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真闻言,因为不懂小王爷的安排,有些迟疑了起来。
倒不是怕辛苦,主要是关乎自己的前程,而小王爷毕竟不是王爷,他有些怕小王爷是随手之举,毁了自己终生。
见到王真的神色,朱高炽没有不满,这是人之常情。
“咱准备在金州建立一个林厂,向北平提供木料,随后还会建一个船厂,需要能信任的人,燕山卫中,思来想去,咱想到了你。”
“你不但是王府值得信任的人,也是有才能的人,此事交给你,咱才放心。”
朱高炽笑道。
王真脸色缓和起来,没想到小王爷是这么看他。
“可是属下对林厂,船厂一窍不通,只会打仗,会不会耽误小王爷的差事?”
听到王真松口,朱高炽笑得更加开心。
升官发财谁都愿意,但是能为王府的差事,而不顾自己的利益,具备大局观的人,属实难得。
“林厂,船厂,会有专门的掌柜和匠户,你要做的是负责军事组织,配合孙老将军,做他明面上不好出面做的事。”
朱高炽没有隐瞒王真。
要做事手下就要有人,那么事情就瞒不住这些人。
如果王真这种“根正苗红”的人都不顾自己的利益出卖王府,那该反思的是不会是王真,而是王府。
是管的太松,还是管的太严。
朱棣的手段,未来已经证明,不但没有人出卖他,反而布政司的官员向他通风报信。
这是朱棣的人格魅力的体现,建立于他的才能之上。
“既然如此,属下愿意与金州。”王真不再推辞,想了想,提出了疑虑:“不过金州卫初建,恐怕没有人力可用,从北平招人吗?”
“一部分人从山东招人,由外柜的管事们负责这块,一部分从辽东招野民。”
大明的隐户问题,从立国之初到终结之时,不但从未解决,反而倍增。
特别是卫所,是隐户的重灾区。
卫所是军事组织,诸事保密,其中人员的名册更是机密,地方官府无法知晓。
为了防范外人控制兵权,诸多规矩下,连兵部对卫所的一些事情都不知道。
而卫所又是封闭式组织,军官世袭罔替。
所以军户的实际管理人数,全国没有统计过,也就无从得知,像辽东在明末是隐户重灾区,所以有些文字记载。
主要内容就是卫所周边有隐户,不再官府民册中,但是受卫所管理。
朱高炽要解决这个问题。
卫所是要透明的。
军籍上是多少人就是多少人。
卫所周边的隐户,给武将们创造了揽财的条件,提供了腐化的温床,必须要解决掉。
正如后世,最伟大的总设计师,力排众议,顶着巨大的压力,杜绝了军队经商一个道理,保持了军队的纯粹性。
通过把这些野民吸收到管理秩序中,即解决了卫所的问题,又满足了用工问题。
“你明日去一趟中华重工,咱已经交代了文书房,你去看些资料,做好准备。”
“喏。”
王真应道。
第二百零三章 百厂计划
“叮铃铃”。
密云站。
张辅和马林从大宁回来,把前番借来的马匹,交还给密云站,乘坐上了铁道马车。
“能坐这家伙,我就不愿意骑马。”张辅和马林在座位坐下后,忍不住笑道。
骑马多累啊。
马也累,人也累。
而乘坐铁道马车,不但不累,还能沿途赏阅车窗外的景色,人们总是对陌生的事物感到新奇,包括景物。
“现在乘坐的人好像变得多了。”
马林扫视了一眼车厢,已经乘坐了十余人,从门口还在陆续上人,仿佛要坐满。
“密云是大站,有铁矿和密云分区,加上官府的差役,还有不少的商人和伙计,理应之举。”
张辅随意的回答,并不觉得古怪。
密云的经济活力并不高,但属于边地,开中法的原因,许多内地的商人会来此地。
还有与蒙古的互市,吸引了不少的商人。
车厢中,有穿着中华重工工服的,有穿着黑色皂衣的,有穿着常服的,还有穿着长衫的。
有位穿着中华重工工服的,左胸口的燕子图案没有镶金边,可见不是军户出身。
他的脚下有个木箱子,上面的板子揭开,里面叠满了黄皮夹子的公文夹。
黄皮夹子的公文夹,是中华重工的制式文具,提供人们夹带图纸,因为方便,连官府也开始试着使用。
张辅打量了眼此人,猜测他是技术人员。
“嘿。”
那人听到隔壁的声音,下意识的望过去,只见一人拱着手看自己。
“你是哪个部门的?”
那人连忙放下手中的黄皮夹子,同样的拱了拱手回礼,露出微笑说道:“我是工程部技术司的,这位小兄弟是哪里人呀。”
对面的人很年轻,充满了张扬,他的同伴也穿着工衣。
张辅笑了笑,“我是军户经济合作社的,我旁边这位是我的工友,工程部在密云还有业务?听说密云分区搬迁工作,已经完工月余了。”
“小兄弟消息挺灵通啊。”那人笑道。
虽然张辅没穿工服,不过那人却没有怀疑,很多人下工后也会穿工服,也有人不穿。
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对象是军户,但其中维持工作的,是调拨了一批工人,他只把张辅当做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工人。
没有想到眼前的两人,是军户经济合作社的副组长。
张辅虽然加入了军户经济合作社,但并不是进入中华重工,等于不是工厂编制内。
马林则属于工厂编制内。
“你这是?”张辅指了指那人脚下的大箱子,满满的黄皮夹子,好奇的问道。
那人也是自来熟。
铁道的人文如此,每列铁道马车上,都会有外向的人自发的交谈,即交朋友,也打发路途的无聊。
当生产力达到一定的地步,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这种人文才逐渐消停。
“我要去总部工作一段时间,这些都是我需要用的资料。”那人带着点得意卖弄。
“你知道吧,总部要建造一座大钟楼。”
“钟楼?”不光是张辅,马林也好奇了起来,周围的人也转过身,加入了交谈。
“总部不是有座钟楼吗?”前面的一人,侧着身子说道。
“这次要建造的钟楼,跟以前是不同的。”
那人笑着说道。
“有什么区别?”
“具体我也不清楚,我只负责钟楼的设计,具体的大钟是什么样子,还在研发司,那边的技术师傅已经制作好了。”
那人卖弄说道:“听说是挂在外面的,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用的圆盘,上面分了刻度,有指针转动。”
人们越发的好奇,都在想着是个什么样子。
“你是负责设计的?”马林问道。
“工程部的工程,筹备前期需要图纸,我就是其中的一员,钟楼是新事物,不光调了我,还调了好多部门。”
那人一脸的神神秘秘,“听说钟楼是小王爷亲自指定的事。”
果然。
这句话说完,人们露出惊叹的目光,令那人很满意。
“北平的变化可真快,每年都有新事物。”有人敬佩道。
众人看向了他。
“不瞒诸位,我是南方来的。”
“原来是位掌柜,失敬啊失敬。”人们拱手道。
“不敢当,我只是为东家跑腿的,前几日见了密云卫的指挥使大人……”
……
总部。
在原来钟楼的旁边,已经挖了大坑,工地上有砖头,有装了水泥的麻袋,有摆放整齐的钢筋。
十几名戴着缠棕帽的人,围着图纸到处指指画画,还有些工人做自己的活。
工厂的人们没有产生好奇,从旁边经过也不会多看一眼。
工地有什么好看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