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岩听完眼睛一亮,只觉得果真轻而易举,不免暗中佩服,难怪王爷看重此人。
此人如此的才能,王爷必定会大用,以后不能得罪,孙岩警示自己一番。
自己还能活几年,以后自己的子孙说不定还有求助此人。
连忙道谢,也不再逼酒。
金忠笑道:“小王爷谋划金州多时,也不会放任不理,有小王爷的手段,金州迟早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这指挥使的位置,只怕也会成为香馍馍。”
“有王爷在,谁也抢不走我的位置。”孙岩毫不在意,充满了欢喜,巴不得小王爷立马把他在北平的点石成金之术用在金州。
金忠点点头没再说话。
此人果然是老派风格,内外以王爷为主,最忠心的藩臣,把藩王当自己的主上。
不久,山东布政司的人来到金州,孙岩面都不见,只让下面的人去接待。
他的态度很强硬,完全不给协商的机会,气的山东布政司官员甩袖离开金州。
王府怎么和北平布政司明着不合,暗中合谋抢功,怎么和山东布政司打太极,以及如何上疏应天府,朱高炽浑然不管。
这些是朱棣和长史府的事,朱高炽也顾不上,工厂的事已经够他忙的了,何况还要图谋辽东。
最近一段时间,他先跑遍了燕山三卫,又从通州卫跑起,逐一拜访各卫指挥使,包括密云卫也去了。
无论密云卫和密云后卫前番的表现和态度如何,反正现在很配合,大开方便之门,没有出幺蛾子。
郑亨仿佛是彻底倒向了王府,郭英也好像知错就改,努力挽救前事不好的印象。
投桃报李,朱高炽把郑亨的儿子,卫指挥使舍人招入了文书房,安置在身边为自己办事,算是递交了投名状。
在石匣营见到丘福,丘福也是老将,治军之能不用朱高炽担心,主动邀请朱高炽,审阅了石匣营的营兵,见了不少武官。
回到了北平,朱高炽邀请了苏观等布政司官员,在城外属于王府的一处庄园接待了诸人。
颜钝虽然上任北平布政司,可他手下无人,还不如朱高炽在北平官府中声音大。
“咱准备在金州建立林场,从民户中招募人手,工钱暂定五钱每月,包吃包住,一年大概六两的工钱。”
苏观没有问具体事务,只问道:“工钱不高呀。”
一年六两的工钱,其实并不低,还有好多贫民呢,只不过对比中华重工,就显得低了些。
朱高炽无奈的笑了笑。
“工厂摊子铺的大,银钱有些紧,而且军户最低的一年是十两,总不能高过军户。”
“不过后续会调整,而且这次招募对象不同,以家为单位,男女同工同酬。”
家?
众人有些疑惑,虽然知道家的意思,但无法确认小王爷的心思。
“以夫妻为招募对象,每个人工钱是六两,这样下来一家人就是十二两。”朱高炽解释。
民户和军户不同,王府在军户中威望高,军户习惯了听王府的命令,但是民户不是如此。
那么以家为单位,即可促进消费,又可最短的时间,让王府的影响力扩充下去。
而且有家的人才好管理,有了孩子的,更是有软肋。
当独门独户的家庭从族户中分离出来,才是最适合工业需要的单位。
在朱高炽的计划中,中华重工最终会打造成家庭为主的半封闭社会环境。
以此促生成工业社会,不但具备工业化的人文环境,也方便形成市场环境。
“因为涉及民户,只能拜托诸位了。”朱高炽笑道。
军户归卫所,官府无权插手,王府想怎么变就怎么变,民户就不同了,而且又不是几十几百人,必须要经过官府的首肯。
“恐怕颜藩台不会同意。”苏观担忧道。
从北平招募民户到金州,影响了北平的人口,颜钝作为布政使,牵连了他的考核岂能同意。
第一百九十三章 养饿阉狼
苏观提出的问题,朱高炽思考了整整一天。
颜钝上任以来,对王府采取步步紧逼之策,实际上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做出实际行动。
总之双方目前的态势,朱棣是很满意的,所以朱棣不会同意,自己破坏王府和布政司当下的局势。
“小王爷,金右使来了。”外面传来通传声。
“快请。”
朱高炽连忙说道,并起身相迎。
不一会儿,金忠笑着走了进来,边拱手行礼。
“快请坐。”朱高炽绕过案几,满脸的热情。
两人落座后,朱高炽随口问道:“姚大师从应天府回来没有?”金忠摇了摇头。
姚广孝去了应天府两个月,所有事情都专传朱棣,朱棣不对外说,则谁也不知道姚广孝的具体消息。
官府的消息,朱棣在应天府没有门路,那里是太子一系的天下,滴水不漏。
而姚广孝的身份,从方外之事入手,可以说极为有利,为朱棣源源不断打听到应天府一些隐秘的事情。
情报永远是重要的,朱高炽没有小觑姚广孝的作用。
“孙千户的态度没的说,一切唯王府命令是听,一丝情面也不给山东布政司。”
“小王爷在金州的计划,应该是没问题的。”金忠肯定的说道。
朱高炽没有怀疑。
金州本属于山东,与北平隔海相望,又是他版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么重要的地方,肯定是要交给能信任的人。
孙岩这个人,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朱高炽才信任他,支持他上任金州中左所千户。
否则燕山三卫,包括其余卫,朱高炽认得不少将领,同样遵王府的命令。
这些在职的将领不用,非要用致仕的孙岩,正是这个原因。
因为孙岩在历史上的表现,对王府的忠心太明朗了,比起密云卫的郑亨,燕山左护卫的张玉,更值得朱高炽信任。
“咱计划把金州的事务分三块,其中一块给付山东布政司,以获得山东布政使的支持,你帮忙分析一下,看否可行。”
朱高炽询问道。
闻言,金忠打起精神,一个字也不露过,他知道小王爷喜欢独揽大权,如今主动分利,看来是遇到了难处。
“父王上疏朝廷,请求皇爷爷赏赐孙岩,提拔其为金州卫指挥使,犒赏其剿灭倭寇之功,并且从南方迁移军户,补足卫所编制。”
朱高炽先说到一事,金忠回复道:“此事应该没问题。”
金忠仔细分析说道:“圣人重视倭患,从立国起就采取严防严控之策,多年来虽有不少战功,可小打小闹始终不绝。而孙千户之功,让倭寇势力大损,难以再犯我朝海域,此功大得圣心,因此希望不小。”
朱元璋对有功的人,赐予的奖励还是很大方的,史书在这方面也给予了肯定。
至于后来屠戮功臣,那是两回事,不代表朱元璋赏赐的时候不大方。
朱元璋活的太久,不算吴王时,当皇帝在位三十一年,是开国皇帝在位最久的。
三十年的时间,人总会有些变化。
在开国时,朱元璋对功臣的大方和厚赏,可谓是大手笔,包括小一辈的蓝玉,立了功就会给大赏,哪怕在去年被猜忌的时候,也照样按功劳赐赏。
对自己的儿子们也是如此,有罪的罚,如次子秦王,有功的赏,如燕王周王。
“军户屯田,此事有孙岩管,咱是放心的,咱先期在金州建立林场,打下根基,需要招募北平的民户,恐怕颜钝会不同意,改为从山东招募民户,你觉得怎么样?”
金忠对山东的官场不熟悉,迟疑起来。
先向朱高炽说了一通制度上的事,从官场上来入手分析。
明朝地方三司制度,布政司负责行政权,都指挥使司负责军事权,按察使司则负责司法权。
三司各不统属,三权分立,听命于朝廷。 ', ' ')