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1 / 1)

('

又或者大剧院的业务水平提高了,总之,士兵救人牺牲的新戏,反响要超过了以前所有。

无数的人来观看,许多人看了一次又看一次,赵宏的好朋友,和他一样年轻的后生,一天看了三场。

上午场,下午场,傍晚场,一天不停看了三回才念念不舍的回家。

至于赵宏,他已经去了金州快一个月,过年也回不来,要到明年开春才能回北平。

北平大剧院的新戏,在北平演出了整整两个月,第三个月的时候,奉命去各地巡演。

赵寡妇一家,今年的年关,一家三口竟然分散到各地,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做。

这在农业社会,是很奇怪的事情,但赵寡妇一家三口,竟然有些习惯,并没有太多的感触。

正如朱高炽当初向朱棣所言,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的时间会越来越“宝贵”。

当然。

赵寡妇一家是特殊的,在北平是特例,北平还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上。

工业人口虽然递增,但许多工业人口,并不在中华重工体系的直接管理下。

换句话说。

这些工人,没有享受到社会资源分配的红利。

调研司走访全北平,把报告递交上了朱高炽的台面上,朱高炽认真的翻阅。

“北平人口在洪武二十四年,总人口为二百六十四万,乃至洪武二十八年,人口超过了三百万。”

调研司没有实力亲自统计北平人口,数据来源于官府提供,所以调研司只能给出大致数量。

官府实际给出的人口,其实还是两百六十余万,根本没有下力去统计。

这些人口,其实是调研司自己估算出来的,更加不知道是否准确。

朱高炽对三百余万的人口,其实并不算满意。

因为他的胃口大。

第二百七十章 比北平人都还要北平

越来越多的商人,从各地来到了北平,参加所谓的第二届全体商业大会。

中华重工对商业的治理,属于抓大放小,对重要行业,例如煤炭业,因为煤炭开发的难度,所以没有直接管理。

但是成立了煤矿行业协会,以及上下游垄断的方式,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随着建设商团的成立,吸引了无数的资本涌入,新加入的南方商人,从南方招手了大量的工人前往北平。

无论是资本,还是人力,以及促进生产效率,这些南方商人,已经是中华重工体系中重要的一块版图。

煤炭矿区的大开发,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至今没有发生供不应求的情况,拖延工业发展的脚步。

南方商人的加入,可以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北平的人口只有三百万,农业是基础,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南方商人从南方带来的工人,有力支持了工业化需要的大量人力。

周世丰从金州考察回来,谨慎的提议。

“旅顺口的发展速度令人咋舌,其发展速度之快,不比中华重工总部发展速度慢,甚至有赶超的趋势。”

“属下在旅顺之行,对旅顺模式有很深的感触,其中的关键,是旅顺口的阉工,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年关将近,以及第二届全体商业大会,以及中华重工内部大会等事宜,朱高炽的工作量翻了数倍。

他现在很忙,连郭彩莲都顾不上,不想听周世丰的长篇大论,直接打断了对方的话。

因为朱高炽知道周世丰想说什么,无非是把阉工引入内地,毕竟阉工性价比太高。

“周掌柜,你的想法错了。”朱高炽直言说道。

周世丰不敢怠慢,也没有急着解释,而是耐性等着小王爷接下来的话。

“在许久以前,我就提出过,中华重工不是以利为主的体制,而是以社会资源分配,百姓安居乐业为重。”

“无论是当初对煤炭行业的约束和让利,以及诸多的手段,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服务。”

“诚然,旅顺口的模式成就,令人很吃惊,但是旅顺口的环境,和我们内地是不同的。”

“发展工业需要什么?”朱高炽问道。

“人口。”

周世丰准确的回答道。

北平的工业发展进入第五个年头,就出现了工人短缺的现象,对劳动力出现了需求。

不是说北平没有人,内中的原因很复杂,周世丰没有想要详细解释,他知道小王爷比自己懂的更多。

朱高炽点点头,然后说道:“辽东人口太稀少了,而现在北方人口都还在恢复期,更不提移民辽东。人口的增长,需要的是时间。”

“那么为了快速发展辽东,使用阉工是有利的,阉工为辽东发展打下根基,然后国内移民获得宽松的环境。”

朱高炽最后说道:“既不耽误辽东的发展,又保证了移民辽东百姓的安居乐业。”

周世丰已经明白了小王爷的想法。

其实他很早就理解,但是呢,旅顺口的发展速度,实在是令人动容,他作为中华重工的大掌柜,不得不提出来。

至于小王爷是否改变主意,那就不在周世丰的顾虑之中。

如果小王爷改变心意,他自然跟着改变中华重工后续的模式,如果小王爷没有改变,他周世丰也算是尽了提醒的责任。

当年还算是“淳朴”的周世丰,终于开始具备了政治素养,变得不再“纯洁”。

中华重工犹如快速行驶的铁道马车。

不少人跟着铁道马车“一日千里”的成长,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有的人“原地踏步”,还有的人已经“下车”了。

周世丰的表现,令朱高炽觉得满意。

中华重工的规模,需要一个老成稳重些的老人,太过激进的年轻人,适合在下游工厂提供活力,但不适合成为舵手。

因为中华重工的规模太大,涉及的资源太广大,不能出现半丝的差错。

朱高炽发展工业,追求利益只是手段,让百姓们安宁富裕,国家强盛才是目标。

两者不能本末倒置。

把阉工引入内地,的确提升了利益,可也是变相减少了百姓们的就业机会。

如果追求利益,朱高炽只需要压缩工钱,把现在中华重工宽厚的工钱福利体系,恢复到传统水平。

以现在中华重工的体量,可以节省三成的开支,这三成的开支节省下来,可都是纯利。

但是朱高炽需要吗?

金钱只是手段啊,如果不能发挥出该有的作用,不过是堆破铜烂铁臭纸而已。

所以中华重工放弃了使用阉工模式的做法,仍然保持原来的模式,施行给工人宽松工作环境,高福利的报酬的原则。

当然。

军籍工人,仍然是最高待遇,其次才是民籍,毕竟世界是残酷的,正如先民所言:国之大,忘战必危。

再富裕的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撑,那么只能吸引更多的国家来抢掠。

在北平的街头。

年轻的商人祁胜安,接待了从南方来的朋友,在他的号召下,不少老家的商人,大胆来北平经商。

大明的商业环境可不如后世。

哪怕在后世,每个地方的经商环境都不一样,更何况大明呢。

越是宽松的经商环境,越是吸引商人们,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古代江淮地区经济的发达,哪怕在古代,经商环境也是超过其余地方的。

但是现在异军突起的北平,特别是经过祁胜安的亡父之事,一年的传播下来,鼓舞了许多的商人。

经商的风险大啊。

能有一份保障,这对人的诱惑有多大,只通过来北平经商的商人,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些小商人,与人合租一条船,把南方的商品运来北平,再从北平采购北方的商品运去南方。

有句话叫做只要站在风口上,是只猪也能飞起来。

现在,北平贸易中心就是风口。

只要不犯错,不出意外,在北平取缔了大小公私的关卡,鼓励通商的环境下,人人都能得到利润。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