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也没有想到,当年整日昂着头,怼天怼地模样的大小子,转身一变加入了铁道工程队。
和少年一样的有不少,是改名铁道工程部后,为照顾自家子弟开的后门。
“必须用粮票才能打折吗?”少年想要买三套牙刷。
每期的技术报上,有许多奇怪的知识。
例如有兽医说牙口好,说明牲畜健康,那么人也是如此,有好牙口,才能活的长寿。
很快,又有人在兽医的说法上,提出了新观念。
很多老人掉牙齿,没有牙齿,那许多食物就吃不了,那么就无法获得维持人健康的元气。
所以想要长寿,就要有好牙口。
而牙齿掉光的老人,基本上活不了多久,根据这种现象,提出了口腔健康的思想。
少年虽然无法进去报纸室,但是听到不少说法,令他觉得很有意思,也觉得技术报说的肯定是对的。
他们家以前可用不起牙刷,用柳树枝代替。
柳树枝的一端,用牙齿咬呀咬,咬成了丝状,就可以使用了,谁还舍得花钱买牙刷呀。
不过当少年看到供销社牙刷的价格,心动了下,每个月都有工钱的少年,刺激了他购买的欲望。
这就是商品的魅力。
你不看到它,能做到永远不买它。
而越多的商品摆在眼前,越能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两者关系成正比,这是人类追求美好事物的天性。
少年希望寡母和弟弟,一家人都健康,平平安安,牙刷刺激了他的消费欲。
“只有用粮票才能打折。”工作人员平静的说道。
少年失望的离去。
工作人员没有挽留。
用粮票才能打折,是供销社的硬规定,谁也不能违反,工作人员可不会为不认识的人冒险开后门。
“看来下个月发工钱,要兑换些粮票。”少年如此想到。
看了眼隔壁的粮票银行,少年没有产生顾虑,不用的粮票,可以在粮票银行兑换钱币。
中华重工内部推行小额粮票事宜,经过调研司的调研,大多数工人都反对。
所以粮票没有强硬的推行,而是改为工人自愿。
第二日,少年写了申请,财务下个月用粮票来发工钱。
又过了几日。
各厂的告示栏上,张贴了公告,总部筹办大剧院,有兴趣的人,可以报名加入大剧院。
“什么叫大剧院?”
告示栏上,会张贴总部各厂的信息,还有一些小道消息,许多人都会来观看。
看到新的招募,有工人好奇的问道。
周围的人也不知道,最后有个人笑道,“这招工要求,看上去不就是唱戏的么。”
“总部要成立戏班子呀。”
“让女工抛头露面的,成何体统。”
“哟!”有工人寻声望去,打趣道:“你这话可不兴说啊。”
少年兴高采烈的带着牙刷,蜂蜜,在假期乘坐铁道,回到在房山的家里。
“什么?娘要去大剧院?”
赵宏目瞪口呆,不可置信的问道:“娘报名了吗?”
从学堂回来的弟弟赵锐点了点头。
“你怎么不拦着娘?”赵宏不满道。
“娘觉得那边做活工钱高,而且我看娘也很欢喜,为什么要拦着娘?”
“你读书读傻了呀,娘又不年轻了,我也大了可以挣钱养家,让娘去唱戏像什么样子。”
赵锐摇了摇头,“大哥,你以前可不这样。”
两兄弟第一次争吵。
不过当他们的母亲从外面回来,两兄弟没事人一样,赵宏更是提也不提劝阻的话。
第二百三十一章 十二平均律
“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在把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东亚文化要比西欧有成效得多。”
“虽然东西方因为种族、距离等原因,导致文明传播有很大的阻碍,但具有深远社会影响的发明,仍然能从一种文明向另一种文明自由传播。”
“事实上,这些发明大都是从东方传到西方。”
——〔英〕李约瑟。
十二平均律又称十二等程律,被一致认为是“标准调音”、“标准的西方音律”。
此理论被广泛应用在世界各国的键盘乐器上,包括钢琴。
是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以算盘开方的办法发明,史称“律圣”或“乐圣”,被中外学者誉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十二平均律是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
十七世纪,朱载堉研究出的十二平均律的关键数据——“根号2开12次方”被欧洲传教士带回了西方,深深影响了西方的音乐,故朱载堉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
御史突然弹劾朱棣,惹得朱棣大怒,朱高炽离开了王府,躲在大兴,免得在朱棣面前碍眼。
在朱高炽看来,这件事并不严重,因为他了解未来,旁观者清,结合几年来对政治的了解,得出此事反而有利藩王。
不过当局者迷,光凭借口头话安抚不了朱棣,朱高炽也就躲些许时日,等应天府那边出了结果,朱棣自然就明白了。
外人如何看,朱高炽不理会,趁着这段闲余时光,亲自组织起了大剧场。
至于技术。
把中国古代至大明以来的传统技术,全部收集加以汇总和优化,已经足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而物质文明之上,还需要精神文明,朱高炽需要一种新的精神文明的载体。
可以做到让军民融合,有利于他加强自身的实力。
大剧场请了几位戏班主,几人在朱高炽面前大气不敢喘,全神贯注的听着。
朱高炽温和的说道:“在宋元时期,戏曲以瓦舍勾栏,神庙戏台为主,到了我朝,只御用勾栏在京城就设了两处。”
“在戏曲之道上,诸位比咱要精通。”
“但是咱想要的剧场模式,是给老百姓看的,不要文章不要玄妙,只要贴地气。”
几位戏班主有些纳闷。
有庙会就有戏曲,都是老百姓在看,他们这些小班子,走的就是民间路线。
可因为身份差距,几人不敢贸然询问,互相看了看,皆不敢开口。
朱高炽看出众人的遗祸,于是指引:“你们可知道岳家军?”
听到问话,有人鼓起勇气回答:“无人不知岳爷爷,岳爷爷的戏,百姓们最爱看。”
“岳爷爷的戏,市井中小儿都会唱。”
朱高炽点点头。
岳飞已经是民族精神代表之一。
抹黑岳飞的言论,其心思无非是想要瓦解民族凝聚力,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不少人呕心沥血,东拼西凑,钻研出各种论调。
“岳家军的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股精神可以流传几千年。”
“大明军人就应该学习这股精神,老百姓则要爱戴这股精神,你们可以多编些这类的戏剧。”
“我们北平诸卫,也有很多类似的事迹,你们结合这些故事,制作一场新戏。”
朱高炽最后一句,点明了他真正的目的。
“父王多次北征大胜,军队中有很多感人的事迹,而戏曲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
“咱这里有几段故事,你们拿回去编写,做成受百姓喜欢看的戏曲。”
朱高炽说完,一旁的文书,拿着几本册子进来,分别交给众人。
几位戏班主接过一看,恍然大悟,懂了小王爷为何会招来他们几,回去后连忙编写新戏本,三日后交给小王爷挑选。
布置了戏本的任务,朱高炽又招来王府的乐器师傅们,直接把十二平均律的技术图纸,交给了乐器师傅们。
要求他们根据这个图纸,制造新的乐器。
十二平均律指八度的音程,按波长比例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也就是小二度。
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称为全音,将一个八度分成十二等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