赵家寡妇,她的亡夫客死他乡,就是同乡花钱请专门的人员,千里送回北平。
这个钱,赵家寡妇掏空了家底还给了老乡,加上操办亡夫的身后事,让赵家原本还算富裕的家庭,直接变为一穷二白。
能供应两个儿子读书,可见其父生前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只不过生老病死。
哪怕后世小康之家也承受不起意外,何况在生产力更低下的古代。
技术报拆分了。
技术报还是技术报,以前人们投刊还是往这里投,不过非技术的文章,会刊登在中华重工生活报。
北平技术报,也改名为中华重工技术报。
名字的更换,背后蕴含了某种意义。
表明了中华重工,正式登上一个舞台,也说明了中华重工,已经做好了准备。
不光是技术报。
北平大剧院也开始了整改。
朱高炽离开了北平,但中华重工的发展没有停滞,反而因为朱高炽的放权,大刀阔斧的自我改进起来。
北平。
形势越发紧张。
第二百九十三章 七妹的黑暗
有的人乐于追求新的事物,有的人排斥变化。
有的人习惯自己的生活一层不变,害怕新的冒险,有的人喜欢游历,去陌生的地方接受新的习性。
那么放到更高的层次,可以称之为保守,可以称之为激进,可以称之为落后,可以称之为先进,还可以称之为稳重,也可以称之为轻佻。
按察使司主官王礼。
他在地方上的权利,比西方的大法官还要大。
但权利也是人构成的。
在面对同等敌人的时候,他的法令,并不是下发后,就能执行的,这个过程需要继进行较量。
从一件事情,来引发讨论,成为他的突破口。
这件事可以经过他专门的挑选,甚至可以说挑起,或者借助社会发生的事。
七妹的工钱,比普通工人还要高。
她有多少钱,一般人没有往这方面考虑过,但有部分人盘算过,甚至越说越离谱。
“你们家的儿媳妇,抛头露面,天天和男人们混在一起,啧啧,真是丢脸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